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217章
    但他这愿望注定落空,因为两边军寨离得并不近,早已超出了三弓床弩的射程。
    ——
    “杀啊!”
    “兄弟们,建功立业,正当时也!”
    “杀得越多,赏得越多!”
    “谁敢后退一步,老子要他命!”
    两军交战之地,喊声四起,厮杀一片。
    冷兵器时代的战争,毁伤能力也许没有热武器时代那么大,但同样血腥,同样残酷。
    短兵相接,你死我活。
    枪枪到肉,刀刀见血。
    不过,虽然都是底层士卒,但两边的心理状态完全不一样。
    高干那边,刚从旱地雷的恐惧中缓过神来,又遭遇了三弓床弩的打击,心里早怯了。
    在发现敌方步兵也很强之后,更是越战越怯。
    张辽这边,则是战意昂扬,越战越勇。
    旱地雷和三弓床弩,给了他们莫大的信心,使得他们在心理上占了上风。
    士气这种东西,本就是此消彼长的。
    张辽这边若是上升十个点,高干那边便下降十个点,甚至更多。
    终于,一名冀州兵崩溃了。
    杀不完的敌人,砍不完的头,看不见胜利的希望......
    与他同来的兄弟们,或死于弓箭,或死于长枪,一个也不剩。
    眼前尽是血光。
    “啊!”
    他满脸恐惧,丢下手中的长矛,转身就跑。
    这一跑不要紧,他身旁的同伴也跟着跑。
    “回去,怯战者斩!”
    军阵后的督军凶猛大喊,接连砍杀,也阻止不了他们逃跑的脚步。
    由点及线,由线及面,渐渐殃及整个战场。
    直至大溃散。
    朝廷兵兴奋地追过去,越杀越顺手。
    眼看就要破关,身后传来收兵的钲声,只得不情不愿地回来。
    并在心里发誓,明日要更勇猛。
    冀州兵太怂,这战功跟白捡的一样。
    ——
    “你说,他们这是什么意思?!”
    高干苍白着脸问高风。
    能破关而不破,有古怪。
    高风神情凝重,回看一眼北岸的大营,沉声道,“怕是想引我们援兵过来,在此损耗!”
    高干沉思半晌,摇头道,“不像。”
    南岸是第一道防线,北岸是第二道,也是最重要的一道。
    张辽征战多年,不可能看不出这一点。
    第一道防线就是破了,北岸也不会支援。
    事实上,舅舅早就告诉过他,若是守不住,也不用强求,退回北岸,在那儿决战。
    所以究竟是为什么呢?
    高干想不明白。
    “兴许,是为了等待后方的大军?”
    高风猜测道。
    高干:“有可能!”
    可也有不通之处。
    若是想等援军,何不等援军来了再发动攻击?
    高才看看这两个聪明的族兄,欲言又止。
    他嘴里的破布团不在了,但还是不敢轻易开口,怕舌头被割。
    高干皱眉,“你想说什么?”
    他本不想理会这小子,又记起此人有几分小聪明,才会被族中长辈荐来跟他。
    因而听一听无妨,若又是蠢话,大不了再揍一顿。
    高才伸了伸舌头。
    高干:“......不割!”
    他还怕脏了自己的剑。
    高才畏畏缩缩地道,“大哥,五哥,我有种想法,也不知对不对。”
    高干:“说!”
    高风也瞪着他。
    高才犹豫一下,道,“他们可能是想制造逃兵。”
    高风一愣,“何意?”
    高才双手比划着,“昨日今日,军中逃兵甚多,逃向哪儿呢?北岸!他们会带去朝廷大军强盛的消息......”
    他话没说完,高干已然明白过来,破口大骂,“贼子狡诈!”
    这是想破冀州兵士气!
    上下打量高才一眼,不抱希望地道,“你有无破解之法?”
    高才诚实地道,“并无。”
    唯一的办法是守好军寨,禁止士卒潜逃。
    可这已经在做了,或者说,一直在做。
    但还是屡禁不止,小兵们总能找到逃跑的路。
    因而他就不说了,免得又被两位族兄骂愚蠢。
    想到逃兵们逃走后会散布些什么,高干只觉眼前都是黑的,立时传信给袁绍,又令诸军严查逃兵。
    然而正如高才所料,这事儿根本禁不住。
    一时之间,高干甚至连逃了多少人都不知道。
    第三日战至申时,张辽大军又是鸣金收兵,并不趁胜追击。
    看着战场上遗留的一地尸首,高干心中的不安之感越来越强。
    他没打过这样的战,节奏似是全被对方掌控。
    天空中仿佛有一柄巨剑,剑柄在张辽手中,什么时候落下,全由张辽说了算。
    “大哥,咱们降了罢!降得越早,好处越多!”
    高才又一次道。
    这战明显打不赢,为何还非要打?
    何况,惹怒朝廷的是袁家,又不是他们高家。
    这回高干没揍他,但也没降。
    而是暗令诸军,趁夜撤回北岸,军寨里只留了些老弱病残,以作迷惑之用。
    张辽想利用他的逃兵,他索性跑了,叫这竖子奸计落空!
    但他不知道,冀州兵跑路时,对面每一军主将都在默默看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