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1263章
    谁知顾含英眉头深锁,面色惨白,浑身姿势僵硬,明显是紧张至极的样子。
    南冉吃惊,她娘亲难道没给女主安排博学多才的光环吗?
    哦,想起来了,娘亲说最近完美型女主不流行了,要真实……真实个鬼啊!
    “你——会——吗?”南冉用唇语问。
    顾含英咬了咬唇,几不可见地摇了下头。
    南冉的心拔凉拔凉的。
    这就纠结了,女主不会,她就必须会啊!不然,这题就得落到女主头上,女主答不出,事业就干不成了,事业干不成,跟男主的接触就少了,接触少了,猴年马月才能双宿双飞啊!
    “时间到了,作答吧。”独孤霈不知何时已放下了手中的茶盏,目光落在南冉身上。
    南冉心一横,牙一咬,出风头就出风头吧,一切以女主的事业为重!
    “此题问的是如何发展农业。农,乃一国之本……”
    南冉略有保留地侃侃而谈。
    这题对她来说是送分题,毕竟她爹、她大舅舅和大舅妈经常谈这些事,农书她也翻了不少,再加上原身余年的记忆里,有如今朝代概况。
    她能理论加实际,表达看法。
    考生们不可置信地看着南冉,这是她们认识的没头脑余家大小姐吗?
    顾含英亦是瞪大了眼,这题她竟然会!
    南冉注意到了周围一堆见了鬼的眼神,草草收尾,试图藏拙。
    但独孤霈没给她这个机会,竟还提了几个问题,语气里皆是恐吓:答不出来依然不及格哦。
    南冉被成功威胁,别无选择。
    终于、终于答完了,南冉已经不知道吊着的气该不该松了,只能故作镇定地向顾含英抛出了问题。
    题不容易,但也不算难,更不刁钻,中规中矩。
    顾含英回得行云流水——在其他考生眼里,非常优秀,可在成长于高智商团队的南冉眼里,跟她出的题一样,还不错,但并不出挑。
    南冉有扶额的冲动:她亲爱的娘亲啊……她真是谢谢她了!写个高智商高情商、至纯至善的大女主不行吗!
    考试就这么进行下去了,独孤霈并没有再出题,甚至到后面,南冉见他单手支着额头,都以为他睡着了。
    呵呵……
    出了考场,大家看南冉的眼神变了。
    顾含英问她:“那题你怎么会的?”
    南冉说谎不打草稿:“爹的书房里就有农书,我随便翻了翻呀。”
    “能否借我一读?”
    “哦,桌子不稳,我拿去垫桌腿了,我回去找找哦。”
    “……”
    “我是不是答得很棒!我很有信心能考第二呢!”南冉挺直腰板,装着一副自信满满的样子。
    顾含英优雅而不失礼貌地回:“希望余小姐如愿以偿。”
    南冉用力点头:“我一定会给我爹好好长一回脸!”
    才怪。
    前面两场考试,她都只答了一半。
    所以第三场她回得再优秀也白搭!
    除非,独孤霈瞎了眼。
    第二千一百六十一章 抢了女主风头怎么办?-魏紫风澹渊
    一语成谶。
    南冉真给余大将军——不,余家的列祖列宗长了脸。
    女子科考,魁首,第一名。
    宫里来人报信时,余大将军觉得太过荒谬,还把信使撵了出去。
    确定肯定后,他当即拉着一脸懵的南冉去给列祖列宗上坟!
    余大将军叨叨叨说了一堆后,和蔼可亲地问自家闺女:“年年,你有什么想说的吗?”
    南冉弱弱问了一句:“考了魁首是不是要当官了?”
    “好像是,先去给内阁打打下手什么的。”文官的事,余大将军不太清楚。
    “我——能不去吗?”
    “不去?不去你考啥试?”
    “我、我也不知道会考第一啊!”
    南冉欲哭无泪,她把女主的风头都抢了,女主怎么混,怎么跟男主恩恩爱爱啊!
    顾含英名落孙山了,没能跟男主君璟共事。
    入翰林院跟男主共事的,是南冉。
    为了弥补自己的罪过,她很辛苦地帮两人牵线搭桥。
    比如,跟男主一起散职,让小满请来女主,布置一场毫无痕迹的邂逅。
    又比如,邀男主看戏,自己功成身退,把隔壁桌的位子让给女主。
    ……
    小满耿直地说了一句:“小姐,红娘做得再好也没啥用,侯府是不会娶一个五品小官出身的女子的呀。”
    南冉一声叹息:“我也知道啊,那你有什么建议吗?”
    “私奔。”
    “奔为妾,顾小姐怎么可能愿意?你可多读点书吧!”
    “那生米煮成熟饭?”
    “话本看多了吧。”
    “那就只剩一条路了,让皇上赐婚!”
    “皇上为什么要给君小侯爷赐婚——”南冉的声音戛然而止,直勾勾盯着小满,脑子飞速地转,突然一拍她的肩,“我有思路了!小满,你可真是个小机灵鬼!”
    小满眨了眨眼:她说什么了?她随便扯的的呀。
    南冉开拓了思路:以前她是通过帮助女主,来促成男主和女主;那换成帮助男主,也是一样的嘛!
    帮男主立功,让男主跟皇上求圣旨,男主不就能和女主在一起了吗?
    完美!
    根据她娘亲的故事设定,北方因春旱无雨,加上官府的苛捐杂税,百姓活不下去了,被迫造了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