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190章
    他真的很开心。
    “好耶!”余冬在院子里手舞足蹈,高兴极了。
    “当然,”贺晏低声在夫郎的耳畔说,悦耳磁性的声音缭绕着,“我最喜欢夫郎准备的生辰礼……”
    不管是天还未亮就亲手准备的长寿面、缝制了几日的布鞋,又或者精心购置的发冠,他很难不为其中的用心和爱意打动。
    大抵就是这么一个人,贺晏想。
    贺晏在细腻无暇的脸蛋上落下一个吻,就亲眼见到绯红从余满的脖颈后侧慢慢晕染,直至羞红了脸。
    他感觉自己头晕乎乎的,热得厉害,“你喜欢,就好。”
    休息了好一会儿,贺晏便想起身去洗碗,余满伸手一拦:“贺大哥你坐着休息,我来就好,今日你生辰!”
    贺晏:“……好吧。”
    又过了一会儿,贺晏打算去灶房看看晌午吃什么,余满又说,“贺大哥,我来做饭!”
    贺晏:“……啊……好吧。”
    贺晏又起身,余满扑腾起来,“贺大哥,我来……”
    贺晏好笑,“我要喝水,你来帮我喝?”
    “那我好像帮不了,不过,”余满挠挠脸颊,“不过我可以帮你去倒水,等着我!”
    说罢,余满就跑出去把水壶端进来。
    贺晏低头笑,倒也没觉得不好,反而有些享受余满这样围着他团团转的感觉。
    到了夜里,贺晏狮子大开口,让余满坐着开起自动来。
    汗津津的发丝沾在脸庞上,迷-离的双眼半阖,气息滚烫,贺晏感觉自己整个人被浸泡在温热的泉水中,连呼吸都变得灼人起来。
    他缠着夫郎闹了许久,半夜了烛火才熄灭。
    ……
    八月初六一过,秋老虎闹得厉害,在路上走动起来,就会热得一身汗,更别提在地里抢收的农人。
    雇佣回来的短工干活很利索,余远山他们家稻子已经收割得差不多了,就剩下花生还没拔,而地少的人家都已经在晒谷稻了。
    晒了几日,沈大平便将谷粒装袋,送了过来,兴高采烈地说,“东家,三亩多地,一共九石多一些,装了十一麻袋。”
    没称之前,沈大平只大概有“稻子亩产不错”的概念,毕竟肉眼看着其实没也比其他人的多少,一称吓了一跳。
    三亩三分水田,竟然有差不多十石谷子,还是晒到一碾就碎的程度的谷子。
    也就是说亩产接近三石。
    沈大平虽说种地没有老把式种得久,但对于地里的产出那也是了如指掌,平常见过侍弄得最好的水田也不过是二石多。
    贺晏和沈大平一起将板车拉进来,把麻袋解开查看起来,余满高兴地说,“那我们的地儿岂不是有三百斤一亩地。”
    他一边认字一边学算术,眼下这种简单的加减乘除已经能做到脱口而出了。
    贺晏点头,“是有,三百三十斤。”
    以往余家的地就算侍弄得挺好的,能有两石粮食,眼下施肥这边豆肥和普通肥料混用,亩产就增加了六十斤,一亩地六十斤那可不少。
    贺晏有些想把佃出去的水田给收回来了。
    将麻袋一一解开检查过后,贺晏送走了沈大平,并且委托他继续照看田地。
    得了明年的活儿,沈大平高兴离开,转身走去西柳村想要买两条鱼回家,好给家里人补一补。
    家里的活儿他基本上没怎么操心,多得家里人体谅罢了。
    “贺大哥,加上花生,我们今年可有不少粮食,迟些时候租户也会过来交租子。”
    余满掰掰手指,算了下。
    今年光是谷子,说不定他们就有四到五石呢,更勿论还要加上花生。
    往年全部加起来有三石多就不错了。
    贺晏见状,索性就不开口了,等收租子的时候看了人再说。
    若是正正经经交租子的,继续租出去也不是不行,反正沈大平一人也侍弄不了这么多地,但要是想使手段,那就别怪他翻脸无情了。
    大不了再雇两个人回来就是。
    第85章
    秋收接近尾声,家家户户基本上都收割完成,谷场铺晒着大片大片金黄色的谷子,偶给飞过的麻雀降落在谷场偷吃着谷粒。
    “嘘——”有小汉子蹑手蹑脚地举着网扑了过去,麻雀受到惊扰一哄而散,谷粒飞溅,
    网里有几只麻雀惊慌地扑腾着翅膀,却怎么也挣脱不开。
    “啊哈哈哈,我抓到了三只!”李狗剩插着腰得意道。
    另一边的牛蛋扭头,他才不稀罕呢!
    抬头看着飞走的麻雀瘪了瘪嘴巴。
    余冬几人蹲在谷场边的屋檐下,在一笔一划教着柱子他们认字,还把贺晏给他们做的识字板给带了出来。
    牛蛋本不想识字,总觉得很是沉闷,听了两句就跑去抓麻雀,一下子受了挫又蹲回屋檐下,听着听着倒是听出了些趣味来。
    “嗯对,一横一撇一捺,就是大字,快看我。”
    余冬站起来,手臂一展,“我这样像不像大字。”
    水哥儿比划一下,拍着小手说是。
    李狗剩慢慢蹭到背后,竖起耳朵偷听。
    余冬见大家目不转睛地看着他,高兴不已,又回忆起夫子的教学,又挑了两个字,小嘴叭叭个没完。
    “小冬,你念书以后,好厉害哦!”水哥儿竖起拇指,夸他,而后托起腮帮子,“我也想去念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