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511章
    祝、陈二人郑重应了,按照张祯所教,每日准备教案。
    他们的教案不仅是理论知识,还有实物实操。
    墨家内部一片欢腾,农家却是惊多于喜。
    氾先结结巴巴地道,“让我去太学授课?不不不,我不会!”
    他虽有家传,也只是个老农,哪配去太学。
    光是想想那场景,他就喘不上气。
    张祯又去找卫成。
    卫成脚一软,扶着门苦笑道,“千岁娘娘,你高看我了,我一个泥腿子,怎么敢在那么多贵人面前说话!”
    其实他已经有了官职,但内心深处,觉得自己还是农夫。
    张祯见他如此,也勉强不得,看向胞兄张五郎。
    张五郎一拍胸脯,“妹妹放心,还有我!”
    讲别的他不行,农学么,他现在略有心得。
    张祯莞尔一笑。
    又从课农司找了两人,都授为太学博士。
    她非要在太学设置农学,一是为了彰显朝廷重视稼穑农桑,二是为了让未来的官员们知道,农耕不易。
    蔡邕还请了一位特殊的客座教授,孔融。
    这等与文化相关的盛事,怎能少得了孔氏后人?
    如果说蔡邕是文坛领袖的话,那么孔融就是蔡邕之后的继任者,又有姓氏加持,名望极高。
    蔡邕与其是好友,早就去信说明,邀他来京。
    孔融也十分关注此事,安排好北海事务,就带着一群名士好友来了长安。
    祢衡是他忘年交,两人见面,自有一番感触。
    当年祢衡来大将军府,是孔融举荐的,孔融还拜托蔡邕照拂祢衡。
    蔡邕初期也想照拂的,奈何祢衡太狂太癫,实在说不到一块儿,并未成为另一对忘年之交。
    孔融还专门拜访了张祯,两人相谈甚欢。
    第413章 皇姐,天下尽归汉土之后,又该怎么办呢?
    张祯眼中的孔融,不是古板老夫子,而是一位妙语如珠、言谈有趣的洒脱学者,并非蔡邕那种风格,更近于祢衡。
    难怪两人能成为朋友。
    孔融眼中的张祯,则是智慧通达,神韵天成,气度不凡,简言之,负担得起大汉朝堂。
    对彼此的印象都极好。
    张祯还带他去皇庄实验田,看了培育中的北海三号。
    又告诉他,北海三号有望成为最高产的稻种,惠泽天下。
    而这都是因为他当初送来了野生稻谷,他于社稷、于百姓有大功。
    孔融愕然,望着实验田中正处于灌浆期的稻谷,先是大笑,后是大哭,继而又拍手大笑。
    张祯知道这是名士风范,稳得住,陪同的氾先、卫成、张五郎却以为这老头犯病,吓了一跳。
    离开皇庄时,孔融拍着张祯的肩,笑道,“世间多豪杰,多英才,真正在意民生疾苦的,唯子一人!”
    张祯正色道,“先生若不在意民生疾苦,那年又怎会送野稻?”
    孔融由衷叹道,“我比不得你!”
    他送野稻,只是恰巧找到,顺便送来。
    她率人培育北海三号,却是殚精竭虑,用心良苦。
    张祯:“众人拾柴火焰高!”
    孔融凝视着她,“所以重建太学?”
    张祯:“是!”
    孔融连赞三声大善。
    是年八月一日,大汉太学正式重开。
    恢弘的编钟鼓乐声中,三百八十二名男生、一百零九名女生,身着朝廷统一制式的青、白两色太学服饰,从清明门鱼贯而入。
    每个人心里都很激动。
    尤其是女生,目光相触时,都是抿唇微笑,神采飞扬。
    张祯觉得她们很美。
    所有博士到齐,也都穿着黑红相间的繁琐礼服,非常隆重。
    开学仪式上,太学祭酒蔡邕致辞,刘协和张祯也勉励一番。
    太学生们深受鼓舞。
    随后,拜师仪式继续,刘协、张祯退往内宫。
    刘协和伏寿虽说了要到太学上学,却因身份特殊,只是走读。
    诸葛亮在外未回,张祯也给他留了走读生的名额。
    回到日常起居的昭阳殿,刘协小心地道,“皇姐,你为何不高兴?”
    张祯一愣,“我没有不高兴啊。”
    刘协微微皱眉,“嗯,我说错了,皇姐不是不高兴,是没那么高兴,为何?”
    他预料中,皇姐今日应该十分欣喜,结果只有六分。
    张祯暗想果然是皇帝,心思很敏锐。
    略想了想,道,“陛下,你有没有发现,太学生大多相识?”
    刘协莫名其妙,不懂这是什么问题,“他们相识便相识,有何可虑之处?”
    张祯幽幽道,“今日太学生相识,来日便是诸公朝臣相识,你不怕么?”
    刘协陡然醒悟过来,张大嘴,倒吸口凉气。
    怕,怎么不怕!
    世家盘根错节,下一步就是左右朝堂,瓜分皇权。
    父皇为何不顾群臣的阻拦重用宦官,就是为了对抗世家、外戚!
    外戚也是另一种世家。
    世家的阴影无处不在!
    一咬牙,刘协狠声道,“皇姐,太学生,一律不用!”
    张祯反问,“那用谁?”
    读书识字的几乎都在世家阶层,不用就没人了。
    科举也不现实。
    在如今这样的环境中采取科举制,跟察举制区别不大,毫无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