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剑出衡山 第569节
    “嗯。”
    这一趟雁城之行,对于姐弟二人的震撼是难以言述的。
    他们无论如何也想不到,当初在凉都客栈中碰到的那个神秘青年,竟然就是剑神。
    当时怎么也不敢朝那个方向去想。
    但是
    现在江湖人都言剑神不老。
    这般匪夷所思的传闻,几乎是路人皆知。
    东方小仙道:“师父他老人家多说过剑神的风采,可那多与二十年前有关,纵然师父有所猜测,还是无法料到,剑神已不是凡俗之能。”
    她脑海中闪过那张不老的容颜,又闪过自天山斩下来的一剑。
    “那样的一剑.”
    “如仙如魔,却不是凡俗武者能斩出来的。”
    看过那一幕的人,注定一辈子都难忘却。
    东方小仙,自然也不例外。
    她曾立志击败师父口中的剑神。
    练功多年,一直以此为目标。
    却怎么也想象不到,从听传说到见到真人,竟然会让她一直以来的信念动摇,甚至是崩塌。
    她看待事物向来理性冷静,几乎不会做那些不着边际的事。
    因此,已经清楚这个目标是何等难度。
    那样的剑神,真的是人能战胜的吗?
    “姐姐,是什么样的功夫可以容颜不老?”
    “我也想知道。”
    杨君采又问:“心剑合一,又是什么境界?”
    东方小仙摇头:
    “按照剑神所说,那是万物可为剑的境界。”
    “但是.”
    “这与寻常妙谛领悟的集大成艺业大有不同,一个有迹可循,一个超凡脱俗。”
    “等回了白虎崖,听听师父他老人家怎么说。”
    杨君采嗯了一声。
    也许是年纪小,他倒是没有想太多。
    又觉得这次来雁城,见识到了许多新奇人事。
    这会儿踏上返程,他的话多了起来,不断与姐姐攀聊。
    不过
    姐姐虽在回应,内心却不如表面那般平静。
    “烟水茫茫,古今几度”
    凉都之音,总是在不经意间回荡在东方小仙的脑海中。
    ……
    川黔咽喉,云贵门户。
    常德府境内,洞庭之西,一艘小舟飘荡在沅江上。
    “船家,靠岸吧。”
    “好嘞~!”
    邹松清听到船家答话,这才走向船尾。
    点苍老人正在眺望洞庭湖。
    “师父,果真如您所言,虽有衡山派的消息在,我们又一路紧追,可还是丢了他们的踪迹。”
    他的话语中,难免夹杂几分焦急。
    那两人如此谨慎,这天下广大,要寻他们,岂不是大海捞针。
    商素风吹着江风,慢悠悠道:
    “勿要着急,船是从洞庭湖驶来的,他们应该就在常德府。”
    “既不急着回大理,慢慢找他们便是。”
    第244章 番外四十四:神龟犹寿(四)
    自至常德府后,点苍师徒一日未歇。
    他们徘徊在沅江两侧,见过雾萦秦溪,赏过静影湖色。
    一路景色颇佳,赏心悦目。
    可他们来此并非览景,想要找的那两人,一点痕迹也寻不到了。
    尽管二人行事低调,可常德府本地的一些大势力,还是发现了这二人。
    本地的德山派、石门剑派、太浮门各都秘密派人去请。
    这一次,点苍老人没有拒绝,领着邹松清登门,被这些本地大派奉为上宾。
    得悉二人来常德府的目的后,本地大派的掌门将胸口拍得震天响。
    只要人在常德府,就不可能逃过他们的眼睛。
    几大派说到做到,不遗余力地帮忙寻找。
    毕竟,这可是与一位江湖妙谛交好的机会,怎能轻易放过。
    这些新兴门派在江湖上的名头虽然不响亮,可在常德一地影响力极大。
    几家大派陆续出手。
    短短几日,沅江上漂浮的小舟便多了数倍不止。
    下辖的小势力,更是人马攒动,走街串巷。
    这可把一些不知情的势力吓了一跳,当地龙头教派几乎把常德府翻了一遍,不知道在找些什么。
    一时间,常德武林风起云涌。
    众多江湖人议论纷纷。
    甚至,就连洞庭湖上都出现大批人马。
    妙谛高手的影响力,在此淋漓展现。
    可惜
    叫一众本地帮派抓耳挠腮的是,鹰老要找的那两人,就是找不到。
    若这二人不在常德府也就罢了,不至于让大伙儿如此心急火燎。
    偏偏下方传过消息,曾在常德多处查到过他们的踪迹。
    可等他们去寻,又像是人间蒸发了一样。
    足足找了一个多月,依然无果。
    邹松清都有些不好意思了,寻到几位掌门,推说这两人可能离开常德府。
    大意是让他们放弃寻找。
    然而,本地几大派却不愿下这个台阶,笃定他们没有离开常德。
    这会儿,已经不是单纯为了交好妙谛高手,地头蛇们也是要脸的。
    明里暗里,常德府三教九流皆在行动。
    他们忙得热火朝天,又大半个月过去了。
    诸位掌门人有些麻木。
    好在,鼎盛武馆的一桩喜事,总算让他们找到机会将注意力转移出去。
    “师父,动静闹得这般大,这两人应当不在此地了吧。”
    桃源县的一处小道上,邹松清牵着马,有些头疼地说道。
    商素风却摇头:
    “从几位掌门的消息来看,他们此前出现在常德数次,多半就在此地安家。”
    邹松清问:“那师父作何打算?”
    “等。”
    商素风比他有耐心许多:“鼎盛武馆与衡山派联系紧密,他们家的喜事,足以引起本地武林人的注意。”
    “此间事了,寻他们的风头也就过去了。”
    “我们静等一段时间,待风平浪静,为师自有办法引他们出现。”
    他鹰目一闪,闪过一丝锐芒。
    但.
    邹松清却第一次对师父的安排没多少信心。
    若这二人真在常德府,那藏拙的本事,真是叫人望尘莫及。
    且他们行事谨慎,哪怕师父是妙谛高手,在这事上也使不出几分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