不过后来他忘了问天卷这严嵩都做过什么坏事,目前又没有查出他做过什么违法之事,只能先将他放了,但是定了永不录用。
除此以外,就是内阁的几位老大臣。不过李东阳老了,焦芳被贬。
刘健、谢谦两位老大人,一人请辞,另一人也没了锐气。而且他们想法太老旧,就算回来了,也是他的阻力。
他可不想再被他们耳提面命,颐指气使了。
所以,朱厚照现在愁呀!
他想做的事情很多,他想出海,他想建大船,想要造蒸汽机,想去找天卷口中的美洲。
他还要讨倭,还要扩建水师,还要进行海外贸易赚银子。还想要造出青霉素。
但是整个朝廷中放眼望去,全都是文章做的老长的书生。一个个全是只会教别人做事,自己啥事都不会做的腐儒们。
他想做的这些事,根本就找不到合适的人选负责。
这实在是愁死他了。
要是有一个什么方法,让他正德朝的人才也能“井喷”就好了,当然了,他想要的人才不是那种只会作诗纸上谈兵的文人。而是会做事,务实的能吏。
他正想着,却听天卷开始盘点六大家中最后一人曾巩。
【最后,我们再来说说曾巩。这个在宋朝六大家中最没有存在感的所在。】
【为什么要将他放在最后说呢?是因为,如果说前面的五大家要么是文曲星下凡,要么是才华横溢,要么是天纵奇才,要么是家学渊源。那么曾巩就是非常普通的一个才子了。】
【曾巩的成功朴实无华,就是源自他的刻苦。】
【曾巩的为人也正如他的文章,并未有开篇夺人眼球的名词华句,亦无惊世骇俗的观点,他所述所论之事,都十分的务实!】
对,就是这种人才。
朱厚照眼睛一亮。
但是还要更务实些。最好能具体精专于某一项工作或者工艺,但是却又不是那种只会做事,不知本源的普通工匠。需要有脑子。
朱厚照不禁认真听了起来。
【因此,唐宋八大家中,曾巩是最低调的一位,甚至于因为他文章的特点,我们小学初中的课本中也并未学习过几首他的诗文。自然对他就没什么印象了。】
【打个比方,苏洵为何能成名?正是因为他写了《六国论》,而六国论的第一句话就是:“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于赂秦”。开篇就夺人眼球。】
【而曾巩却擅长平平无奇的记叙,很少有夺人眼球的句子。这也是人们为什么对他印象不深的原因。】
【不过,像他这样朴实无华,文风务实的大家,也只有在仁宗朝才能成名。因为他的文章你若是深入阅读,会发现逻辑缜密,纵横捭阖,恢弘大气。】
如此看来,这倒是一个华而不实的朴实文人。
原本朱厚照一脸期待,但是听了天卷的话,又发起愁来。
果然,这个曾巩看起来也不是他想用之人呀。
【但是,就在前几年。有一首曾巩的文章在海外现身。这篇文章只有一百二十四个字,却拍卖了一个亿,时隔七年后,竟又拍卖出两个亿。说是一字千金都小瞧了它。】
【这篇文章就是著名的《局势贴》,这上面的一百多个字,哪怕是放大十倍去看,每一个字都美不胜收。】
拍卖了两个亿?
虽然后世的货币古人弄不明白,也没有任何参照物,但是既然一字千金都是小瞧了他,那也足见它的价值。
尤其是宋徽宗,听到这种事,心中便惦记上了,立即让人将曾巩的字取来,打算好好默摩描一番。
而这时,却见空中飘来了“涂鸦怪”的弹幕:
【@十全老人涂鸦怪:这字,如今就在朕的宫中,的确是精美绝伦,让人爱不释手。】
看到“涂鸦怪”的弹幕,想到这幅画后来流落海外的原因,雷小萌忍不住回了他的弹幕。
【乾隆陛下是吗?您可知这副《局势贴》是如何流落海外的,又是如何被寻回来的?】
【你大清闭关锁国,让西洋人打进了紫禁城,让他们抢走了华夏的大量瑰宝。这副《局试帖》也是因此如此流落海外数年。最终被爱国友人买回。】
【自己老祖宗的东西,却要自己花钱买回。真是作孽呀!】
正看着天卷洋洋自得的乾隆一愣:西洋人打进紫禁城,抢走了大量华夏瑰宝,包括这副《局势贴》?
那些西洋人不都是些蛮夷,是连膝盖都打不了弯的未开化民族吗?
他们打进了紫禁城?
那他大清皇室的下场,岂不是同那徽钦二帝一样凄惨?
他大清铁骑怎会如此虚弱?
不可能,绝对不可能!
作者有话要说:
第73章 心太软8(二合一)
随着天卷盘点到这里,一阵悠扬的琴音在天空中缓缓响起,一张已经发黄的纸笺出现正中。
画面在这纸笺上流动,帖子的内容也一个字一个字呈现在众帝王面前,果然每个字都精美绝伦。让人流连忘返。
【@十全老人涂鸦怪:不可能,绝对不可能!我大清铁骑绝不会如此虚弱。天卷你定然搞错了!】
乾隆怎么想的,就怎么发出了弹幕。
【搞错?历史血淋淋的摆在那里,刻下了华夏的百年耻辱。】
【您可知道,在海外的大不列颠国,有一座巨大的博物馆,里面存放了无数华夏文物。都是从清末流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