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却非打即骂,不假辞色。
真怀念以前的时光。
公孙瓒习惯性地觉得儿子言语直率,毫无城府,不是合格的世家子弟,但此时也顾不得教训,要跟张祯把事儿说定。
“这么说,殿下支持我明年出兵高句丽?”
张祯斩钉截铁地道,“自然支持!”
舆图都给你家了,时机也算合适,不支持才怪!
公孙瓒大喜,又看了眼吕布,语气有些顾虑,“听闻大将军也要征漠北......”
张祯豪迈地一挥手,“无妨,两军齐发!”
公孙瓒脱口而出,“两军齐发?朝廷如今这般阔绰了?”
张祯微笑,“没错,朝廷如今很阔绰,足以支撑两路大军!”
今年收上来的税赋,令诸公都深感震惊。
事实证明,百姓有着惊人的生命力。
前些年的汉室,就如干枯龟裂的大地。
而她止住战乱,与民休养,重视农桑,如同降下甘霖。
这广阔的大地便恢复了生机。
恢复的速度还很快,争着抢着,蓬勃发展!
好似烈火焚烧过的山林,春雨一落便绿茵遍地。
吕布也闲闲道,“伯圭兄放心,我们不与你争粮草!”
公孙瓒:“......大将军说笑了。”
张祯沉吟道,“远征高句丽的粮草,便以辽东税赋支出,若是不够......”
公孙瓒急道,“怎样?”
不会是让他自筹罢?
若是前几年,没问题,他可以自筹,现在风险有点大,容易走偏。
......不行,若让他自筹粮草,必须明确下诏!
他不背黑锅!
张祯:“原乌桓三郡开荒的百姓,手中有许多粮食。”
黑土地是世界上最肥沃的土壤,又有课农司指导,因而虽然是开荒第一年,粮食也大丰收。
况且,稻谷他们种植的是徐州三号,平均亩产超过三百二十五斤,又被张祯用老品种的稻谷,以两斛换一斛的价格换了回来。
这就造成了一个结果,原乌桓三郡开荒的百姓,手里粮食富余。
足以弥补辽东税赋不够的部分。
公孙瓒:“......不是说免他们六年税赋?”
这才第一年呢,想反悔?不妥!
张祯摇头,“不征税。”
公孙瓒一咬牙,“那你得给我诏书!”
那些人手里有粮,他能不知道?
大批大批的粮食运过去,他都看得眼红。
张祯一愣,“什么诏书?”
公孙瓒认真地道,“殿下莫坑我,没有诏书,我可不敢抢!”
吕布拍案大笑,“哈哈!”
张祯:“......谁让你抢了?我是说买,出钱买!”
这脑回路,不愧是他公孙瓒!
历史上,他和袁绍就赛着抢,堪称北地两大害。
公孙瓒还是狐疑,“谁出钱?”
他可没有!
张祯没好气地道,“朝廷!”
当年吕布从皇陵里挖出来的金银财宝,都还没用完呢。
去年征辽东灭了公孙度家族,抄其家私,又得一笔横财。
只要找对了敌人,打仗是很发财的事儿。
另一方面,就算公孙瓒有钱,她也不能让他出。
让他出,性质就变了。
第378章 自古以来未能覆盖的地方,那就上溥天之下
事情敲定,公孙瓒就想告辞。
怕跟张祯待久了,又被她引到什么坑里。
同时再一次遗憾,这要是他女儿就好了!
儿媳?他是真不敢想。
自家儿子那点斤两,在张祯面前完全不够看。
张祯让他且住,笑问道,“师出需有名,使君可想好了名头?”
公孙续抢答,“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高句丽敢自立为国,便是大罪!我父奉诏讨逆,名正言顺!”
他心里真是这么想的,因而语气坚定,铿锵有力。
一屋人都被震住了。
张祯:......看不出来这小子是个激进派啊!好家伙,按他的逻辑,那真是阳光普照之地皆为汉土了。
当然了,她也是这么想的。
——可能正是因为她此前洗脑太成功,他才当了真。
很好,她喜欢。
公孙瓒:......好大的口气,你爹都不敢说得这般理直气壮。
真是奇哉怪也,大郎平时是个温吞性情,但只要在张祯面前,就会变得热血冲动。
所以不能让他多接近张祯,免得被卖了还帮她数钱。
唯有吕布十分赞赏,十分认同,慨然道,“大郎好气魄!”
搜肠刮肚,对着公孙续一通夸奖。
公孙续有些害羞,也有些雀跃,大将军也认为他说得对!
真是英雄所见略同!
公孙瓒暗瞪吕布,想说别夸了,再夸我这傻儿子都该给你卖命了。
但见儿子这么高兴,又强行忍住,没有出言扫兴。
张祯等吕布尬夸完,笑道,“小将军所言极是!不过,攻伐高句丽,不仅是大义所在,也有充分的法理依据。”
公孙瓒拱手,“愿闻其详!”
他所想的借口,无非是高句丽劫掠汉境、为祸辽东之类,就不知道她还有没有更高明的。
至于大郎说的溥天之下,莫非王土云云,过于霸道蛮横,他听来都感觉强词夺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