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首次在没有人监督的情况下做事,他可得认真做好才行。
王小五走到墙边将毛巾打湿,把额头脸上的汗一擦,而后将豆泡、素鸡、油豆腐按照数量分好,“阳哥儿,你点一下对不对。”
武阳手掌轻轻一提,感受一下重量后,再对照着箩筐上的标记,每个箩筐对应着不同的酒楼食肆,他确认过后便说,“是对的,林大山,你那边怎样?”
孙大火负责磨豆子,煮豆浆,武阳负责打扫打杂,顺便帮忙做个早饭,而王小五林大山则负责点豆腐压豆腐压豆皮,这些活儿做完后,四人趁着这功夫把早饭给吃了。
豆腐豆皮压好后,俩人就开始分工合作,一人做素鸡,一人炸豆泡。
林大山点头,“你要的二十根黑豆素鸡已经煮好了,还热着,你拿的时候小心些。”林大山边说,边走到豆浆区又开始点豆腐压豆腐。
“好。”武阳将东西清点好,一把抬到了板车上,轻轻一拉便将板车拉了出去,身后三个汉子见状嘴巴张得老大。
孙大火感叹道,“阳哥儿这力气,真大啊!力气这般大,去埠头一口气得搬多少东西!”要他有这般好力气,也不至于在埠头混不下去了。
“大山哥,你说是吧。”
林大山点头,心里不好受道,“要不是因为我,你也不至于……”
王小五将毛巾洗干净挂起来,闻言好奇道,“大山,怎么这么说?难道还有别的原因?”他从一开始就知道这林大山就是当初提醒孙大火过来的人,后面东家说让孙大火先磨豆子,他们那边还要再招一人,最后招的就是林大山。
他俩的事情自是不可能瞒着东家的,只不过王小五不知道就一直在好奇罢了。
这也没什么不可以说的,林大山手上也没停下来,带着口罩虽然有些闷热,但说话的声音还是听得见,“我俩就是当力工认识的,要不是因为我他也不会被管事赶走。”
“别这么说,大山哥,要不是你劝我,早在第一天我就干不下去了。”孙大火自己知道自己事,他确实身强力壮,但许久未这么干活了,只搬了几包麻袋,他就想撂挑子不干了。
是林大山一直鼓励他,他才一天一天干下去的,俩人干得利索,这银钱也多。
林大山家里本就不富裕,要不是这样也不会夫郎刚出了月子他就过来当力工,不就是希望多攒些银子给妻儿补补身体嘛,只不过那管事连几个子儿都要扣下来。
本来应该四十文的,他非要扣下十文去,这可都是他的血汗钱啊!
林大山一时气不过,就顶了几句,就被那管事记上了,整日就跟着他身后挑刺,其他力工见状自然躲得远远的,挑刺还不算完,银钱扣得更厉害了。
林大山自是不肯,俩人拉扯起来,孙大火为了给林大山帮忙将管事推到在地。
俩人就一起被解雇了。
“原来如此,”王小五点点头,难怪东家直到内情还愿意雇佣他俩,林大山有担当不说,为人还热诚,而孙大火虽说前面有些不好,但知恩图报。
几人闲聊几句,随着店铺开门,又开始忙活起来。
贺晏他们起来后,见四人做事有条不紊的,而且关系也很融洽,便也放心下来。
“东家,你们起来了?”
“对,你们继续忙,饿了吃些东西。”
听贺晏这么一说,王小五他们笑着拒绝道,“我们已经吃饱了。”别的不说,他们这些时日吃得可真好,有肉有菜,还有干饭吃,这辈子他们都没吃过这么好吃的饭菜。
就是可怜家里的妻儿父母,王小五和林大山心想,不过就算能每日回家,这饭菜也是不能带的,这些他们都知道,只不过自己吃好喝足挂念着家里人而已。
餐桌前,他等余冬将鸡蛋塞入嘴巴里后,将书包拿在手上,“小满,我顺路送小冬去书院了,你累了就早些休息知道吗?”
余满从碗里抬起头,最近他精神有些不爽利,老是蔫蔫的,送小冬去书院这活儿又被贺晏接手了。
才刚刚起床,有甚可累的,不过余满很是高兴,笑着应道,“好哦,贺大哥晌午回来吗?”
虽是问句,但里面很显然是希望他晌午回来的,贺晏也想,但作坊那边才刚开始做腐乳,正是需要人看的时候,每一道工序都很重要,贺晏不敢马虎。
等了一会儿,余满嘴角撇了下,又提起来笑道,“贺大哥,那你下午再回吧,不要太累了。”
贺晏看着夫郎强颜欢笑的样子,心里又软又塌,只想把人捞过来好好安慰一把,把人带在身边寸步不离,但他也知道这是不可能的,“我会早些回来的。”
……
河西村。
十月下旬,阳东县冬风干燥,吹得人脸上皲裂,一场雨过后,只穿一件夹袄都有些凉了,要再搭一件衣裳才行,温度降低后,豆腐发酵的时间就会拉长,好在一开始贺晏就预设了这个问题,在成排发酵的屋子里垒砌了火炕,有了火炕,豆腐块发酵的时间就会缩短,只不过刚开始还不好把控火炕与室内的温度,需要经常去查看豆腐块的情况。
“里头做个豆腐怎地就这么多人啊?”有人站在作坊前面拉呱。
“嗐,你没听说啊,人在县里用豆腐做出好些新吃食呢,我听我儿子说,有什么豆皮、豆干、卤干、素鸡……很多很多,每日忙活得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