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剑出衡山 第257节
    他拿起阵谱继续往下看,上面又讲到,如何将惊门十三剑打穴法融入其中。
    看到其中细则,莫大先生汗毛一竖。
    惊门十三剑与衡山剑法是完全不同的体系,想要融入一套剑招,往往拖泥带水,还不如各自分开利索。
    但是
    这阵谱所记之法,与生搬硬套毫无关联,仙岩剑路与那套步调相融,竟能完美搭配打穴法!
    三者融在一起的机巧,叫莫大这位剑道宗师看了,立马生出一种强烈的震撼感来。
    这.
    海纳百川,融百家之艺!
    这要何等眼力与悟性!
    “跳出衡山剑法,老夫自问远达不到这份眼界。”
    “阿荣的眼力,已经超越我。”
    莫大到底是剑道宗师,他也发现了一个重大问题。
    使用快剑时,两边的人在动,两边的剑在动,只有稳稳打中穴道,才能不破坏整体剑阵协调。
    恒山剑法稳如磐石,较为柔顺。
    衡山剑招更快,快中打穴,难度可想而知。
    这比恒山剑阵更难,普通弟子是做不到的。
    想到此节,莫大先生又看向阵谱最后提到的“开眼”字样。
    “妙啊!”
    “若是目力足够,便能运行此阵!”
    他心中如何不惊,盘根错节的东西,竟能层层递进,梳理得这般清晰。
    若按照剑阵所记,七人成一阵,确实能发挥不俗威力。
    莫大先生看完后,也不再有“偷师恒山派”的包袱。
    这套阵法与恒山阵法并不相同。
    虽然没到小掌门所说“看了阵谱,立马就懂”的地步,但莫大先生对自己的悟性还是比较满意的。
    看完了“膻中剑”,他又翻开下一谱“天池剑”。
    眼睛一扫,老人家的面色登时变了。
    紫云剑路?!
    而且,又是一套新的步调,这步调与上次一样,还是从恒山阵法中衍变。
    剑法不一样,步调不一样,打的穴道不一样,所以打穴技巧也不一样!
    这.
    莫大先生凑到灯盏下,揉了揉浑浊的老眼。
    他没有再使剑招,而是翻到剑阵下一谱:“商曲剑”。
    这次用的不是骤雨快剑中的紫云剑路,而是游龙换手快剑中的安上剑路。
    再看向后面的“章门剑”。
    打章门要穴的弟子需用游龙快剑中的白马剑路。
    莫大先生心中震撼,又把冯巧云手中的几张谱子看了一遍。
    果不其然。
    一谱一剑,七人七样!
    并且,这游龙换手快剑与回风落雁剑招法有过结合,换手剑路并不少。
    用这四路快剑的弟子,在阵法中还有深层招式,可以突然互相换手换穴变阵。
    如果四人各练会四谱,便能完成四象轮转,与另外三人结合,多出诸般变化。
    这就要考校布阵弟子的功力了。
    他捋着白须,一时间沉默了下来,难以描述此刻的心情。
    越是钻研进去,越是感觉手中剑谱在变沉。
    分明只是几张纸,却重于山岳。
    这几乎就是镇山之宝!
    莫大先生翻到封面,又看向那几个大字“衡山惊门北斗剑阵”。
    初时随意,此刻却有种肃然起敬之感。
    也明白了小掌门的用意。
    一人一剑,各有变化,如北斗七星各闪光芒,难怪敢叫衡山七子。
    冯巧云本就是武痴,盯着剑谱,慢慢领会其中玄妙,当真是如痴如醉。
    “师兄当真是天下奇人。”
    冯巧云笑道:“师父,多亏你将师兄收入门墙,否则我此生不知要错过多少风光。”
    “那东方不败虽是天下第一,威震武林,我却是佩服师兄更多一些。”
    “天下第一也是照着原有功夫练的,师兄却在走向属于自己的道路。”
    莫大笑道:“这些夸赞话你与我说便好,莫要在他耳边说。”
    “他毕竟年少,一旦尾巴翘上天,他敢上黑木崖找东方不败。”
    冯巧云认为小掌门是一个极稳重之人,心下不太认可老掌门的话,但她一向敬师,不会在这些小事上反驳。
    又听莫大问:“他可说年关下山?”
    “说了。”
    “那也没多少天了,”莫大瞧着手中剑谱,又道:“明日把你二师兄,三师兄还有练阵的七人都叫来,我们要抓紧时间。”
    七人各练一谱,每一谱都不同。
    这剑阵诸多奇妙处,大家练的快剑剑路不一样,集思广益能加快进度,少走弯路。
    若是小掌门下山之后,瞧见众人毫无进展,岂不是不太美妙。
    冯巧云立马会意,笑着应了一声。
    等她走后,莫大先生整理了一下自己的衣衫,昂首阔步走到衡山祖祠之中。
    敬了几炷香后,老人将阵谱放在烟熏之上转了几圈,带上香火气。
    “师父,师祖,师叔祖”
    “恁们也瞧瞧,我这乖徒弟创的剑阵可还过得去眼?”
    莫大先生炫耀了几句。
    又正色道:
    “这个年关一到,弟子便要正式立定衡山十四代掌门人选。”
    “各位先辈,一定是一百个满意。”
    “阿荣他天资聪颖,世所罕见。但终归年纪小,兴许未来还有挫折劫难。”
    “诸位先辈,请护佑他。”
    “叫他平安长大。”
    ……
    天才晴过两日,忽又阴云密布。
    第五天,潇湘大地又下了一场雪。
    五神峰上的雪更大。
    天柱之巅,峭壁崖洞却有好几个冰雕,有大有小。
    仔细一瞧,是被人用剑削出来的。
    申时末,驿站三名弟子一道顶着风雪,走雪路登峰,送上饭菜。
    他们是新来此地的一批弟子,之前山下几人已被换到宗门驻地。
    这可是极好的差事。
    上峰顶送饭之余,若有内功招法上的疑问,每次问一个两个,大师兄都能快速准确地解惑。
    虽然其余师兄师姐也能有解。
    但大伙发现.
    大师兄给出的回应,往往能直击要害,叫人瞬间醒悟。
    其后按照他指的法子去练,只要不是太笨,困惑许久的问题,基本都能解决。
    驿站守山在平日里不算好活,毕竟这里很偏僻。
    可到了大师兄闭关时间,从外边轮值在此的外门弟子,就叫别人羡慕了。
    天没暗,可山间霜雾极大,过三丈就看不清了。
    这时
    三名衡山弟子一边欢谈一边下山。
    “原来如此,原来如此!”
    一名不及三十岁的弟子道:“原来我是发劲法弄错了,难怪剑招怎么使怎么古怪。”
    “大师兄可真是厉害,只问了几句,叫我使了两招,便看出症结所在。”
    另外一人啧啧称奇:“我才从常德府那边回来,许久没有见过大师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