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168章
    直到进组围读剧本开始集训她都有些晕乎乎的,国内外影后拿到手软,火了三十多年,经典爆剧无数国民度一骑绝尘的超一线大花姚汶在《瑶台月下》里和她在一个单元。
    给她做配角。
    ……想想就感觉要窒息了。
    第092章 历史
    《瑶台月下》是分三组进行拍摄的, 秦之和张磬导演最忙,每天连轴转从早上拍到凌晨,秦之还经常开玩笑说幸亏他们这部剧只有36集, 要是63集他们俩怕是得捐躯在这个剧组里。
    剧组请了专业的一个历史顾问团队,是云城大学竞标的一个课题组,林栎就在其中。这支历史顾问团队几乎囊括了所有历史时期的专业研究人员,他们每天的工作就是检查剧本和置景以及演员拍戏过程中有没有不对的地方然后及时指出改正。
    当时宁蓁给历史系也投了科研基金的时候很多学生就摸不着头脑, 给理工系投钱很正常支持科研, 投到他们历史系头上的真是开天辟地头一回。
    哪怕搞不明白这个科研基金是要干嘛还是有一大堆老师和学生全参加了竞标, 没办法宁蓁给地实在太多了。
    林栎的导师姓冯是个研究中国古代史的大牛,几千年的历史能侃侃而谈,从正史到乡野趣闻没有她不懂得, 甚至和考古系的老教授一起去挖过土坑, 不止是古人连古物都很精通,堪称行走的教科书。
    宁蓁设立科研基金的时候她在京都开会, 回来的时候报名已经开始了, 林栎和几个同门都报了名材料都要递上去了冯老师才回来。
    一回学校就感觉自己的学生一个个都鬼鬼祟祟都不敢正眼看她,一追问才知道是报名了私人的科研基金, 冯老师一向是沉迷历史研究学生们经常私底下聊天说他们导是真正的视金钱如粪土,所以这次报名参加竞标还有点担心老师会生气。
    冯老师明白情况之后都气笑了,恨不得拿手指头一个个戳他们的脑袋:“我在你们眼里是什么人,吊书袋子的老腐儒?跟钱粘上点关系就要拉你们去浸猪笼?”
    学生们听她这么说才又嘻嘻哈哈地凑上去,冯老师平时和学生们关系都很好,有时候不像师生反而像促膝长谈的挚友。
    学生们七嘴八舌地给她解释这个基金是支持他们研究历史的同时需要给一个古装剧组做历史顾问, 要抽空去剧组指导。
    冯老师起初没把这个当回事, 学生们在保证学业的同时做兼职赚点零花钱也很好,而且她这几个学生平时都有点宅, 课题组聚会都没几次,能让他们出去走走也不错。
    因为这个项目是学生们整理材料去报名竞标拿到的她全程没有参与,所以冯老师也没有要求他们汇报细节更没有把基金收上来,只让学生们自己看着办,只要不影响学业就好,所以冯老师根本就不知道这一笔科研基金有多少钱。
    然后她就发现她的学生们拿到项目之后一个两个都积极地不行,效率极高地做完她布置的任务然后天天往外跑,直到林栎几个人去了剧组待了一个星期才回来冯老师终于忍不住问了几句那边是有什么刚出土的古董让他们这么热情。
    然后学生们就亮出了这一个月跑去兼职艺真给开的工资。
    冯老师:……多少?!
    他们是去抢钱了吧?挣得比她的工资都高。
    林栎还在美滋滋地在旁边补充:“这是我们去剧组兼职的工资啦,之前申请的基金还有两百万,我们还准备忙完这一阵和老师商量商量拿这笔钱去哪里访学实地考察去。”
    老师的心肝乖学生又在老师心里插了一刀。
    冯老师:“等等,再说一遍多少钱?!”
    冯老师一直没过问基金的事,他们历史系拿到的补助一直都高不到哪去,她本来想着让学生们自己支配去参加一些学术讨论会,所以一直不知道他们申请到的基
    金究竟有多少。
    但是宁蓁给云城大学设科研基金的事传地沸沸扬扬,整个校园都在讨论,学生们也自然而然地认为冯老师早就知道了,看冯老师一副两耳不闻窗外事的淡然模样还私底下讨论他们导师真是视金钱如粪土的文人雅士。
    老师和学生之间就这么诡异地完全在两个频道但是无障碍过了一个多月。
    冯老师咳了两声:“下次过去是什么时候,老师最近也不是很忙。”
    谁会不为人民币折腰啊!
    由于《瑶台月下》是唐朝背景还掺杂了很多灵异神怪的玄学民俗知识,所以剧组还特意在微博上开了一个历史小专栏在拍摄期间每周都会更新两次。
    本来网友们还是凑热闹随便点进去看了两眼没想到就直接追更追到不可自拔了,到底是谁把知识科普写出小说连载的感觉了啊!
    底下每天都是越来越多的忠实读者在催更。
    “天杀的又断在这里,再不更新我去举报你搞封建迷信[狗头]”
    “第一次看科普看了一天,哪位大佬写的啊文笔太好了!”
    “多更一点冥界相关的吧,好想看好想看!”
    “果然华国人就爱这味,老祖宗们的想象力真是太牛了”
    “民间传说多来一点!鬼故事也可以!”
    “传统文化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