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382章
    面前的尘三尚未能从震惊处脱离。
    ——此人所说,一字不差。
    这是他经营多年遮掩的秘密,此中详细,便是当年追查他们的官差尚不能明,何以此人了解得……
    对此谢逢野朝他灿然一笑,侧颊梨涡盛满无限自信。
    “因为我是神,你信吗?”
    尘三迷茫一瞬:“啊?”
    谢逢野无所谓地耸耸肩:“你信不信不重要。”
    “那你告诉我什么重要。”尘三眉头紧皱。
    谢逢野但笑不语。
    想来这个尘三那么容易就被策反,除了谢逢野那些神神叨叨的话,还有便是他在这城中想来也没少努力。
    如今被规则压迫,只好兵行险招。
    “你的怀疑,我不介意。”谢逢野笑眯眯地开口,“因为你们是例外的存在,我也是在利用你们。”
    俗话说,不怕一万,就怕万一。
    多少筹谋,尽数毁于这个“万一”上头。
    时至今日,谢逢野即便说不上来张玉庄设置此处究竟所谋为何。
    但就其于此处的布置种种,可见其用心之深。他之前苦苦搜集美人面,强欺天命窃取禅心,布局多年为个涅槃。
    甚至拿住龙族神骨一项用作威胁。
    谢逢野一行在这不名城放纵多日,张玉庄本事通天不可能不知道。
    只是这张牛鼻子太过谨慎,又太过自负。
    他谨慎得只字不提自己所图为何,只拿着青岁性命和天道压迫逼得谢逢野无法向三界撕开他的真面目。
    他自负得任由谢逢野在不名镇转悠,明晃晃地将自己的布局展示于前。
    如此便说明了两个问题。
    即便谢逢野把这整座城都毁了,也伤不到张玉庄的根本。
    还有,他根本不怕谢逢野会在这里做什么。
    多年挚友,张玉庄向来高估龙神的慈悲神念。
    可他没有看清如今身为冥王的谢逢野,是何等流氓之辈。
    于三界而言,谢逢野只是一个行踪不明的痴傻冥王,他需要重新利用天道登临冥王殿,需要一个正当理由。
    冥王巧装病弱不堪,暗自潜入不名之处调查众生之苦。
    很难想象,不世天上面那群老顽固在得知这个消息后,会作何反应。
    连谢逢野本尊都觉得自己十分伟大。
    “就是这了?”
    尘三点头肯定:“就是这。”
    桃林中央,一棵格外粗壮的桃树巍然屹立,格外引人注目。
    正值花季,远远地就能瞧见花冠如云,光泽柔和。
    树下,半人高的青灰石碑不感悲喜地静静伫立着。
    上面雕刻一字,虽年代已久,但依然清晰可辨。
    “恙。”谢逢野垂目思忖,轻声念了出来。
    费这么多心思搞了个不名城,城里有神殿护恙。
    原是要护这个。
    “我有一问。”谢逢野目光阴晴不明,“既是本城要处,你们二人当年如何能寻得此处?”
    尘三的警惕心思再次冒了起来:“你不是神仙吗?”
    谢逢野反问:“神仙就得什么都知道吗?”
    他不是很有耐心等尘三想明白。
    “那些神侍不是你能打过的。。”
    张玉庄敢大大方方把这树放在这里,就是过于自信神侍的力量。
    没有人可以绕过他们来这片桃林,就连梁辰都尚且不能脱身。
    何况尘三肉体凡胎?
    “讲给你听也没什么。”尘三坦白,“当时我和善桃刚进了这座城,因不熟规则和城民起了口角冲突,被维安队带来护恙殿受审。”
    谢逢野回想今日种种:“好一个往日重现。”
    尘三莫名于这个关注点,顿了一下,继续说:“谁知刚进殿中,瞬时天昏地暗,十二神侍如同被什么东西收走了力气,一同倒地不起。”
    “外面电闪雷鸣的实在诡异,我带着善桃想要离开,可是下山的路上多了许多黑影,本能之下我往反方向逃,才到了这桃林里。”
    “只有这棵树在发光。”尘三伸手指了指面前的巨树,“善桃念了诗,石碑后便凭空多了一扇门。”
    谢逢野眉一挑:“诗?”
    “旧城苦留千山恨,不见归燕赴暖风。”尘三如实回答,“是不名城的传说,常念可以保平安。”
    谢逢野思索着说:“你们,这小破城不成文的规矩真多。”
    陈三:“……”
    “这诗有什么问题吗?”
    “诗没问题。”谢逢野道,“常念有问题。”
    念力是一种极为特殊的力,常念常有,由此道生。
    日积月累,只要心诚,妖鬼都能化仙,草木亦能成形。
    合着张玉庄是把这不名城变成自己的道场了。
    想他身为不世天道君多年,何时缺过香火功德。
    看来,要这许多念力,估计也和他不惜逆天道也要凑那些东西有关。
    好家伙,强留魂魄,苦塑肉身,还备好了念力功德。
    这是重活就能成仙啊。
    现在还是不晓得张玉庄究竟要把哪个亡者跨越诸多禁锢拉回来。
    总不能是块碑吧。
    “为何只有你跑了出去?”谢逢野收回思绪,继续刚才的问题。
    尘三垂了眉:“彼时有妖物追赶,生死关头,善桃把我推了出去。”
    谢逢野嫌弃道:“你个九尺男儿,还要爱人相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