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爹爹的内卷日常 第71节
    李玟伏拜:“奴才为文皇帝效死。也为文皇帝选中的继承人效死。”
    秦严失笑。房东泷想的没错,李玟是祖母留的后手之一,只忠于祖母一人。祖母果然是极有人格魅力的人,都去世十来年了,依然有数不清的臣子和宫人记得她。
    “不必你效死。朕需要你,同朕一起记着祖母。”
    李玟微笑着:“是。”
    官家,您的孙儿有您的风范,您可高兴了吧。
    第62章
    房东泷为自己和家人准备了后路,递上了投名状,自然就没有被官家收拾。不少臣子也见风使舵,见房相都这般“没骨气”,自己又何必为一个中了风的老太翁摇旗呐喊呢?谁知道他还能不能从常宁宫中出来?
    回家后与幕僚说:“不管上皇他老人家是真病了还是假病了,咱们形势都不好。不投还能怎么滴?”
    勤王?造反?
    不看看武安侯和几位大将军站的到底是谁?
    还有,就算真的说一千道一万,运气极好的打入皇宫,解救出太上皇,那又如何?太上皇还能活个几年?他都五十多了,平日里也是身体不算太好,还有“昆山养病”的历史,又有“阵前退位”的黑料,大家对他印象都不好。
    那太上皇不能二次登基,谁还能接过这个皇位呢?
    噢,你说太上皇的其他儿子啊。嗯,排除掉当今的话,首先是宁王,娘是宫人出身,自幼不得太上皇重视,就是个唯唯诺诺的性子,太上皇登基后就把他打发到封地去了,一声不吭,封地小得很,倒也不敢违法乱罪,欺压百姓。虽说像个仁慈的,但一点才能都没有,那怎么行?那不又是一个太上皇这样的么?
    要知道,当年太上皇也是按照普通皇子养的,反正他前头有个皇太女姐姐在,又不指望他怎么出息,结果呢,一登基就想重复神宗皇帝的路线,迁都割地都想得出来,他爹的返祖现象别太离谱。
    宁王排除掉之后,再把长公主给排除掉。毕竟他们可不想又出一个女帝。那就只剩下吴王一个了呗。论出身,吴王有个当太后的娘,倒也不算差,勉强算个嫡子,只是在当今面前没有那么“嫡”罢了。又是幼子,太上皇一向疼爱,让他即位,太上皇也未必不点头。
    问题就在于,这位吴王——他也很拉胯啊。早些年还好,他阿爹景平帝在位时,为了和太子兄长夺嫡,这位吴王还摆出了一副礼贤下士的模样,又有爹娘给他撑腰,也有一定的势力。
    后面可就不成了。他阿爹因为外族来犯,居然吓到退位给他哥了,好了,这下玩脱了。吴王这个曾经的争储人物,一下子就被边缘化了。他一开始还有些不识相,不肯到封地去,还是被官家狠狠锤了几次才认栽。
    到了吴地后,吴王也是醉生梦死,好好一个吴王府,弄的是乌烟瘴气,强抢民女的事情是时有发生,被官家摁头又撅了几次。
    请吴王来主持天下,还不如宁王呢。起码人家宁王只是摆烂,吴王则是有恃无恐,为所欲为。这样没有敬畏心的人,让他来当皇帝,怕不是朝臣们集体嫌命长,想在奉天殿集体上吊算了。
    算了,歇歇吧,还是好好伺候官家,将功赎罪吧。别有别的想头了。不就是叛变嘛,不就是当二五仔嘛,谁没当过似的。
    再说了,二五仔们自我安慰道,造反也得有军队啊,现在掌握军队的全都站在官家那边,就算有勋贵因为袭爵法对官家有些不满,也不敢站出来真的造反。太上皇唯一染指的军权,也就是楚将军的金吾卫了。可就那么点人,能成什么事?
    太上皇的心腹们也不是都是十足二五仔,也有实在忠心耿耿的,但都被打压下去了。
    秦严有了房东泷的投名状,可以说是赚了个大的,随随便便就能找出同党。其实最让他担心的并不是房东泷,而是金吾卫,他的大将军会不会冲动?
