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343章
    在过去,中原稳定凉州的方式,就是简单粗暴的杀戮,等人口杀到安全线下,再来点温和的政策,打一巴掌给个甜枣。
    他希望让贾诩明白,他如今对待凉州,绝非既往朝廷的警惕与敌视,也绝不将凉州羌、氐等族视为异族。
    而凉州土著贾诩,能够放下所有顾虑,为凉州未来贡献才智来。
    ……
    “有一件事,”到晚饭过后,荀采将荀柔拉至僻静处,“云娘,”她犹豫了片刻,这才道,“找了任姑娘传消息,想私下与你见一面。”
    荀柔微微一愣。
    “的确于礼不和,我本不想答应,”荀采神色纠结,“却又担心,她是否有什么难言之事……听闻吕夫人性情颇为刚强……”
    荀柔想得却是别处,云娘不是没有分寸的女子,自然明白养女的身份,在一些时候避嫌为好,仍然坚持想要见面,必然是有重要事情要说。
    “可有说何时何地?”
    “两日后,恤孤寺。”到这一步,荀采自然不会再阻拦。
    荀柔若有所思的点头答应。
    既然还有两天,自然就先放一边,眼下先接待带着消息前来的大侄子。
    “公孙伯珪与袁本初联手了。”
    “当真?”荀柔可知道,公孙瓒最看不上袁绍这样的名门贵公子。
    “据报袁氏已与公孙伯珪交换了婚书,要将其女嫁给公孙二郎。”
    荀柔为他倒了盏水,“所以,袁绍对河内的异动,可能是项庄舞剑?”
    荀攸露出迟疑之色。
    “若将常山兵力引向西,则袁绍可以和公孙瓒合兵,攻下幽州。”
    荀柔吐了口气,不管怎么说,进攻河内就是进入司隶,若袁绍剑指幽州,他的压力会小许多。
    荀攸犹豫的端起盏,“的确很有可能。”
    “袁绍恐怕还是担心朝廷檄文的。”
    毕竟袁绍要真的拿下河内,朝廷不做表态就说不过去了,而对于一个尚未发育完成的诸侯,檄文也是很不利的政治影响。
    “公达以为,此次兄长他们能否取胜?”荀柔给自己也倒了一盏。
    袁绍有一州之地,兵足粮广,公孙瓒有精锐的白马从义,而他们则是三个郡的兵力加一个不知道能起多少作用的刘虞。
    再说什么保公孙瓒性命的话,就是玩笑了,既然公孙瓒倒向袁绍,当然就是敌人。
    “袁氏兵马不少于八万,公孙瓒有三千铁骑,不过常山郡与中山郡扼守冀州与幽州中道,断其联络,胜算并不差。”荀攸显然早已想清楚。
    “如此也好,实在鞭长莫及啊。”长安远离中原,安全是安全,但对于中原战事的掌控,却显得不足,就连运粮草都没有办法,实在太远了。
    “飞书给友若兄与兄长,”荀柔顿了一顿,“还有刘玄德,请他们一定小心提防。”
    荀攸点点头,“还有一事,陈长文想转御史台为吏。”
    “看来他的确看不上太尉府。”荀柔不满的轻哼一声。
    他虽然曾经打击陈群,想让他重新考虑职业规划,是想让他踏实干活,却没想陈群真的半路转职了。
    荀攸容忍的望了他一眼,“太尉府庶务,非陈君所长。”
    “……好吧,我同意了。,”荀柔抬抬下巴,“反正,这也不算什么大事,他自己勿要后悔就是了。”
    第193章 长安消息
    “噗嗤”
    荀缉敲击燧石,点亮了屋角的灯火。
    淡淡兰芝膏香,缓缓随袅袅白烟扩散,摇曳泛黄的光映上窗棂。
    灯油中当是添加了薄荷,味道带着一丝清凉。
    “长安公卿近来如何?”荀柔轻轻呼气,还是把两边袖子撩了起来。
    “一切如常。”荀攸垂眸回答。
    一切如常的意思就是,从长安飞往东面、南面、北面的信件和过去一样多。
    收信人有益州牧刘焉,荆州牧刘表,幽州牧刘虞,也会有曹操、袁绍、袁术……姻亲旧友、门生故吏,斩不断的关系,是政治官场永恒的主题。
    就连历史上携官渡之战大胜的曹操,也只能将从袁绍家中搜出的信件付之一炬,荀柔当然也不可能阻止这些信件离开长安城。
    “公达你猜,待我出征凉州,刘焉还是刘表,谁会先对长安动心?”
    关东暂时不用担心,长安却仍然未必安全,益州牧刘焉,荆州牧刘表,两位真“皇叔”显然都想以光武帝为榜样。
    “刘景升与孙文台僵持,刘君郎益州叛乱未歇,虽则如此,却也并非不能派遣兵力。”荀攸慢慢道,“只是,南阳之于刘景升,更有重于长安,刘景升非不能出兵,是不欲也。”
    荀柔赞同的点点头。
    孙坚和益州叛乱,表面上看一样严重,都能制衡两人兵力,但刘表和刘焉也非庸才,如果真的认为进入长安更重要,他们咬咬牙还是能想到办法。
    但就同荀攸方才所说,刘表不可能放弃南阳而就长安。
    这和他发家方式有关。
    通过荆州名士支持,坐稳荆州牧的刘表,当然所有行动需要参考荆州人的意思,而南阳作为荆州曾经文化、教育、政治、科技都最发达的郡,这里的荆州著姓不知几许,自然与这些名士都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所以,刘表需要拿下南阳,稳定自家地盘。
    “以此观之,与刘君郎的’天子之气‘相比,刘景升的雍季臼犯论,还是缺了点王霸气。”荀柔客观的点评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