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七零国色医香 第66节
    叶青拿到了自己想要的集邮册,也就不耽搁了,转身就要回车上去,毕竟街角还有两个大记者一个公社书记在等着她呢。
    “哎,大妹子。”
    都快要走到前面街上了,徐献珍期期艾艾地忽然又开口了。
    叶青不解:“什么?”
    “就是,昨天你给我的那个花生,还怪好吃的,你那儿还有没有啊?”
    “我之前不是跟你说过,我儿子很快就要结婚了吗?我就想攒点花生,等结婚那天用点红曲粉把花生染上色,当喜糖拿来招待客人再合适不过了。”
    “所以那个花生你家要是有剩余的话,能不能给徐姐再匀点?”
    “徐姐不白要你的,你要是缺什么东西,也可以跟我说,我跟你交换,你看成吗?”
    怕叶青不信,这位大姐又着急忙慌地补充解释道,
    “这街上就没我不熟的,不止我们邮局跟我老公的农技站,其实像是供销社、派出所还有汽车站,只要是在这些七站八所上班的,每个月都是会发一些票据跟物资福利,供销社那边还时不时会有不要票的瑕疵品,你以后有什么需要但是又买不到的东西,都可以来找我,我可以想办法帮你去打听。”
    叶青这会儿是真意外了。
    她在申城的时候就没找到黑市,来了靠山屯这人生地不熟的新地盘就更是不敢再想了,而且听说青山镇这边每个月本来就有一个可以以物易物的集市,反正她手里头暂时也不缺钱花,就完全歇了要靠黑市挣钱的想法。
    但现在,这位徐大姐,却主动把一条销售渠道亲手送到了她面前。
    虽然叶青并不了解这个徐大姐的为人,但她觉得,未尝不能先试探试探。
    如果这人心思算盘太多,不好打交道,大不了她以后不来往了就是。
    当然,最主要的一点是,叶青如今确实迫切急需要解决出行问题,但自行车票也不是那么好弄的,她没有这方面的渠道,只能找别人帮忙,这个徐大姐要是跟这条街上七站八所的人都熟的话,说不定还真能帮她搞到一张自行车票。
    叶青当下就笑道:
    “徐姐,那个花生不是我的,是我们屯子里的大婶送我的,我不确定大婶家还有没多的,回去我帮你去问问看,您想要多少啊?”
    花生这东西谁还会嫌弃多啊?更何况叶青那天那给她的那一把花生个个颗粒饱满,一看就是上等货,徐献珍马上就道:
    “三五斤的我也不嫌弃,但如果有个十几二十斤的,我也能吃得下,再有几个月就过年了,不管是炒出来当零嘴,还是炸成花生米当下酒菜都是好东西。”
    叶青心下暗叹,这位大姐可真够贪心的,还想要十几二十斤,也不看看现在这个形势,哪家能匀得出这么多粮食出来,这花生跟别的东西不一样,这玩意儿可是能榨油的,谁家要有这么多花生存货,会舍得往外面拿啊?
    但这话叶青肯定是不会说出来,她不怕这个徐大姐贪,甚至巴不得对方贪,如果对方正儿八经还喜欢上纲上线的,那这个交易叶青就懒得浪费什么心神了,别啥也没得着还平白无故惹一身骚。
    “成,我知道了,那我回去帮您先打听打听。”
    叶青笑了笑,摆摆手就走,回了街上,那边杭廷芳几个人还在小汽车上微笑地等着她,并未因为她耽搁的这点时间就露出不耐烦的神色。
    叶青忙给杭廷芳道了谢,表示自己的事儿已经办好了,可以回靠山屯了。
    杭廷芳的目光落在叶青怀里抱着的集邮册上,似乎想问叶青那是什么,但考虑到两人才刚认识,交浅言深的,她又觉得这么问有点冒昧了。
    “那就走吧。”杭廷芳收回了视线,示意一旁的男记者兼司机开车。
    小汽车重新启动,很快就开离了青山镇,叶青的目光不经意地往窗外看去,结果就是这一眼,让她忽然视线一凝,猛地一下瞪大了眼睛。
    因为就在汽车缓缓拐弯去往靠山屯的那条大马路时,叶青看到路边角落里,有一男一女正在拉拉扯扯。
    关键是,那一男一女,她还都认识!
    女方是大队长家闺女,那位重生或穿越归来的伍月英同志。
    至于那个男的,叶青昨天才刚刚对号入座,从孟嘉那儿得知是谁。
    没错,正是昨天推李云波出来当肉盾的老知青简铭!
    哇哦~ ~ 叶青忍不住在心里面吹了一声响亮的口哨。
    因为她好像,又发现伍大队长家闺女另一个大秘密了!
    看着伍月英跟简铭在路边纠缠不清,两人的言行举止明眼人一看就知道不对劲儿,这一瞬间,叶青脑子里的一些疑惑瞬间就解开了。
    她之前就怀疑,孟嘉被推下河的事儿,可能跟去年公社公开考试的第三名有关,但孟嘉却说没找到简铭跟刘梅之间过从甚密的迹象;
    而她当初下河救孟嘉的事儿,还遭受到了伍月英的质问,那位伍大队长家的闺女当时好像还有点怪她不该多管闲事的意味。
    如果单看伍月英跟孟嘉的关系,两人之间毫无交集,也不存在结怨,那伍月英完全没有要害孟嘉的动机;
    可若是这个伍月英,跟那个简铭之间关系不正当呢?