    楚将军倒不是个莽夫,他其实一心报国,只是他是太上皇在位时提拔的,受过他的知遇之恩。因此一心效忠太上皇。可如今太上皇称病,将权力交给官家,那他能有什么说的。父亲不行了,儿子顶上,这不是天经地义的么。
    楚将军半点都没有怀疑。房相这种人都想到了第五层第六层去了,楚将军他还在第一层呢。
    其实楚将军也对太上皇有那么一点意见,毕竟当初太上皇准备迁都,还吓得退位,这种行径,对文臣们来说,可能还好,还有很多可商榷的空间,但对于武将们来说,那简直太恶心了。居然有这么不要脸的皇帝,好丢人啊。
    在他的带领之下,他们这些武将的共同努力之下,大周没有变得更好,而是变得更烂;大周的国土没有变得更广更大,而是变得更窄更小;大周在诸国中的名头没有更响亮,而是更加龟缩。
    一整个大无语。谁要陪着他秦闻遗臭万年啊!又不是不能打,打不起,就是秦闻不想打,没骨气。要不是秦闻真的是皇帝,他们真的要骂人了!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皇帝熊,那可真是要了命了。
    是以太上皇在勋贵和武将的心目中风评总是很差。
    这一次太上皇病了,要静养,要不是怕不礼貌,他们简直要集体点鞭炮了。本来嘛,太上皇这人退了位还不肯老实,时不时就跳出来给官家添堵。他看似是给官家添堵,实则是继续霍霍。
    只要没丧良心,就不想让他霍霍朝政啊。
    嘿嘿,真是普天同庆啊。希望太上皇能继续安安心心的养病,至于大周的未来,就交给我们英明神武的官家吧。
    到了这时候,太上皇一党才悲伤地发现,并不是太上皇的威信因生病一事下降了,而是太上皇,本身就没有什么威信可言。
    真的太让人难过了。
    楚将军对太上皇养病这件事,其实也是心里舒了一口气:他再怎么迟钝,其实也可以品出来,太上皇和官家父子之间是隐隐出了问题的。如果说句不好听的,万一两边要打起来,说不准太上皇就要指挥他手底下的金吾卫将士去打仗。
    楚将军能接受打仗,但不希望打内战,内战的话,意味着国力要消耗。哪怕他并没有那些文人们那么忧国忧民,但也知道不是好事。
    他就希望太上皇老老实实地,安安稳稳享清福,那不是很好么。官家做得挺不错的嘛。就因为他说过几次官家的好话,太上皇看他的眼神都不对路了,但楚将军还是一腔忠心,他不希望自己一心效忠的君主最后出事。
    现在他病了那就正好了。好好养病,好好享受清闲时光。
    既然楚将军这么识趣,那秦严也懒得对他下手,仍让他掌管金吾卫。楚将军到底是有才能的,站错队不要紧,他已经铲除掉另一支队伍的头头了,楚将军不想选他也得选他。他相信楚将军的为人。
    英国公府。
    卢行溪和长孙质夫妻两个对坐下棋,一边下,一
    边讨论着近期朝中大事。
    二人都是很聪明的人,长孙质也不喜欢耍赖悔棋,于是也下得有来有往的。
    长孙质舒了口气:“如今朝廷局面一新,后宫也改变了。阿姐那边恐怕能舒坦一些了。”
    从前虽说阿姐一家独大,姐夫后宫的妃子也都安安分分不生事,不仅有写作妃嫔读作女官的柳贤妃,还有两个踏实度日的贵人,不踏实的康贵人也被收拾了。也就是康贵人,能仗着姑母是康太后,在后宫里无事生非,但也不敢惹太大。
    只是太上皇和康太后这两尊大佛都在,阿姐到底是不好随随便便就出宫。这下太上皇养病,康太后夫妻情深,亲自照料,阿姐可不是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
    卢行溪想起了阿姐的性情,也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确实如此。”又说起了朝廷中几个官员的变动,长孙质频频点头。
    恰好卢照雪也下学回来,听见父母在说这些,就忍不住问:“阿爹阿娘,楚将军是太上皇的人?”
    长孙质点头:“他受过太上皇知遇之恩。”可以说,楚将军是在那时候才崛起的。
    卢照雪“啊”了一声:“那现在楚将军有没有受到影响?”
    “没有,楚将军还是很受重用。”卢行溪狐疑地看向卢照雪,“萤萤,你问这个干嘛?”
    “我替楚央关心着呗。”卢照雪无所谓道,“楚将军到底是他阿爹。”
    卢行溪:???
    “萤萤,你和楚央很熟?”
    卢照雪:“还行叭,说的上话,算得上朋友。”
    卢行溪的信息还停留在之前的故事:“他不是硬要和你争术数大赛的名额,还熬成了食铁兽么?”
    用阿质的话来说,那家伙可是个学婊啊。
    这种人可沾不得,比阿翡还糟糕。如果非要二选一的话,那他选阿翡。啊啊啊不对,什么二选一,才不选呢,萤萤那么小,哪个臭小子都休想对她下毒手!
    卢照雪翻了个白眼:“阿爹,那都是一个月以前的故事了。”
    被鄙视了的卢行溪:……
    “那最近你俩怎么又好起来了?”
