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满拿着纸笔,和大家闲聊了一会儿,才起身离开。
……
话分两头。
河西村这边也在密锣紧鼓地招收人手中,作坊即将落成,里面分为了五个区域,磨豆子、煮豆浆各为一个区域,里面石磨就有三个大,两个小的,而点豆腐、压豆腐分为一个区域,还有一个做腐乳的前期区域,加一个成品制作区。
贺晏算了算,磨豆子需要六人,加三头畜力,人力和畜力轮换,而煮豆浆有三个灶口,同样是六人,点豆腐、压豆腐、则少人一些人即可,而前期准备即是切豆腐,切完放入适当温度去发酵,最后再把香料研磨,大概也是六人。
最后的成品制作区,就是滚白酒、滚香料和装坛,整个过程繁琐而且需要耐心,十人左右。
拢共要招收三十二人左右,贺晏牙疼般“嘶”了一声,迄今为止,他就已经拿了八十多两出来丢进去了,毛驴还得花个十几两才行。
好在模具、陶罐都已经付了订金,剩下的一半也不多,估摸着最后花上一百二两吧。
盘好账后,贺晏便找了余远山,“大伯,作坊那边已经快好了,我想先把人招齐了,到时候散个几日就直接开始。”
不然这钱花出去,收不回来,他心里就一直惦记着。
余远山听贺晏说了一下要找三十多人,还问,“会不会太多了些?”
“不会,大伯你别担心。”
“成,你们小年轻自己有成算,我就不多嘴了。”
余远山找了几个小孩在村里喊话,“招人了招人了!余家豆腐坊招人了!需要汉子六人,剩下的全要妇人夫郎嘞,快去啦!”
村里本就没有什么密码,很快大家都知道了作工坊要招人,忙不迭把自家去山里摘山货的儿子儿媳喊了回来。
因着要招的人多,贺晏也不大清楚村里的人品,便交给大伯大伯母他们负责,他只在旁边看着。
面前乌压压的一群人,你一句,我一句的,七嘴八舌说着话,好像一群蜜蜂在嗡嗡个不停,余远山厉声道:“行了,都别吵,听我把要求说清楚,你们不符合的人自行离去,若是胡搅蛮缠的,一律不要。”
“哎好,村长你说吧,我们可都听着呢!”
大家安静下来。
“一户只能出一人,且必须保证不得将作坊的事情说出去,这是要签契约的,一旦说出去,要赔二百两而且还要坐牢挨板子,不愿意的人可以退后……”
“签啊,只要不说出去不就行了!”一些人本就不爱说闲话,不爱炫耀的人家赶忙答应下来。
只不过有些人也默默地退后了,生怕到时候银子没赚回去,就因为控制不住嘴巴而赔钱又挨板子!
这条例搁现代来说就是个霸王条例,只不过时下嘛……那就一点儿问题都没有,贺晏也不想自己千辛万苦投入了金钱和时间,最后被工人的碎嘴子给霍霍了。
“招我,我签!”莫婶子率先说道!
“豁——谁不知道我嘴最严,而且干活也利索,招我!”
“分两排,一个一个来!”周秋说。
有着余远山他们的帮忙,在村里很快招收了二十名村人,剩下十名,则是后面闻讯赶来的西柳村东柳村的人,甚至河东村的都有。
河西村的人自是不满,他们村的作坊怎地就要招其他村的人呢,全招他们村的不行吗?!
正是知道有这种想法的人不少,所以贺晏与余远山一商量,最后还是挑了六个西柳村村民、三个东柳村村民、三个河东村村民。
免得到时候聚在一起就闹事。
“你们再闹!再闹下去,连这二十都没有!”
余远山见闹事的人还在撩拨村里人,怒气冲冲道。
“本就因为同村的占了便宜了,我们村二十人,别人三条村加起来才十二人,怎地你们还觉得占便宜没占够是吧,要不要我现在就去和晏小子说,一视同仁啊?”
“村长……我们错了,还不行嘛,这不是一时着急吗,绝对没有逼迫晏小子的意思。村长你别去啊!我们真的知道错了,回去就和家里人说道说道,村长,你大人有大量,原谅我们这回。”
要真的因为他们这嘴,还得其他人的营生没有,那岂不是结仇了!
到时候他们一家还怎么在村里立足啊。
第101章
“薛兄,你为何从书院中退学啊?你是打算转书院吗?”
风吹过竹林,仿佛林海在涌动,竹林下有三人在对峙,林琅万分不解,待到来年二月,他们就要下场了,怎么薛舟这会儿要从书院中退学。
隋怀广目光灼灼地看着他,“是不是打算回家温习啊?”
薛舟摇摇头,“我不打算继续往上念了,我打算做生意。”
“薛兄你糊涂啊你,你都学了这么多年了,哪怕考个秀才回去也好啊,怎么这会儿说不念就不念,莫不是有人教唆了你?”林琅着急,毕竟他自己寒窗苦读了这么些年,如今好不容易能下场,自是希望能一举拿中秀才回去的。
哪里想到薛舟竟然反其道而行之,这个时候退学!
隋怀广深深地看了他一眼,“你确定吗?”本朝对于商人科举虽说有限制,但也只是在做官升官上有限制而已,要不是这样他们也不能进到麓山书院里进学。
薛舟肯定地点头,“本来我学识就一般,就不耽搁这些功夫了,我学了这么多,用来做生意也够了,而且我最近正忙着一门生意,正到了关键时候,实在没工夫顾忌书院这边了。正好书院进了新学子,我把位置让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