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给惠如楼和沈记食肆送完豆干豆皮二人就携手回家了,到家后抽空把酒曲给搓了,吃过饭就开始琢磨着熏豆干。
四人烟熏火燎一通折腾,一下午折腾去了六七斤豆干,才将熏干的时间火候把握住,卤干的调料给配比清晰。
……
翌日,阳东县。
太阳从地平线升起,朝霞变幻莫测,埠头河边倒影出瑰丽绚烂的画卷,水波粼粼,画卷又层层卷卷,被渲染成新的景色。
怡人的景色没有引起大家的驻足,而引发街头巷尾热议的却与一道吃食有关。
“你听说了吗?昨日林会长生辰,罗老爷和刘老爷就差打起来了!”
“什么?你给我详细说一说,怎么就打起来了?”
那人神秘道,“还不如跟豆干有关……”
“豆干?”另一人纳闷,“不会就是我们现在在吃的这个吧?”
“还真是!听说前些日子罗老爷给林会长呈上了一道点唇豆脯,引得林会长赞不绝口,趁着林会长生辰,罗老爷便想再接再厉,一举拿下商会副会长,没想到刘老爷打的也是一个主意。”
那人越说越大声,周围食桌上的顾客忍不住侧耳倾听,见他听了着急问,“别卖关子了,然后呢!”
“一道点唇豆脯,一道据说的新出的,名字叫什么松香……总之是一个玩意儿做的,两道菜,你们猜猜哪道菜是哪个老爷的?”
“哪个老爷的?”还有人捧哏。
钱掌柜乐呵呵看着大堂的热闹,也不上前阻止,钱小山问,“叔,我们不去阻止他们吗?”
“不用,让他们说,”钱掌柜说完,提醒道,“你现在去余记豆腐摊,等他们一到,问他们那有没有多余的豆干,有的话我们多要三十斤!豆皮十斤。”
“三十斤这么多?”钱小山惊呼。
“对,快去吧。”
钱小山走后,大堂的戏还在继续,揭晓了罗老爷端着松香豆干,刘老爷则端着点唇豆脯后。
那人清了清嗓子,“你们再猜猜,谁赢了?”
“肯定是罗老爷。”
“要我说啊,刘老爷也不一定,我可听说他送了不少好东西。”
在催促下,那人解开谜底:“自然是谁都没有赢了。”
大家纷纷:“切——”
有人却不赞同,他觉得:
“怎么没有赢啊,照我说肯定是罗老爷赢啊,前面他那道点唇豆脯,后面又有松香豆干,刘老爷是鹦鹉学舌!怎么不是罗老爷了呢?”
“这你们就不知道了吧,当晚林会长就宣布了副会长的人选,既不姓罗,也不姓刘,而是姓薛!”
这个姓氏,只要是县里居住的百姓没有不知道了,“不会是不会是……县老爷的薛吧……”
“那自然……不是哈哈哈哈!”
但是也大差不多,这薛副会长明显就是薛县令的人,只不过真要细究起来,人家还真不是一家的。
“不对吧,我觉得这事有赢家啊!”
这话一出,大家一头雾水,“谁啊?薛副会长吗?”
“不,难道这赢家不是姓豆,名干吗?!”
我的天爷!
听得正兴起,大家茅塞顿开,可不就是吗?!
这换了谁听了这热闹不得问一问这豆干是什么,哪里能吃得到啊?!
“你别说,我现在觉得这豆干肯定有点什么才引得那些大老爷这么推崇,小二,上一道什锦豆干!”
“给我也来一道。”
另一个小二忙得焦头烂额,很快就将刚刚送到的豆干都消耗干净了。
小二正要说清楚情况,钱小山便背着一箩筐进来,气喘吁吁道,“掌柜,我回来了……呼……”
多亏他聪慧,让小山过去补货,不然就是银子丢在地上也没办法捡了,钱掌柜在柜台后捻着美髯,深藏功与名。
……个屁。
钱小山把气喘顺了,他说,“我要了豆干、熏干、卤干各十斤,五斤豆皮。”
钱掌柜从柜台出来,转身走进后厨,见钱小山还傻愣着,没好气道,“还不快进来!”
试菜啊!这傻小子是哪里来的,往日的聪明劲都去哪里了!
这熏干和卤干都没试菜,如何端得上桌卖给客人!
“……哦,就来啦!”
第34章
还没到埠头,远远就见岸堤附近有几艘商船正准备靠岸,巍峨的船帆写着偌大的一个潘字。
数十名身强体壮的纤夫异口同声喊着号子,汗水像瀑布般哗啦啦落下,商船以缓慢的速率往前移动。
“我们要等等吗?”余庆礼问。
这几艘船停靠估计需要不少时间,他家这小破船就别去跟人争前抢后了。
余老三:“不去,等等吧。”
贺晏看了下,不远处年轻的纤夫咬着牙拉拔着粗壮的麻绳,隐隐还能见到手掌被磨出血来,麻绳留下猩红的血迹。
“三叔,我们先往回走,”贺晏说,“那边有一块儿地方可以上岸,就是需要多走几步路。”
“成。”
余老三顺着贺晏说的,将船摇到目的地,感叹了句,“这地方不错。”
“你们快去吧,别迟了。”余老三忍不住叨叨起来,“特别是你,别给你弟他们惹麻烦,整日毛手毛脚的……”
“好好好我知道了,爹,你快去吧,不是得去帮人搬桌椅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