    卢照雪就奶声奶气地说:“因为我发现他其实本性不坏呐。他还特意来提醒我,《简易算林》的事呢。虽然他出发点不对吧,但是经过我的劝说,也认识到了。他还挺聪明哒。我认了他这个朋友。”
    卢行溪听得心里酸溜溜的。哎,女儿大了,朋友越来越多,他实在是没办法了。又看向妻子,阿质,你倒是说两句呀。
    长孙质果然如他所愿的说了两句:“萤萤真棒,又交了一个新朋友。”
    卢行溪捂脸。
    卢照雪狂点头:“是的阿娘!”
    卢照雪忽然又问:“阿爹,上次是不是说过只要我够努力,就有机会继承爵位,成为女国公?”
    “是呀。”
    卢照雪转了转眼珠儿,又问了一个问题:“那阿姐呢,她有机会成为女太子么?”
    卢行溪和长孙质对视一眼,齐齐沉默。
    “萤萤,在阿爹回答你之前,你能不能告诉阿爹,你是怎么想到问阿爹这个的?”莫非是萤萤和灼灼两个时常在一处玩,两个小女孩已经开始关心这种问题了?
    卢照雪愣了愣,“这不是自然而然就想到了。”她是女孩子,有机会做英国公世子,阿姐是女孩子,当然也有机会做太子的吧。
    长孙质眼里带笑:“那得看你姨父的意思。”
    毕竟当初的袭爵法说的是袭爵,是适用于勋贵的,并不是皇位继承法。
    官家姐夫他到底是几个意思呢,她也拿不准。
    事实上,如今局势如此明朗,倒让她都感到十分的意外。因为她本身还以为太上皇那方与官家这方还要相持很久,没想到这么快就分了胜负。姐夫的本事是不小啊,背地里还有不少暗牌,连大太监李玟都是他的人。
    那明章女帝还给孙子留了多少底牌呢。
    她现在有些微微的担心,万一姐夫卸磨杀驴了怎么办?到时候她阿姐可就要遭殃了。多少一起合作的伙伴在打天下的时候兄弟情深,同舟共济,反而打下天下之后还能分道扬镳,兔死狗烹。
    长孙家,也会落得如此下场么。
    长孙质微微垂眼。
    卢照雪也不解了:“姨父不是很喜欢阿姐么?”她看得出来,姨父虽然对两个子女没有阿爹对自己那么体贴入微,但也是过得去的,尤其是对灼灼阿姐,显然比对阿大哥哥好。
    “那不一样。对子女的喜好和对继承人的考虑如何一样。”长孙质解释道。
    “这样啊。”卢照雪微微有些失望,捧着脸道:“好复杂哦。”
    “当然复杂。”长孙质见话都说到这里了,干脆对女儿说:“立储之事重大,只看你姨父现在还没有立储就知道了啦。你在外面可不要说这些话。”
    卢照雪点点头,如小鸡啄米:“我知道哒阿娘。”
    卢行溪见女儿听话,摸了摸她小脑袋:“萤萤,你想阿大做太子还是灼灼做太女?”
    这两个孩子平日里都对女儿很好,不知道女儿心里是如何想的呢。
    卢照雪也没纠结,一下子就给出答案了:“从我自身出发,他们两个谁来做太子都可以。”
    夫妻俩对视一眼,看来萤萤也知道哥哥姐姐都疼她,所以不管是谁她都不会吃亏。
    又听卢照雪继续道:“但我还是希望阿姐做太女。因为大周需要一个皇太女。明章女帝不能只有一个。”
    夫妻俩都被震住了。
    那么小的孩子,就有这样的政治考量了。卢行溪问她的时候,其实只是为了逗逗她,反正萤萤在外就算对着她哥哥姐姐也不会说出来的,没想到她的考虑是这样。
    大周需要一个皇太女!这是真的,因为明章女帝推行的就是女男平等,女子也不输给男子,所以她主张女子一样在外务工,让户部和工部共同想法子给女子创造出更多工作岗位,又试图给女子开辟更多的空间,自上而下,她自己是女帝,又弄出很多的女官,不是宫廷女官,而是能与男子官员一样站在朝会上的女官员。
    女官员们在这件事上的利益是一体的,所以不会背叛她们的阶级。不会再有伥鬼出现。
    她甚至考虑到了后代,她先有了一个女儿,立为皇太女,精心栽培,而女儿确实也很出色。唯一的问题是,女儿中途死了,没活到她继承皇位的那一天。
    后面就有了景平帝,有了当今。皇位一代代地传下来,看起来姨父这个皇帝做的也相当好,但卢照雪看来,大周需要再出一个女帝。
    她有足够的政治敏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