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478章
    他们三人问话对答间,公卿们也大致听明白了,又涉及到大笔钱财,忽然都有些亢奋。
    士孙瑞脱口道,“少了,一千万!”
    王允:“还是少了,一亿!”
    贾诩:“盐牌能管十年呢,又是独门生意,一亿也少,至少得兆!”
    ......这老小子太狠了!
    所有人都转头看他。
    贾诩斜睨众人,“怎么,我说错了?”
    张祯:“......文和叔怎会有错?不过,有亿、兆家资的盐商,我还没听说过。”
    贾诩:“单独一家,自然没有。但他可以聚宗族之力,也可以伙同其他盐商,共同经营这盐牌!”
    诸葛亮恍然,“如此,竞争不到盐牌的小盐商,也不必被逼得改行!文和叔大才!”
    等于是以盐商管制盐商。
    层层分利下去,也不致出现富埒王侯的巨贾。
    听他解释完,王允面露赞许。
    这回轮到张祯目瞪口呆。
    道理她都懂,正是因为考虑到这些因素,才打算把盐牌底价定得高高的,可他们建议的这些数额,高得实在离奇!
    ......啥意思,逮住只羊就死命的薅?抓住只母鸡就杀鸡取卵?
    文和叔且不说,一贯的黑,老王叔和孔明怎么也被传染了?
    还有外叔祖、老朱叔、老杨叔、士孙叔,各位叔爷,你们怎么也像是想要赞同?
    失敬失敬,原来都是白切黑。
    但你们是不是忘了?这可不是买断,还要收盐税呢。
    打断他们热火朝天的讨论,无奈地道,“亿、兆之数,会掏空盐商的家底,恐生变故!”
    贾诩悠然道,“神悦是怕他们凑不齐么?凑不齐,还可以去借呀!”
    张祯:......你还挺会帮盐商想办法,他们会谢你祖宗十八代。
    怎么说呢,就很贾文和。
    贾诩还没说完,“况且,盐商买的,可不只是盐牌,还有能获利无数、恩泽子孙的制盐秘法!亿、兆之数,值!不用怕生变故,有大将军!”
    说着看向吕布。
    吕布一拍胸膛,“神悦放心,本将为你披荆斩棘,清除障碍!”
    张祯:......我谢谢你!
    喝口茶,道,“盐牌底价一千万,我定了,不用再议。”
    她原先的预期,本就在百万、千万之间。
    既然大家都倾向于高价,便选千万。
    众人虽遗憾,也没有再反对。
    ——神悦可不仅仅是神悦,还是监国摄政的大汉宸王!她跟大家商议,是她尊重大家,相应的,大家也得知礼。
    诸葛亮也进入下一个问题,“每年考核的标准是什么?售卖区域又如何划分?”
    张祯目含鼓励,“还有么?”
    诸葛亮:“朝廷如何监管皇商?若是过界,如何惩处?皇商运盐免关税,是否会夹带其它货物?该如何防范、究责?考核皇商的朝廷官员,是否也该被考核?”
    说来也奇怪,他对这些事情,仿佛天生就敏锐。
    张祯不答,对他微微一笑,又看向诸公,“此事需有人专门负责,诸位以为,交给谁合适?”
    众人心说这还用问?当然是贾诩和诸葛亮。
    就这两个听得最明白。
    王允代表大家,正式地举荐了他们。
    张祯从善如流,现场任命贾诩兼领巡盐御史,诸葛亮为司盐校尉。
    “孔明,你的这些问题,我也还没有章程,你与文和叔商议着办。”
    转头对贾诩道,“文和叔,此事就交给你和孔明了。怎么跟盐商打交道,也由得你们自己。”
    贾诩、诸葛亮郑重领命。
    “若有不通之处,再来找我!”
    张祯一阵轻松,露出舒心的笑容。
    这个乱七八糟的时代就这点好,她想干什么,都有对口的人才。
    盐务交给贾诩和诸葛亮,她放一百个心。
    诸葛亮最擅长的其实不是军事,而是治国。
    当年的蜀汉,因襄樊之战、夷陵之战大伤元气,如果不是诸葛亮盘活经济,估计当时就崩盘了,也不可能有后来的数次北伐。
    他要是再大几岁,盐务由他一个人来就行。
    现在还太小,让文和叔看着点。
    又交待诸位公卿,“文和叔与孔明若有需要,还望诸公鼎力相助!”
    众人都说本该如此,看表情不像顺口敷衍。
    张祯更高兴了,“我等共襄盛举,正合大国气象!”
    第389章 千年之后,褒贬由人,咱们且做好眼前
    “后世将如何评论此次集议呢?”
    临散场时,蔡邕忽然叹道。
    据他所知,昭帝年间,霍光曾召开过一次盐铁集议,商讨是否继续实施武帝时的盐铁酒等官营,后被宣帝朝桓宽整理为《盐铁论》,影响深远。
    今日盐政之议,也是本朝一大盛举,谁来作传?
    蔡邕从左看到右,从右看到左,没一个像会作传的人。
    罢了,只能他自己来。
    张祯笑道,“千年之后,褒贬由人,咱们且做好眼前。”
    她的这些决策,肯定也存在弊端。
    所以她猜自己在后世的名声毁誉参半。
    但无所谓。
    圣人都会被挑剔,又何况她?
    她名留青史的愿望也没那么强烈,至少没有曹操、刘备、公孙瓒等人强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