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这番话说得漂亮。
既点明了张祯对贾诩有举荐之恩,也暗示了吕布迟早征召贾诩,免得他对吕布有意见。
贾诩并不知此事,闻言大吃一惊,连忙起身道,“多谢浮云道长!”
他之前也奇怪,往日与吕布并不算熟识,怎地吕布当了大将军之后,第一个征召的居然是他。
原来是因为浮云道长的举荐。
张祯也起身,“先生大才,就算贫道不提醒,大将军也必要重用于你。”
吕布:“文和先生不必客气,坐下说话!”
贾诩谢过他,实在好奇,又对张祯道,“敢问道长,为何这般看得起老朽?”
这个问题不太好回答。
总不能说因为你有拆汉室一根大梁的本事吧?
张祯想了想,中规中矩地道,“曾听闻先生智计过人。”
......只因为这个?
贾诩不太信,但也知道此时不适宜追问,再次道谢。
张祯和他简单交流,并不多话。
爷爷曾教过她,若是在某些场合不想露怯,便不要多开口。
与其说些浅薄的话语,不如闭口不言,给人留个深藏不露的印象。
吕布想当个关怀部属的大将军,道:“凉州离京城路途遥远,先生带着家眷一路行来,可还安好?”
贾诩:“有劳大将军动问。皇甫将军派了军士护送,虽偶遇匪徒,全家也无恙!”
吕布:“皇甫将军素来周全。”
贾诩没顺着他的话夸赞皇甫嵩,而是道,“皇甫将军护卫老朽一家,也是看大将军的面上。”
又谢吕布分给他宽敞的宅院,让他一家老小得以安置。
张祯心想这大叔的心思可真细微,对于语言的技巧也很是精通。
难怪能说动李傕、郭汜等反攻长安,到了曹操麾下也混得水起风生。
吕布和他本无交情,寥寥数语便无话可说,低头喝茶。
贾诩知机,立刻告退。
高顺迫不及待领他下去。
不是送他出府,而是带他干活。
——大将军府缺人都快缺疯了,他分身乏术,早盼着有帮手。
具体让贾诩做些什么,他和大将军早商议过。
保证不会让贾诩闲着。
大将军府不养闲人。
第71章 打个板供起来,成不成
等两人远去,吕布笑问张祯,“还怕么?”
张祯:“本来就不怕!”
吕布冷不丁道,“贾诩身上有何玄奥?”
张祯:“......什么玄奥?大将军何出此言?”
吕布一笑,“不愿说就算了。”
小道姑第一个举荐的就是贾诩,他还以为她对其极为欣赏。
可现下看来,欣赏还是其次,主要是忌惮。
但她不想说,他便也不问。
他是个宽容的人。
只要她一心为他,有些小秘密也无妨。
张祯:“......谢大将军体谅!”
顿了顿又郑重道,“大将军,你与贫道之间的情谊,远胜你与贾诩,对么?”
吕布大悦,“对!”
张祯:“那,贾诩若是献了什么计策,大将军可千万不能瞒我!”
虽然贾诩在没有生死之危的情况下,献绝户计的可能性比较小。
但她还是想防患于未然,先给吕布打个预防针。
吕布笑得极为开怀,“不瞒,定然不瞒!”
一手搭在张祯肩膀上,凑过去低声道,“他若敢跟我们捣乱,杀了便是。”
什么忌惮防备,用不着。
张祯:“......大将军英明!”
解决不了问题,解决出问题的人也是种方法。
怕只怕贾诩毒计一出,便如打开了潘多拉的盒子,杀他也不管用。
希望不会走到那一步。
——
高顺虽认识贾诩,却不知他才干如何,因而一开始分给他的事务并不多,后来发现他都能完成得很好,才逐步加重。
不到半个月,便觉一身轻松。
腰也不酸了,背也不疼了,走路也健步如飞了。
每次见到张祯都满脸笑容,感谢她举荐了贾诩这个能人。
还说如果识得其他英才,也尽管举荐,大将军若是不允,他自有办法。
张祯好奇问,“什么办法?”
高顺轻轻吐出两个字,“告病。”
他一告病,大将军就得亲自理事。
到时候他就会知道府里有多忙,只怕哭着喊着招揽人才。
张祯:“......真是好办法,贫道佩服!”
但她能举荐的目前只有陈宫。
说曹操曹操到,念陈宫,陈宫也不远了。
七月末,陈宫带着母亲和妻儿,长途跋涉来到长安。
吕布说中了,曹操虽不爽他征召自己的部属,但觉得不宜与他为敌,卖个面子日后好相见,是以并未阻拦。
张祯本想撺掇吕布到城外迎接,可转念一想,贾诩来时吕布没有接,若接陈宫,只怕会让贾诩生出怨忿。
毕竟不恨寡而恨不公是人之常情。
为内部和谐着想,还是不要过于区别对待为好。
因此作罢,只对吕布说,陈宫是他的天命谋士,应大礼待之。
吕布反问,“本将何时对何人无礼过?”
张祯:“......不曾。”
暗道你狂傲自大的名声怎么来的,心里没点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