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他们穿得焕然一新。
耿少行穿了一套绛红色劲装,英气勃勃。他比刚出雾云山时又瘦了,宽肩窄腰,双腿修长,只是脸上余着少年的肉感,还算不上棱角分明。
大锤也长高了一些,但依然特别瘦。走路之间,人都好似能飞起来,仿佛天生就是为了轻功而生。
马逍还是先抱女儿,虽然敏儿已经有一米二左右,是大孩子了,但马逍还是喜欢用肩膀驮着她玩。
不用他们说,大家也看出清风寨对他们重用起来,这趟任务完成得好,也证明了他们的能力。但这并非一劳永逸,重用也代表着危险,以后肯定有更多更难的任务等着他们。
但是为了报仇,他们愿意给清风寨做刀,一把最锋利不可或缺的刀。
第二天,桃源小馆正式开始卖快餐。
门口的长条形桌子上,依次摆开六个长盘。当天只有四道菜,清炒土豆丝、葱烧豆腐、芹菜肉丝和红烧肉,剩下两盘是馒头和米饭。
小梅站在桌子后面,手里拿着大铁勺。随时准备着给客人打饭菜。
第一天的菜,是刘成炒的。至于用的菜,也都是他们三个学徒练习刀工的产物。
菜的定价分成三种,一勺纯素菜两文钱、半荤半素的四文钱、全肉的菜八文钱,米饭两文一碗,馒头一文一个。来买饭的客人可根据喜好自行选择搭配。
因为定价便宜,一份菜只有一勺,勺子也是迟言特意定做的,一勺其实也不少,能有半盘菜的样子,这样两个菜就刚好是一盘。或者也可以一个菜要两勺,就是一盘菜了。
卖快餐都不需要宣传,看热闹的人不少,而且只是闻着菜香味,来买饭菜的人很快排起了队。
甚至前后左右其他店铺的掌柜、小二也都来买饭菜。
不用说,第一天开卖,就收到了广泛好评。
大家都觉得饭菜好吃又便宜,纯肉的菜虽然贵一点,但那是真材实料,实打实的大块肉。半荤半素的菜肉丝虽然放得不多,但是那也是肉啊,尤其是在很多人过年才能吃肉的时代,只要十文钱,就可以一个纯肉菜和一个素菜,实在很值了。
舍不得买纯肉菜,就买个半荤半素的,配着馒头米饭也非常满足。
就算是素菜,豆腐和土豆丝也非常美味,都是用油炒过的,比没有油的蒸菜美味多了。
客人们都觉得这样按份买饭菜可太方便了,比在店里点菜吃便宜,甚至不比在家做贵上多少。
连几个平时由家里送饭的掌柜的,都觉得以后就在这买着吃,不用家里送了。
只有有个别嘴刁,又在店里吃过饭的客人说土豆丝粗了,豆腐不够嫩,红烧肉不够软糯,但想到菜的价格不到店里的一半,就算知道是学徒做的菜,也没什么好挑剔的。
所以,桃源小馆的快餐业务才开一天,就传遍了整个清风镇。第二天来买菜的队伍排几米长。
很多是每个菜直接打两份,带回家就是一盘菜,自己家里吃是改善伙食,用来招待客人也不失体面。
当天准备的分量根本不够,迟言亲自上灶,又加急炒了几锅,桌餐的客人也顾不上接待了,总算让来买菜的客人都满意而归。
有镇上其他馆子嫉妒,花钱找了清风寨的喽啰来闹事。他们看到正受重视的桃源堂几人在这里坐镇,什么也没敢做,吓得灰溜溜走了。
快餐试卖几天后,迟言经过深思熟路,做了新的决定。
他决定以后不做桌餐了,就专门做快餐,他还要发展连锁快餐,时机成熟后再开通外卖业务,送餐上门。
外卖小哥要经过特殊培训,兼职送外卖,全职嘛,收集信息啊!
等他的桃源快餐店在南北朝全面铺开,这该是多大的生意,又是多广的一张信息网……
第52章 四年后
四年后,清风寨。
正午时分,秋风送爽。桃源快餐店生意正好,店里整齐的座位坐满了人。
两名小二有条不紊的收钱、给客人打饭菜,另有一名小二训练有素的收拾客人吃完的餐盘,拿抹布擦桌子。
桃源快餐店已经合并了左右三间店铺,成了全镇最大的餐饮店。
不,应该说是全国最大的餐饮连锁店,店铺已经发展到整个北朝,全国有上百家店面,光在京城就开了十间连锁店。
清风寨现在是总店,迟言早就不在店里了,店长是刘成。他和小梅结了婚,一起留在总店。
至于迟星,已经被派去京都负责所有店面了。
有了钱,桃源堂招兵买马,不断发展壮大,现在已经成为清风寨中最大的一支队伍,连洛阳王都不敢小觑。
不过,迟言手里最赚钱的生意还不是餐饮连锁店,而是白糖和白酒。他有金手指,也可以像其他穿越者那样制作玻璃、火药或肥皂,但他更喜欢从吃的方面开始着手。
通过快餐店,炒菜在全国推广开来。之后,他又找人大面积种植辣椒,开了连锁火锅店。改进了制糖和酿酒的技术,开了酒厂和糖厂。
他自己赚了钱,也让老白姓的餐桌不断丰富起来。既然来了,他还是想做一些实实在在的事,改善一下人们的生活。
至于为什么没做玻璃、肥皂等,当然是还不到时候。他们背后依靠的是清风寨,现在已经让人非常眼红了。什么时候他们不用靠别人,自己真正强大起来,那些东西再做不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