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421章
    曹操转头看向张祯,郑重地道,“殿下德才兼备,福泽万民,某代兖州士庶,恭请殿下领兖州!”
    说着从袖袋中取出锦盒,献上兖州牧大印。
    张祯虚假地推辞,“这,不合适罢?曹使君兖州牧当得好好的,为何献予我?”
    这枚大印,迟早是她掌中之物。
    但她没想到会这么快。
    她还以为,要等坐稳西北经略使这个位置,曹操才舍得献上。
    这也不打紧,只要缴纳税赋,遵从朝廷各项决议,老曹担任兖州牧也无妨。
    曹操真诚地道,“殿下众望所归,义不容辞,当仁不让!”
    “哈哈!”
    吕布一阵大笑,“曹使君此言甚是!”
    起身接过大印递给张祯,笑道,“一只羊也是放,一群羊也是赶,神悦受累收下罢!”
    张祯:“......那我只好勉为其难了。”
    吕凤仙这厮,总能把事情弄成另一种画风,她真无语。
    曹操嘴角抽搐,险些维持不住脸上的表情。
    无耻,太无耻了!
    这两人逼着他献出兖州牧,还在这儿说风凉话!
    第347章 令郎确实不错,当得知州
    曹操的消息不算太灵通,也不算太不灵通。
    知道西凉羌氐联合韩遂造反后,喜不自胜,以为自己要走马上任了,立即调集将士,等着朝廷召唤。
    西北生乱,正是他这个西北经略使立威的好时机!
    结果等来等去,等到了吕布挂帅西征的消息。
    没他这个西北经略使什么事儿。
    大为光火,在家跳着脚咒骂吕布和张祯。
    还说让他经略西北,就这种经略法?
    吕布竖子可恶,张祯小儿可恶,竟这般戏耍于他!
    天下英雄得知,也会笑他空有西北经略使的名头,并无实权。
    但他也不是只会骂人,还会思考。
    骂完一细想,这两人为何如此?
    答案立时浮上心头,因为他还执掌兖州。
    他可以想象,如果他去质问张神悦,她肯定会说,兖州政事繁杂,离不得你。
    这是逼他在西北和兖州之间做出选择。
    之前他想的是两个都要,以兖州为根基,以西北为前线。
    若是西北经略不利,还有兖州这条退路。
    因而上回在襄阳,刘表、陶谦都献了州牧大印,他只装作没想到。
    反正以张祯的为人,不会明着逼他。
    可她会用局势逼他。
    事情明摆着,他若想真正当这西北经略使,就必须放弃兖州牧。
    又咒骂了吕布祖宗一会儿,他选择西北经略使。
    张神悦有句话说得对,兖州太小了,西北才是天宽地阔。
    跟郭嘉一说,他也是同样的看法。
    于是带着大印往京城赶。
    但虽然选了西北,兖州他也不想完全撤出,因此整理好心情,笑问道,“知州、将军、刺史之职,殿下可有人选?”
    张祯:“尚无,曹使君尽管举荐!”
    曹操也不客气,朗声道,“那我就内举不避亲了,吾儿曹昂,字子脩,孝悌忠良,才思敏捷,堪为知州!”
    张祯:“......曹昂?”
    是了,这一年曹昂还未死。
    以后大概也不会是史上那种死法。
    曹操阵营中,曾发生过一件令人遗憾又富有戏剧性的事儿,一炮害三贤。
    建安二年,曹操攻打张绣屯驻的宛城,张绣不敌,率众投降。
    曹操这人吧,大家都知道有点好色,拿下宛城先寻美人,听说张绣族叔张济的遗孀邹氏貌美如花,就纳之为妾。
    张绣知道后大为恼怒,怎么,不但想当我主公,还想当我叔父?
    感觉自己受到了侮辱。
    本来事情到这里都还没什么,张绣怒也就怒了,并没有别的举动。
    可曹操心虚,又多疑,怀疑张绣要对自己不利,想先下手为强。
    没等他下手,张绣先在贾诩的建议下反了。
    是的,当时贾诩在他手下当谋士。
    这两人会混在一起也不奇怪,本身就是一伙的。
    张绣出身凉州豪族,族叔张济是董卓手下部将,贾诩撺掇李傕、郭汜等人进攻长安时,他们叔侄俩都在。
    后贾诩追随张绣,也是尽心尽力为主分忧。
    曹操要杀张绣,他估计自己也会玩完,因而献策先反。
    趁曹操大军调动时偷袭曹营,一直杀到了曹操营寨大门。
    曹操麾下猛将典韦死守营门,身受十多处重伤,还用双臂夹着两个张绣士卒当做武器,最后怒目大骂而亡,悍勇非常。
    典韦的勇猛,为曹操争取了宝贵的逃亡时间。
    但逃得也不顺利,坐骑绝影为乱箭所伤,一时无马可乘。
    长子曹昂见状,将马让给了父亲,自己留下断后,战死于宛城。
    一同战死的,还有堂兄弟曹安民。
    就这样,老曹为着一时的欢愉,害死了大将典韦、长子曹昂、侄子曹安民,还丢了刚到手的宛城。
    回家被妻子丁夫人一顿痛骂。
    曹昂虽非丁夫人所出,却因生母早亡,是丁夫人教养长大,母子感情极深。
    儿子死了,丁夫人恨透了曹操,与之决裂,卞夫人成为正室,曹丕、曹植等也成了嫡子。
    假如曹昂不死,他就是名正言顺的继承人,也不会有后来曹丕、曹植相争所导致的严重内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