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368章
    “你们两兄弟怎么一点都不像。”
    一个热情似火,见谁都能唠两句;一个始终以理性的思维看待所有事情。
    “我们不是亲兄弟,我们两个的亲生母亲是妈妈的战友,战友去世了,妈妈领养了我们。”
    苏鸢未婚,她把一生献给了她的事业。
    好厉害的姐姐!
    虽然姐姐很厉害,但是姐姐说的话还是要打个问号,毕竟现在的苏屿对她而言是陌生人。
    夏渔突然想起来一件事:“那个补课机构是你吗?”
    她说的话没头没脑,但苏屿懂她的意思:“是我。”
    终于破案了,那个给她打电话的补课机构原来是他。
    “那连亦白的朋友也是你?”
    “他家里的监控是我处理的。”苏屿说,“陷入瓶颈时我会研究其他东西来散散心。”
    好厉害。
    “其实我也有一个当数学家的梦,但是……”夏渔头一次哽咽了,但是这东西需要天赋。
    “准确的说法是‘目标’,你可以实现这个目标。”
    “真的?”
    “嗯,只要愿意为其付出一生,不管最后的结果如何,你都担得起这个名号,更何况你的未来有无限的可能性。”
    不愧是苏鸢姐姐的儿子,这话说得就是那么激励人心,怪令人热血沸腾的。
    夏渔很感动,她决定认真带他逛一下学校。
    但其实没什么好逛的,现在是上课时间,学生都在教室里,只有上体育课的学生在操场上苦哈哈地跑圈。
    见到夏渔和苏屿并肩行走,跑圈的学生瞪大了眼睛,仿佛在说“你们胆子好大”。
    光看背影,他俩跟高中生没什么区别。
    但绕到前方后,学生的眼睛瞪得更大了。因为他们两个的照片都挂在校门口的公告栏上,当做优秀毕业生宣传。
    很多学生都是冲着“苏屿曾就读过的高中”这个名号来一中的。
    至于夏渔……之前有学长来过学校,特意科普过她,大意是——“遇到这个女人就赶紧跑”,她已经把好几位校友送进了看守所里。
    一个是招生简章,一个是招生减章。
    等到了下课,夏渔就带着苏屿去了教学楼找从丹老师。
    从丹见到他俩一起来很是惊讶,但她不是很在意,她现在看夏渔是越看越满意,她由衷地对夏渔说:“夏渔同学,请务必做个好人。”
    夏渔不明所以,但她会接话:“那是当然。”
    她选择的可是纯红。
    她把提着的的水果和棒棒糖递过去:“棒棒糖是送给学弟学妹的。”
    “谢谢,那群孩子肯定很高兴。”
    看来从丹老师心情不错,没有被司白筠影响到。
    除了探望一下老师,夏渔还想问一个问题:“从老师,你知道宁随舟高考前发生了什么意外吗?听说他被人打了一顿,导致高考失利。”
    作为班主任,宁随舟出事了,她肯定要第一时间赶到。
    提到宁随舟,从丹的表情变得遗憾,毕竟那孩子可是状元苗子,虽然现在发展得也不错,但他明明值得更好。
    “不知道是谁那么恶毒,找人殴打了他,导致他的惯用手骨折。”她叹气,“那孩子也是个犟脾气,非要去考试,考砸了也不复读。”
    “他的父母不管他吗?”
    “唉,他的父母在他出生后把他丢给他爷爷后就不管了,他是由他爷爷一手抚养长大的。当年他爷爷重病……可能就是出于这个原因,他才选择继续考试吧。”
    从丹很心疼宁随舟这个学生,高考结束后,那孩子就没回过一中。虽然高考失利了,但他能够好好生活就很好了。
    “警方有怀疑的对象吗?”
    “没有,宁同学和大家都处得来,我们实在想不出来到底谁这么丧心病狂。”
    首先排除随机伤人,凶手不是和宁随舟有仇就是嫉妒他,但警方当年肯定都排查过这几类人,既然没查出来,说明凶手是大家意想不到的人。
    意想不到的人——
    夏渔盲猜他的父母,或者黑恶势力,或者学校老师。
    总之先画个问号,等月底去爬山的时候可以详细问问。
    夏渔打算走人了,但苏屿还在这里:“你还要在学校里待吗?”
    “我已经向校长告辞。”
    “哦哦哦,那你要坐我的车吗?我可以送你回家。”
    “谢谢。”
    苏屿一家三口都住在市中心,还是在寸土寸金的商业街附近。
    夏渔停在了街口,从这个方向可以看到她哥的摩天大楼。
    “你要上去坐坐吗?我妈妈也在家,她应该很高兴见到你。”
    夏渔想了想,现在还早,她哥还没下班,她可以在苏屿家等着她哥下班,然后一起回去。
    这么想着,夏渔答应了他的邀请。
    【夏渔:哥哥,我在朋友家里,你下班了叫我一声,我来接你。】
    【哥哥:哪个朋友?】
    【夏渔:苏屿。】
    谢执没回她了。
    夏渔发了个疑问的表情过去,他还是没回。
    夏渔只能请教苏屿:“你知道是为什么吗?”
    苏屿:“一,他心虚;二,他嫉妒;三,他痛苦。”
    之前谢执送连亦白回研究院的时候就找过他,让他严守他们之间的约定。
    “好复杂的情绪。”夏渔纠结了一会儿,“要不我还是不去你家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