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时代的名士,都很关心国事,他也不例外。
自从张祯入汉寿治疫,他和朋友们就密切关注着事态的进展。
后来刘表欲让荆州,去江陵迎张祯,他们也跟去了。
又一路跟回襄阳,想在新的荆州官场大展拳脚。
大家都觉得,这是入仕最好的时机!
正谈论着,州牧府侍从来到,言说靖国长公主有召。
蒋琬又惊又喜,连忙重整衣冠,前去州牧府。
张祯见了他,观其言行,一番考校,颇为满意,便直言景升公荐他为荆州刺史,敢不敢接?
蒋琬愣住,沉默数息,才郑重道,“敢!”
张祯觉得他谨慎,更高看几分。
但也不是立时就委任,让他先熟悉荆州人事。
——
过得几日,刘备也来了。
见到张祯,第一句话便是,“神悦,为何是我?”
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富庶强盛,乃兵家必争之地!
神悦遥领冀州,并不亲至,他可以理解。
毕竟冀州寒凉,不如中原宜居。
可这是荆州!
比冀州更重要的荆州!
拥有荆州,便等于掌控了中原地区的局势,得大半天下!
神悦,竟舍得放手?!
就算他知道神悦志在匡扶汉室,此时也有些不敢置信。
张祯笑答,“因为你合适!”
蜀汉没能拿稳荆州,是多少人的遗憾。
关羽大意失荆州,败走麦城,遇害身亡,又让多少人心痛。
随后刘备为报关羽之仇,不顾众将劝阻,亲自提兵数万攻打东吴,结果犯了兵家大忌,惨败于夷陵。
刘备仅以身免,逃到白帝城,郁郁而终。
也给后世留下了“刘知兵”的外号,与孙十万、曹三笑不相上下。
蜀汉先有关羽之失,再有刘备之败,元气大伤。
如果不是诸葛亮力挽狂澜,历史定会被改写。
站在大局的角度,刘备出兵东吴是错误的。
包括诸葛亮在内,几乎所有部将亲信都劝他暂时忍耐,孙权也派使者求和,然而刘备坚决不允,定要为关羽报仇。
最终搭上了自己,也差点搭上来之不易的蜀汉。
是为不智。
但纵观史书,为江山杀兄弟的多了去了,为兄弟险些丢江山的,唯刘备一人。
这大概也是他深受历代名家推崇的原因之一。
残酷的皇图霸业、厮杀争斗中,大家也渴望看到人性的温情。
而这也是独属于蜀汉的兄弟情义,浪漫情怀。
总之,荆州这个地方,跟刘备一系渊源实在太深了。
刘备怔愣片刻,肃容道,“我定竭尽全力,不负神悦所托!”
张祯也诚挚地道,“我信你!”
你们拿不到的荆州,我给你们了!
成全你们!
......呃,说说而已,不要当真。
不是把荆州给你们,只是交给你们管理。
荆州是朝廷的荆州,非私人所有。
刘备仿佛听到她的心声,铿锵有力地发誓,“如有私心,叫我功败垂成,半途而废!”
张祯:......
情不自禁想起“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
吕布:“有胆你试试!”
刘备:“......不试!”
他又不是乱臣贼子,试什么试!
第280章 路,不是只有一条
刘表与刘备见面,心情十分复杂。
同是汉室宗亲,自己怎么就没有刘备的运气?
他哪里不如刘备?
别的不说,他有三个儿子,刘备还连一个儿子都没有呢!
不过,虽然心理活动十分丰富,刘表面上却不显。
依张祯之言,交付荆州大小事儿。
刘备也对他执礼甚恭,称他为景升公,而非兄长。
这正合刘表之意。
在他心中,刘备那一支早已没落,侥幸攀上张祯才得以起兴,不配与他称兄道弟。
蒋琬也渐渐适应了,上手理事,游刃有余。
张祯正式上表,荐刘备为荆州知州,主理荆州民政。
关羽为荆州将军、镇南将军,主理荆州军事,维护境内安宁。
蒋琬为荆州刺史,行监察之责。
所属官员,由他们自己挑选,再报到她这儿,经她审核后再委任。
她对荆州士族并无成见,就算是蔡家、蒯家,她也没有针对的意思,若有才干,便许用之。
对于刘表原先的心腹亲信们,也不打压,任其发展。
例如蔡瑁,依然是南郡太守,蒯越也依然是章陵太守,并没有被削职或治罪。
这般大度,赢得了大公无私的名声,也赢得了荆州士族的好感。
对此,张祯感受一般,并没有特别高兴。
因为她太清楚士族的调性了。
一切以自身利益出发,于他们有利是好人,有害是坏人。
陈登那么执着地想要铲除她,大约也是看到了她对士族的危害性,想要提前免除后患。
可他还是狭隘了。
路,不是只有一条。
士族只要跟紧她的步伐,就能一路高歌,长久存在下去。
如果非要逆反而行,那就不要怪她心狠。
这日,张祯在刘备送来的人选名单中,发现了一个熟悉的名字,蒯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