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世上无不散的宴席,也没有一辈子不分开的朋友,有相聚注定有离别,这是人生必须面对的课题。桃源寨三载,对姚显来说,注定是无法忘却的记忆。
同样,对于桃源寨众人,姚显也永远是他们的军师和副寨主。
酒后脸色发红的耿寨主拍了拍姚显的肩膀:“贤弟,桃源寨副寨主的位置,我会一直给你留着!以后如果什么需要,你也不要和兄弟们见外,我们一定助你一臂之力!”
“耿兄,当初是你救了我,对我信任有加,大恩不敢言谢,以后在我能力范围内,一定和大家一起守护好桃源寨!”姚显声音中带着颤抖。
这餐饭直接吃到了亥时,大家才散了各自回房。
本以为只是提前吃一个送别宴,没想到离别来得那样快,第二天才吃完早饭,悬崖对面就来了一队人马。
来的一共十一人,一个领队带着十个家丁打扮的队员,虽然人不算多,但他们一看就身强体壮,是练家子出身。
看到这队人马,大家都猜测姚显家里有一定背景,要不哪请得起这么多护卫。同时,他们也终于不担心姚显路上的安全,有这么多人保护,没有什么可怕的。
“青山不改,绿水长流,姚显就此拜别了,大家后会有期!”姚显一拱手,毅然转身背着布袋走上吊桥。
到对面后,姚显又站下拱了拱手,这才转身下山。护卫小队训练有素的分成最后两列,跟在他的身后。
其实,来接姚显的哪能只有十一个人,他们一共来了两百人的队伍,其他人在小山下面等候,看到姚显下来,全部整齐行礼。
“拜见大公子!”
“起来吧!出发!”姚显此时气势和在山上时的谦虚低调全然不同,满身都是上位者的气场。
他登上马车,二百多人的队伍整齐有序跟随在后,护卫他往北朝京城而去。
……
姚显走后,似乎对寨山的影响并不大,只是孩子们不用再上课了。
半大孩子们大都很高兴,本来他们也不爱学习,又不想去考状元,能识字已经比大多数人强多了。
迟言难受了好几天,姚显只带走几本书,其余的都送给了他。书他也能看懂,但总是没有姚先生讲得旁征博引、深入浅出,听着生动极了,让他受益匪浅。
山寨一直平静无事,耿寨主还是觉得心里不太安稳,在姚显走后一个月,又派任虎和刘顺下山打探情况,看看现今时局如何。
这次,他们在山下住了一晚才回来,也打听到了更多消息。
原来朝廷大军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迅速平定了几支小型的起义队伍,现在只剩下清风寨和另外一支北朝皇帝的弟弟吴王带领的叛军。
吴王举兵的明目是“清君侧”,他认为姚相有挟天子以令诸侯之势,叫嚣着让皇帝罢免姚相,收复皇权。
皇上一心修道,哪管这些,就算他什么也不管,他也是皇上,怎么可能让吴王上位,所以只会让姚相赶紧派兵抓了吴王。
吴王这些年暗中招兵买马,还是有一定实力的,他号称的八万人马,虽然只有四万多人,但也是一支不容小觑的队伍了。
清风寨现在也集合了三万多人,但面对朝廷剿匪的力度,没敢再往前进,而是守着现有地盘巩固实力,等待时机再谋求进一步发展。而且,趁着大军攻打吴王,也让清风寨更有了喘息休息之机。
了解到这些消息,耿寨主判断桃源寨暂时还是安全的。他们就这么一个两百来人的小破山寨,也没跟着起义,按理说应该也没有人盯着他们。
于是,他马上派人下山顺利采购回来一批粮食。但因为战火,粮食价格大幅上涨,在几乎没留什么家底的情况下,买的粮食也就够吃四个月的。加上之前的库存,再吃个半年还是没问题,希望到时秋粮上市,粮食价格能降下来一些。
据任虎回来讲,现在外面流民很多。不少百姓为了躲避战争,只好离开家园,但是哪里又是安稳之地呢?
桃源寨现在也不敢再收留流民,没有金刚钻,他们也不敢再揽瓷器活。以他们薄弱的家底,现在又是坐吃山空,能养得了山寨这些人都难,不可能再增加人数。世上的可怜人那么多,可是耿寨主也是有心无力。
……
入夏之后,雨水渐渐多了起来,大雨连绵,甚至暴雨都下了几次。
山寨的土地砂石多,地势较高,下雨能及时排出,下雨对他们种的各类作物影响不算大,但山下百姓的田地情况就不太好了。
又下了一夜的大雨,一大早迟言就穿着蓑衣,深一脚浅一脚的冒雨去了田里查看辣椒的情况。
他的宝贝辣椒之前被暴雨打掉了很多花苞,剩下的虽然已经结出了小辣椒,但数量比预想的还少,他可舍不得剩下的小辣椒们再被水泡了。
看着雨水顺着菜垄中间的小沟流出,辣椒都还好好的,他这才放下心来,又看了看其他庄稼和蔬菜,特别是黄瓜和土豆。
黄瓜前几天已经能吃了,但雨水太多,吃了来水水的,虽然很水灵,就是没有了旱黄瓜的甜,但有的吃他就蛮开心了。
他这来了八九个月,才第一次吃到新鲜的黄瓜,能不欢喜嘛!
这里不像现代,蔬菜冬天可以在大棚种植,而且交通便利,南方的水果蔬菜可以一天内运到北方,一年四季都能吃到想吃的蔬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