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494章
    狮子爸爸载着魏紫迅速上了树,小雪狮跟雪狮妈妈跟在后面。
    来人是一女两男,女子两鬓已有白发,两位男子大约二十多岁,面容白净无须。
    人就在树下,魏紫几乎屏住了呼吸,手紧紧握着树枝。
    “这里是入城必经之路,我们就在此处等。”女子说。
    “是,周姑姑。”其中一个男子说。
    魏紫心一紧:是来抓她的?
    可他们又怎么会知道她会重回帝都的呢?
    应该不是吧——
    正思考着,只听“吱呀”一声,挂着小雪狮身子的树枝承受不住他的重量,竟然断了。
    树下那三人抬头。
    十二只眼睛正对上。
    第八百一十章 皇族之秘
    魏紫只觉得后背一凉,浑身汗毛都竖了起来。
    小雪狮抱着树枝拼命挣扎,雪狮妈妈跳过去试图咬住它。
    “嗷——呜!”
    小雪狮用爪子刨着树干,雪狮妈妈跟着它往下滑去。
    雪狮爸爸见此也按耐不住了,追着它们跃下树去。
    魏紫在雪狮爸爸的身上。
    一人三狮,狼狈不堪地落在地上。
    魏紫一咬牙,低声对雪狮爸爸说:“冲出去。”
    雪狮爸爸拔腿就跑。
    可对面三人的动作比它们快多了。
    两个男子控制住了小雪狮和雪狮妈妈,而那女的则直接伸手来扣魏紫。
    雪狮爸爸狂怒,魏紫亦掏出手枪朝那女子射了出去。
    女子边躲,边朗声道:“宸王妃,奴婢奉皇后娘娘之命,来带您回燕王府!”
    魏紫拿枪对着她,冷声道:“有何凭证?”
    女子跪在地上,拿出一封信:“这是娘娘的手谕,宸王妃您可一看。”转过头又对那两个男子道:“松手。”
    魏紫冷冷道:“把信纸摊开。”
    一丈多远的距离,纸上的字她能瞧得清。
    女子依言而行,又道:“奴婢姓‘周’,跟苏念一样,是娘娘身边伺候的人。昨晚娘娘得知燕王府出事,而您连夜离开,想来是去取药,便命奴婢带人等在此地,护送您回燕王府。”
    魏紫认得皇后的字迹,也辨得出纸上的印章不是假冒,再听周嬷嬷的话,已然信了一半,只是——
    “如何回去?”魏紫问。
    “城郊有一条地道,直通皇宫与燕王府临靠的后山。”周嬷嬷回。
    “此事为何燕王和宸王不知?”魏紫从没有听两人提起过此事。
    “这条密道是皇族之秘,只有帝后知晓,不到万不得已,并不会用。”周嬷嬷没有瞒她。
    魏紫明白这个“万不得已”,一般是指皇宫失守,如此只有帝后知道,倒也说得过去。
    “既然是如此秘密的地道,皇后为何要让我走?”
    要知道,她现在脑门上几乎刻着“叛国”二字。若风澹渊真是北疆王族之后,又有灭云国之心,皇后把这条密道告诉了她,不就等于绝了自己的后路?
    “娘娘说,若是连您和宸王爷都不能相信,这个世上,还有什么可信?”
    周嬷嬷说着听似云淡风轻的话,可对魏紫而言,却不亚于一份重重的信任与承诺。
    沉默片许,她点点头:“请周嬷嬷带路。”
    已然是信了。
    这世上最弥足珍贵的便是“信任”二字。而回报“信任”的,只有同样的“信任”。
    倘若是假的,也无妨,事到如此,她还藏什么拙呢?
    她有自保的能力。
    周嬷嬷微微一笑:“如娘娘所言,宸王妃是个识大体、有格局之人。”
    她伸出手,恭敬道:“您往这边走。”
    第八百一十一章 密道
    密道漆黑幽长,周嬷嬷和两位男子走在最前面,手提南海明珠灯。
    夜明珠散出的光温润柔和,人踩在上面,荡漾出如水的涟漪。
    这种体验十分特别,但魏紫却没有什么心情体会。
    她在确认方位及计算距离。
    也不知道这条地道是怎么挖的,路线竟接近直线。
    “这条地道是前朝留下的,原本分成几段,圣祖即位后调工匠将之连了起来。不过,完工至今,几乎没人走过。”周嬷嬷解释道。
    “没人走过?那连起来做什么?”魏紫不解。
    只为了有朝一日,皇城大乱时给皇族之人逃命?
    逻辑很古怪。
    一来,即便只是连起来,打通这条地道也得耗费大量的人力和财力,开国伊始,百废待兴,大抵国库不充裕;二来,刚开国就想着灭国的事,这也太不吉利了吧?古人出个门都要看黄历,可见迷信程度,这种事理应忌讳才对。
    “圣祖的心思,奴婢不敢妄自揣测。”周嬷嬷回得中规中矩。
    魏紫“嗯”了一声,也不再追问,只专心往前走。
    走了大约一个时辰,几人便到了一处分岔路口。
    “往左是燕王府,往右是皇宫,王妃您这边走。”周嬷嬷朝左边带路。
    魏紫脚下微微一滞,心绪有些复杂。
    皇后待她是真没城府?若她要往右边那条道行呢?
    小雪狮见她停下来,用身子拱了拱魏紫。
    魏紫回神,跟上周嬷嬷。
    又走了不到半个时辰的时间,几人来到了一堵石门前。
    周嬷嬷和那两个男子用内力慢慢推开石门,白晃晃的光汹涌而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