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407章
    犹如一盆冷水,瞬间将那刚刚冒芽的欢喜浇得一干二净。
    燕王妃、风澹宁愣愣看着月神医。
    燕王面色一变,立即大步走到门口:“风白!”
    风白来得极快。
    “传信给风澹渊,不管如何,让他立刻以最快的速度和魏紫回帝都。”
    风老太妃等不了了,他也等不了了。
    *
    千里之外,风澹渊和魏紫接到飞鸽传信,日夜兼程奔赴帝都。
    第三日时,风老太妃有过短暂的清醒。
    月神医将一切都同她说了,劝她:“太妃,再坚持几日,等宸王妃回来。”
    风老太妃反应已不像原先那么敏捷,许久才将月神医说的话听明白了。
    她问月神医:“小紫要救我,就要在我脑袋上开个洞,把里面的肿块取出来,是这个理吧?”
    月神医回她:“是这样。”
    风老太妃笑了笑,她面容憔悴,可那笑却依旧一如既往的雍容华贵:“劳驾月神医将燕王和王妃,还有家里三个孩子一并喊来,趁我如今还醒着,有些事得交代。”
    月神医颔首:“好。太妃且宽心,还没到那时候。这场手术我跟宸王妃都有信心。”
    风老太妃说道:“我向来相信小紫。”只是,不相信我这把老骨头。
    后一句话,她未说出口。
    燕王和燕王妃他们本就在外面等着,听月神医说风老太妃有话要嘱咐,当下便进了屋。
    “母亲!”
    “祖母!”
    风老太妃从最左边的燕王看到最右边的风澹夷,目光中满是依恋之情。
    她缓缓道:“生死有命,我都快七十了,活够本了,你们也无需难过。”
    “祖母,等大嫂回来,你一定会没事的……”风澹宁忍不住道。
    “宁儿,这世上之事哪有什么‘一定’?”风老太妃的面色凝重起来:“今日将你们都叫来,便是同你们说一声:无论小紫替我做的手术成功与否,你们绝不可对她有任何怨言,即便是心里做不到,嘴里也不可说出来。”
    第六百六十二章 祖母欠你一声抱歉
    “这话你们牢牢记在心里。”
    燕王颔首:“是,母亲,儿子记住了。”
    “是,祖母,孙儿也记住了。”
    几人表完态,风老太妃靠在床边,对燕王和燕王妃道:“家里三个孩子的婚事,定要他们乐意,这事也记着。咱们燕王府的人,不需要靠婚事做筹码,乐意了,寻常人家也无妨,若是不乐意,再位高权重、富可敌国,咱们也不要。”
    燕王和燕王妃恭敬回:“是,母亲。”
    风老太妃目光落在燕王身上:“家里的事,以后你也多上心一些。王妃操持王府这么多年,不容易的。”
    燕王妃听罢,滚在眼中的泪顿时落了下来:“母亲,有您主持着大局呢。”
    风老太妃慈爱道:“你我婆媳一场,你很好,我很喜欢你。下辈子咱们要还有缘分,如果你愿意,你便给我做女儿吧,我好好疼疼你。”
    燕王妃泣不成声。
    风为欢亦是哭了出来。
    风澹宁红着眼,拍了拍她的肩,哑着声低低道:“别惹祖母难受。”
    “好了好了,你们出去吧,我也乏了。”风老太妃见不得这种场面,挥手赶人。
    几人只得起身离去。
    “夷儿,你留下,再陪祖母说会儿话。”风老太妃开了口。
    风澹夷低垂的眸中掠过一丝疑惑。
    燕王在一边道:“去吧,多陪陪祖母。”
    “是,父王。”风澹夷低声回。
    郭嬷嬷在燕王诸人离开后,关上了房门。
    屋里只剩下风老太妃跟风澹夷两人。
    “坐祖母对面来。”
    风老太妃面露愧疚之意:“夷儿,原本和小紫有婚约的是你,祖母欠你一声抱歉。”
    喟叹一声,她继续道:“说起来,这事我跟你父王都草率了。结亲的时候,随随便便同你说了一声,取消婚约时,也是如此,都没好好问过你的意思。”
    “祖母,无妨。大哥和大嫂如今很好,王府里也很满意,那便都好。”风澹夷和和气气地回。
    风老太妃看着风澹夷,眼角苍老又疲倦,可双眸却依然亮而有神。
    “那你呢?”风老太妃缓缓道,“你可觉得好?”
    “大家都好,孙儿便觉得很好。”风澹夷依旧是温温和和的表情。
    风老太妃目露悲悯之色:“这个家里,我唯一放不下心的便是你,夷儿。”
    “小时候,你跟渊儿一同生病,你母妃总是先去照顾渊儿,待渊儿好了,才回头来顾你。那时候啊,你会偷偷地问我,祖母,母妃是不是不喜欢我?”
    “我告诉你,世界上的母亲都是爱自己孩子的,只是爱的方式不同。你起初是听的,可几次之后,你便也不问了。”
    “渊儿肆意张扬,像个小太阳,可你呢?在长乘阁里,你将自己慢慢活成了一道影子。”
    “你的父王不是一个称职的父亲,我也不是一个好祖母。你觉得躲在长乘阁好,我们便惯着你躲在里面,从未努力将你带出长乘阁,让你同渊儿、宁儿还有为欢一样,痛痛快快地活。”
    “夷儿,你的路还长着呢。祖母没时间了,你自己试试看,去看看长乘阁外的世界。好男儿志在四方,聪慧如你,定能找到你自己真正觉得好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