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然招工的告示一贴,来报名的人就排起了长队。来的人不乏穿着光鲜的少爷们,有个明显看着眼熟的,竟然是某酒楼的少东家。
围观群众看着都不同意了。
“孙少爷,你自己家就是开酒楼的,怎么也来应征,你这是来偷师的吧?”
“就是啊,看他也不像来做工的。”
“一个少爷还和咱们穷人抢机会!”
“就是就是,老板娘我举报,这个人是孙家酒楼的少爷!”
……
场面一时闹闹哄哄,不过梁慧娘往前一站,大家顿时安静下来不出声了。
迟言在大堂里看着排队面试的人。
大家不知道迟言是大厨,都以为他也只是打杂的,以为老板娘梁慧娘手里才有决定权。
迟言没理现场的闹剧,默默观察队伍里的每个人,对于选人,没有谁比他更擅长了。
他看到队伍最后站着一个衣衫破烂的男孩,迟言记得这个小乞丐。自从他第一次来这时马敏儿给了一个馒头,之后就经常来门口讨剩饭菜。
他来了就在门口默默的不出声,有的时候店里需要搬运东西,还主动上前帮忙,所以并不讨人厌。
梁慧娘和刘成也都是穷人出身,不会因为他经常在店门外就把人赶走,对他也很和气。
这让迟言想起自己曾经编的谎话。当时山寨里的人问他,为什么这么好的厨艺不去酒楼找事干,差点把自己饿死。他说他那时像个乞丐,酒楼根本容不得他接近。
这个解释完全没有人质疑。
现在他们的店虽然不是大酒楼,但容得下乞丐在门口。既然招学徒,那不如让这个蛮聪明的小乞丐试试。
之后,他看到一个衣服很旧,带着补丁,但非常整洁干净的少女,她也是队伍里唯一的姑娘。她前后都是男人,似乎有些局促,但眼里满是渴望,让迟言觉得就是她了。
他偷偷和梁慧娘说了人选,梁慧娘直接按他的意思公布结果。
这个结果让很多人大跌眼镜。为什么放着现场那么多身体结实的成年男子不选,最后选了个十多岁的小乞丐和一个姑娘家。
不过人家馆子招人,其他人也无法左右,只好失望的离开了。
小乞丐和少女自然也十分意外,他们可以说是现场最没有希望被选中的,结果竟然最后留下了他们。
迟言让刘成先带小乞丐洗澡,自己又找了一套旧衣服给他。
至于姑娘,她叫小梅,家里就在镇上,家里父亲去世,靠母亲和姐姐绣花养活一家人,有个弟弟很小,在读私塾。她不擅长绣花,更喜欢厨房的活,所以就偷偷跑来应征。
做厨子的基本都是男人,她本来也没抱什么希望,没想到竟然最后被选中,她反倒不知道回家怎么和母亲交代了。
这时,小乞丐洗完澡出来,没想到竟然也是个清秀腼腆的小少年。
梁慧娘笑着问他叫什么,他说从懂事就跟着一个老乞丐,后来老乞丐死了,他就自己乞讨,也不知道自己的名字,别人都叫他狗子。
“小言,不如你给他起个名字吧!”梁慧娘笑着对迟言说。
迟言坐在一旁,点头说好。他思考片刻说:“不如你就跟我姓,看你虽然四处漂泊,眼睛却清亮如星辰,就叫迟星好了。”
“迟星?可真好听!”迟星有了自己的名字,虽然还是很紧张,但看得出他非常高兴。
“对了,还没和你们介绍,这是咱们馆子的老板兼大厨,以后就是你们的师父了。”梁慧娘对小梅和迟星说。
两人没想到这个比他们还小的少年,竟然是他们要拜的师父。
迟星这才明白为什么是迟言给自己取名,而且跟他姓吃了,马上跪到地上磕头喊师父。
这举动一下把迟言搞懵了,他可从来没遇到这种情况,惊得赶紧手忙脚乱弯腰扶迟星:“你,你快起来!”
这边才扶起来,旁边刘成又跟着跪下喊师父。气得迟言喊:“赶紧起来,你又跟着凑什么热闹?”
“小梅小姐姐,你可千万别学他们!”他一扭头看旁边正犹豫的少女,连忙制止道。
迟言作为一个现代人,虽然来了快一年,还是没能接受磕头这件事。在山寨时大家互相之间就是拱手,没有动不动下跪磕头。
这拜师场景实在尴尬,还是梁慧娘及时化解,让三人分别给迟言敬一杯茶,算是完成了拜师礼节。
之后迟言让小梅先回家,第二天再正式来学厨。至于迟星,他之前没有地方住,现在正好和刘成一间房,直接住在后院。
第二天起,迟言从基础的洗菜、刀工开始教起。
三个学徒中只有小梅是在家做过菜的,刀工好一些,但是离迟言的要求还差很远。
迟言要求他们每天要练两个小时刀工,一天内要用的菜全都交给他们来切了。同时,他们要轮流负责跑堂,学厨同时得保证菜馆的正常经营。
一晃就是中秋节,这里没有吃月饼的习俗,节日活动主要是供奉祭祀和赏月,贡品多为瓜果。
既然如此,迟言也就没把月饼搞出来,只是当天早点打烊,让大家好好过个节。
迟言心里担心的是耿少行他们,不知道行动顺利不,也不知道任虎是不是成功进入军营。
他们一起从桃源寨出来的十个人,转眼就分散到各个地方,就连那个曾经微胖但简单明朗的少年耿少行,仿佛一夜之间突然长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