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一愣。
什么意思。
难道说这位宋仁宗父亲的功绩,已经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到后人都不敢同其比拟,自惭形秽的地步了?
否则的话,若是些微末的小小功绩,又怎么可能让后人不再封禅泰山?
不可能呀,天卷不是说,他的统一六合已经算是前无古人后来者的功绩了吗?所以封禅泰山理所应当呀!
大唐。
李世民看到天卷的话也是一愣。
虽然很多大臣都劝谏他以他的功绩足可以封禅泰山了。但是他心中却十分凄惶。
想到他这个皇位的来历,想到他的大哥三弟,想到父王退位时悲愤的眼神。他就觉得坐如针毡。
虽然是为了自保,但他这个皇位终究是抢来的。他一日不敢懈怠,一日不敢让大唐的国策有任何披露。就是怕日后被人戳脊梁骨。
也正是因为如此,他也决定将此一生奉献给大唐,却丝毫不敢有半分封禅的想法。
只是后来,在这个宋朝,有一个皇帝竟然终结了泰山封禅这种事,难不成也是心中有愧,无颜面对皇天后土吗?
想到这里他也忍不住发了一条弹幕:
【v@鞠躬尽瘁李二郎:泰山封禅为何会终结?】
这种事情,不提还好,一提起来雷小萌立即打开了话匣子:
【宋仁宗的父亲宋真宗,虽然没什么功绩,但是却觉得自己很厉害。在同辽国签署了檀渊之盟后,觉得自己老厉害了。便打算去泰山封禅,让天下人都知道自己的功绩。】
【但是,由于泰山封禅需要有吉兆降临,才能成行。他怎么可能干等这种虚无缥缈的吉兆?于是便自己“造”了个吉兆,然后大张旗鼓的前往泰山封禅。】
【不过可惜,他的功绩真的称不上有多大,却如此好大喜功,让后世的帝王们纷纷耻与他为伍。所以从他以后,世上的帝王再也不去泰山封禅了。】
这段历史说起来又好气又好笑。
但是虽然说宋真宗赵恒以一己之力终结了泰山封禅,但是对后世来说去未必是坏事。最起码各朝各代的帝王,不会为了这种没有意义的事情劳民伤财了。
其实,也算是做了一件好事吧!
正在看天卷的宋真宗:……
朕为何不能封禅?
同辽国签订条约,不过是区区岁币,就让辽国终止了侵略中原,还对我大宋称臣,有何不妥。
就算……就算朕认了辽国太后做舅母,可那也是他自己的事,完全不用大书特书吧!
檀渊之盟让大宋免于劳民伤财,他可是做了件好事呀!
宋仁宗看着天卷上发送出来的弹幕,脸上一阵红一阵白的。
他这个父皇呀……希望他此时做的事情,能让他父王的名声好一些。
封禅泰山这种事,可不是说去就能去的。
但是如今说什么都晚了。
不管怎样,他是绝不会再去了!
宋神宗看着雷小萌发出来的弹幕咬牙切齿:
他这位曾祖父也算是奇人一个了,不但娶了一个二婚歌女做皇后,还宠若珍宝,让她独领大宋朝政数十年。
还什么檀渊之盟?
若不是这檀渊之盟,也不会让他大宋不知进取,最终武功全废。
而他绝不会让这种事情再次发生!
他要振兴他的大宋。亲手将燕云十六州夺回来!
【@壮志难酬的理想青年:朕定要废檀渊、灭西夏、驱辽国,逐金人。重夺燕云十六州。】
视频播放到这里,有一条弹幕出现了。
雷小萌一看就认出来了,此人应该是壮志未酬、英年早逝的宋神宗赵顼。想到此人一生的经历,心中不胜唏嘘。
【陛下雄心大志,up主甚是佩服。可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陛下的路还漫长得很。您一定要做好被后人唾骂的准备!您一定要坚持住呀!】
宋神宗:什么意思?唾骂?谁敢骂朕,为何?
天卷自然不会立即回答宋神宗的疑问,此时,在显示了一大串宋朝各大文学家的长长名单后,天卷继续说道:
【那届苏轼兄弟同榜进士及第的科考,正是欧阳修主持的。除了这兄弟二人,这场科考还选拔出了宋朝六大家之一的曾巩,以及吕大钧、张载、程颢等大儒。】
【这场科考被称为宋朝科举的龙虎榜,为宋朝选拔了大量的人才,可以说是神仙打架。】
一榜下来出了宋朝六大家中的四人,还有一人是主考官。另外还有其他人才!
这一网……不对……这一榜下去,实在是羡煞了无数的帝王。
多少帝王,多少朝代……终其一生,终其一朝恐怕都不会发现这么多的人才呀!
这让人怎么不羡慕嫉妒恨?
正在让人改良之前造出来的“火炮”的始皇陛下看着天卷也是羡慕不已。
他大秦的人才基本上全是官员举荐,官职还可以世袭。所以并不存在后世所谓的科举制度,要说有些类似的,就是商鞅变法时,让大秦将士们通过军功来挣官职的制度。
这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也算是一种“科举”。
不过,武将们好选拔,根据他们的军功大小就可以判定他们到底能升几级官,涨多少俸禄了。
更不要说之前他大秦兵士,还可以靠着上阵斩杀敌军人头,并以获得人头的数量来确定军功的制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