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怡一把拉过她,宽慰道:“那是狗仔拍的和你们俩有什么关系?”
“宁董也没说什么,不是公关部已经在处理了吗?”
相比楚楚,杨怡和宁蓁打的交道更多一些,知道宁蓁不是这种借题发挥的人,楚楚就是在这瞎担心。
楚楚正忧愁着手机突然响了,是华妍打来的。
楚楚接起,电话那头华妍的声音依旧很活泼明媚:“楚楚姐,刚才接到通知让我们去二楼会议室一趟,好像是《瑶台月下》有进展了。”
杨怡听到这个消息摸出手机一看果然也有通知她,但是刚刚在和楚楚说话没看见。
挂掉电话两人急匆匆地往二楼会议室去,推开门进去的时候汪萍和华妍已经在了,还有几个有意向的公司艺人和经纪人也已经落座,宁蓁坐在主位上旁边是一个三十多岁的穿着黑色夹克带着棒球帽的男人,楚楚看了一眼就知道这应该是个导演,味太对了。
这人是宁蓁投资的第一部 戏也是叶桃一炮而红的那部《心动次方》的导演秦之。那次合作过之后宁蓁就有意向把秦之签过来,但是奈何秦之当时和另一个公司已经签约了,短时间内没有走的意思,就只能作罢。
但是这一年来艺真红红火火秦之就开始后悔当时没能一咬牙解约,错过了好机会。在运作了半年以后他才从公司跳出来第一时间就联系了宁蓁,好在宁蓁依旧对他非常欢迎。
《瑶台月下》的导演人选也让宁蓁头疼了一阵,本来想再请余导,但是余导毕竟是传和的人,《沧海萧潇》拍完就已经被公司安排去拍另一部电影了,汪萍私下里也找过她,说没有合适的她可以从中牵线推荐几个老牌的导演,应该也都会卖她面子。
宁蓁想了想还是婉拒了这个提议,《瑶台月下》这部剧题材有些不同,既要有历史的厚重感也要有精怪灵奇的创新,老导演们导历史剧没问题,但是很多老牌导演对自己的艺术表现形式很执拗,来拍年轻人喜欢剧情的翻车的不在少数,都是用自己的老理解来套现在的壳子,看起来就非常别扭。
要结合当下的观众喜好,脑洞新奇还得有年轻导演的加入,所以秦之这时候的联系让她解了燃眉之急了。
宁蓁看人都到了就向大家介绍了旁边的秦之。
“这位是秦之导演,导过《麟羽》《心动次方》多
部剧集,是一位很有才华的新锐导演,现在也是我们艺真的签约导演,目前《瑶台月下》剧组暂定由秦之导演和张磬导演共同执导。”
张磬是一个老牌的大导,拍过很多历史正剧,以浑厚庄严的拍摄风格闻名,宁蓁考虑再三决定《瑶台月下》采用双导演,张磬来负责落地唐朝的历史部分指导拍摄,秦之负责精怪灵异部分。
“竟然请了张磬吗?”楚楚在底下和华妍咬耳朵,张磬的名声在外头也是叫地很响,拍过很多有名的历史连续剧,尤其是《大唐》系列,从李世民一直拍到李隆基,总共拍了三部,都是影圈的经典。
华妍早就知道了这个消息,小声说:“是汪姐帮忙联系的,当年拍《武则天》的时候和张导有过合作。”
楚楚感叹,果然还是有人好办事啊。
秦之和张磬导演已经磨合了一段时间,两人把剧本已经从头到尾扒了好几遍,都非常喜欢这个本子。
张磬导演虽然年纪不小了,但为人很乐于接受新鲜事物,是个很乐天派的小老头,这次和后辈导演合作也一直很积极地跟秦之学习现在的新东西,两个人相处地很不错,各司其职。
宁蓁也是特意给他们留了一段磨合期,看他们俩合作的不错才正式公开了这个消息。
“张导今天有事没有过来,过两天正式放出组训选角的时候大家就会和他见面。”秦之笑着说。
宁蓁今天把这些艺人喊过来也算是给他们的小优待,可以先听一听剧组的侧重点,衡量一下自己和角色的契合度。
“艺真接下来会有一个古装自制剧系列,具体题材可能会有所不同,但是侧重点都是在尽可能还原和宣传我们的古代文化,做经典剧集,所以都是落地古装,不管是服化道还是剧本都会细致打磨,对演员来说也需要你们提前一段时间上文化课和礼仪课。”
“接下来也会有专业的历史专家进组指导,希望大家都能尽量学习好好配合。”
宁蓁简单介绍了一下公司的预设安排,看到下面的艺人和经纪人都听地很认真也很欣慰:“公司希望每一部剧都能以最完美的形式呈现,在达到娱乐性的基础上对我们的传统文化做一定的弘扬。”
这也是当时打动汪萍签约的一个点,在她还活跃在娱乐圈的年代每一年都有很多好剧输出,不管是正剧还是情感剧哪怕在经费短缺的情况下也尽力扣各种细节,尊重历史,制作精良。
而现在的影视圈古装剧架空的就不说了,哪怕是落地某个朝代的也大多都是胡乱堆砌毫不考究,观众们也经常感叹明明技术进步了怎么拍不出小时候的电视剧了。
其实不是拍不出来而是没人愿意去拍,快餐时代很少有人能静地下心来去打磨剧本,翻找史料,其实制作人的心思也很简单,反正大家都一样的烂,观众没得挑也只能捏着鼻子买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