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607章
    不过……这或许表示旁人觉得,他这几十年还干得不错?
    “阿兄……”荀柔喘息着开口。
    “什么?”荀彧温声回应。
    “阿兄……一定要长命百岁,享享这清平之世。”荀柔弯了弯唇角。
    真不容易啊,到今天这一步。
    他们生于暗涛汹涌的时代,年少时的高阳里,从来不是世外桃源,他们从小明白,乱世终将来临。
    而乱世果然如期而至。
    然后
    十年平天下,十年养百姓,十年致太平。
    这是他们一手缔造的安定太平之世,若不能一享,实在太遗憾了。
    荀彧心中一恸,却敛住神色,只笑道,“好、好,你好生修养,去岁不是还道要回颍川?大兄也早说过想回乡去,春和日暖时节,与兄一同归乡如何?”
    “此话真不似出于阿兄”
    荀柔展颜一笑,接着皱眉急喘起来,几息就脸色发绀,病势急迫。
    刘端忙伸手将他扶至前倾,以手扪叩背腧,十余息,荀柔呕出一口血痰,吐在了绵褥上。
    鲜血刺目,荀彧抿紧唇,别开眼。
    “典礼将毕,我们该离场了。”
    荀柔满头冷汗淋漓躺回褥上,声音虚弱道。
    自先帝去后,他一场大病,身体每况愈下,连送刘辩入陵寝时,全程都只能躺在马车上。
    如此,宰相交接才如此急迫,否则原该等到阳春三月,忙过第一轮春耕。
    他自然想回家乡,但大概不能活着回去了。
    马车晃晃悠悠往高阳里去,荀柔昏昏欲睡,闭目养神,直到快入里门才想起,今天原还有一件事忘记。
    “阿兄,阿薇……可已归家?”
    荀彧微微一愣,愧疚道,“伯言一向守礼,并无过错,阿薇幼时娇惯,如今这般年纪,竟还任性擅作主张。我已教训过她,过几日便让景倩送她回豫州。原不欲惊动阿弟,不想还是让你劳神。”
    荀柔想了想方才明白,失笑摇头,“阿兄……错会我意,我岂会”
    他怎么会为陆议“主持公道”?阿薇才是亲侄女啊。
    他是接到陆伯言来信,才知侄女荀昭带着女儿自己回了家。
    陆议信中很是深情,只一味道歉,言道皆为己过,望荀公怜悯,勿使鸳鸯失伴,幼雏无依,劝一劝荀昭。
    末了还委屈道,阿薇独自归家,俱是诸葛亮之妻黄氏挑拨,不知她为何如此。
    似乎从头到尾将荀昭摘干净。
    如此深情动人,可惜并未打动荀柔。
    他要容易相信夫妻情深,就不会当一辈子单身狗了。
    何况,他至今认为陆议娶荀昭动机不纯。
    “能否,让我见见阿薇?”
    “何劳阿弟费心?”荀彧担忧道。
    “也再无他事,能让我用心了。”荀柔缓缓一叹。
    因为这句话,次日荀彧便让长女登门。
    “拜见阿叔,回京之后未前来拜见,请叔父恕罪。”荀昭在内堂拜下,膝行至榻前,担忧道,“阿叔千万保重身体。”
    “久等了罢?”荀柔倚在枕上,无奈一笑。
    他每天不定何时醒,就是有人拜访,也不来催唤,他心下恼怒,众人只小心宽慰,过后却依旧如是。
    荀昭先摇头,又想起来开口道,“端兄先告知昭叔父起身时辰,昭并未等多久。”
    “陆伯言可是,”荀柔缓吸一口气,道“因仕途不顺,恼恨于你。”
    他早就想过了。
    陆议信中所言,因他纳两个士族孤女,就惹恼荀昭要离婚,显然不可信。
    但陆议仕途,久经蹉跎,三次想调入京城,都被他所阻,是事实。
    他既心存疑虑,陆议又成了荀氏女婿,自然直接摆明态度,与荀氏子弟一视同仁,在他为相之期内,不许回京。
    而敦煌沟通西域,陆议既不安本职,恐生事端,荀柔在第一次他想调度时,便将他调入内地。
    内陆不便刷功绩,绩效任务又严,与之同龄的诸葛、司马已位极人臣,他依旧还只是个郡守。
    这一次,陆议分明故意表露态度,什么纳妾,皆是试探。
    荀昭与他夫妻十年,怎会不知,阿薇性情外柔内刚,既然知道,自然会顺了他意。
    “陆君温柔体贴,并未恼怒于我,”荀昭先习惯性垂头,又立即强令自己抬起头来,“是我,虽结璃数年,不能与陆君心意一致,故自请下堂归家。”
    “果然是他。”荀柔轻轻道,眼中微泛怒意。
    陆伯言真以为他老糊涂了,拿他没办法?
    “叔父,确是昭想与陆君离婚。
    “昭想明白了,昭不想作陆夫人,想为荀先生,荀博士,荀师……荀大家。”
    “与陆君无关。”
    就算陆议十全十美,如诸葛欣赏月英一样欣赏她的才能,她还是会不足。
    月英喜欢为夫君谋划,贡献才智,喜欢政令之中存自己的影子,喜欢所造之器物,施惠百姓,装备军队。
    月英喜欢。
    可她并不。
    她不喜欢政治,不喜欢尔虞我诈,勾心斗角,言不由衷,防范猜忌。
    “昭,非良人,与陆君并不相匹,久则必生怨怼,欲今一别两宽,各生欢喜。”
    “我与陆君五子,三男随其父,前程必无忧,两女随我归家,我自教之,将来欲嫁则嫁,若不愿嫁,必使之自持立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