    那一切似乎就都能串起来了,简铭是孟嘉出事后的最大受益人,而他只需要指挥另外一个人替他冲锋陷阵,他就可以在整个事件中完美隐身。
    这个为他冲锋陷阵的人,不是别人,正是伍大队长家的闺女,伍月英!
    捋清楚这其中的复杂关系网后,叶青只觉得匪夷所思甚至是瞠目结舌。
    伍月英跟简铭竟然有私情?难怪伍月英一回来就反应那么过激,甚至不惜以命相逼也要跟顾婶子家的大儿子退婚。
    问题是这两人到底是啥时候搅合到一块儿去的,靠山屯竟然没有一个人察觉到吗?那些大妈大婶不是自诩吃瓜冲在最前线,掌握的都是第一手信息的吗?可这么大一个瓜就明晃晃地在瓜藤上挂着呢,都已经熟得快炸开了,竟然没一个人看见?!
    叶青默默给了靠山屯那帮大妈大婶一个差评!
    似乎是察觉到叶青一直看着窗外,杭廷芳也忍不住顺着叶青的视线看了出去:
    “是看到熟人了吗?”
    叶青忙摇了摇头:“没事儿,就随便看看。”
    小汽车很快就开进了靠山屯里。
    许是这么多年来第一次有这么高级的车进村,靠山屯里没去地里上工的老人孩子听到消息后都跑出来看稀罕物件了。
    等叶青跟公社书记从车上下来,这回不用再给糖果了,马上就有几个机灵鬼往地里跑,去叫大队长跟老支书去了。
    家里邹阿婆在,叶青不想让记者去打搅老人家,正犹豫要把人往哪儿领呢,公社书记就直接道:
    “去晒谷场那边,粮仓如今肯定还有空着的,让大队书记拿一间出来给记者同志做采访用!”
    说着,也不等大队长跟老支书回来,率先就领着人往晒谷场那边赶。
    到晒谷场后,让在那边翻晒稻谷的大娘把粮仓门打开,大队长跟老支书也听到消息急匆匆赶过来了。
    伍永兵还不知道出了什么事儿呢,怎么公社书记好端端地跑他们屯子里来了,还带来两个生面孔。
    他看着穿着灰夹克衫的杭廷芳和那名男记者,只觉得这身装扮有点眼熟,愣了一下才不解地看向公社书记:
    “赖书记,您这是?”
    赖国昌正要解呢,杭廷芳却已经率先走上前,朝着伍永兵伸出了手:
    “是伍大队长吧?您好,我是蓟城日报的新闻记者,我叫杭廷芳,这是我的同事黄匡寅,我们俩这次是受了公安机关和蓟城宣传委的联合委托,来找叶青同志做一个专项采访。”
    这话让在场的所有人都糊涂了:“为什么要找小叶知青做采访?”
    杭廷芳把手里的那份盖章文件拿了出来,这才笑着解释道:
    “一个星期前,叶青同志乘坐56次列车来蛟潭县插队,在列车上见义勇为,用缝衣针将一个劫持人质的人贩子击晕,让公安机关顺利逮捕了该名歹徒,同时为公安机关调查这个案子争取了非常宝贵的黄金时间。”
    “公安机关利用这个歹徒顺藤摸瓜,揪出了一个七人的人贩子团伙,让十几个遭受到拐卖的孩子快速得到了解救,现在这些孩子都已经和亲生父母取得了联系,大部分都已经平安回归到原生家庭了。”
    “另外,叶同志还在火车上揪住了一个女飞贼,由女飞贼提供的线索,捣毁了在平县火车站流窜作案的盗窃窝点,将二十多个扒手惯偷一网打尽,并追讨回了赃款数千块钱。”
    “介于叶同志为公安机关做出来的突出贡献,宣传委觉得应该将叶同志的光荣事迹做一个详细的专访报道,好好表扬一下这位保护了人民财产和生命安全的巾帼英雄。”
    听完杭廷芳的这番话,几个干部集体惊呆了,就连叶青都斯巴达了。
    她完全没想到,当日她顺手而为的事儿,在下乡插队一个多星期后,竟然等来了这么离奇的后续发展。
    后面说的那个女飞贼的事儿她倒是能明白,肯定是她把那个宋慧莲交到老同志的手里之后,女飞贼为了立功自保,把那个在平县火车站耍猴的老乞丐团伙给供出来了。
    但前面那个人贩子被打晕的事儿,她其实做得很隐蔽,从头到尾都没有露出什么奇怪举动,当时火车上根本没人怀疑到她身上来,公安机关的人,到底是怎么知道那事儿是她干的?
    带着这样的疑惑,叶青进了临时准备的采访间,接受了杭廷芳的面对面谈话。
    “来之前我做过功课,你家里面一共七口人,除了你,剩下的人都去大西北屯垦戍边了,那你一个人来了北大荒,会害怕吗?”
    杭廷芳一开口提问就很是犀利。
    但她这个问题,却并未让叶青感到紧张不安,反而,这姑娘笑着扬了扬自己那个挎包里的银针盒子,反问杭廷芳:
    “您觉得,一个敢对人贩子还有女毛贼飞针的人,会害怕独自到北大荒插队吗?”
    “事实上,我觉得这儿可能是我的第二故乡,我来了这儿觉得这里的一切都很亲切,包括白山黑水,包括一望无垠的金黄稻田,包括这个屯子里的可爱村民。”
    “在我下车看到这些美景的那一刻,我甚至克制不住热泪盈眶,因为我觉得我天生就是属于这里的,它们很美,我在这儿找到了我的心灵归属。”
    杭廷芳作为记者,接触和采访过很多人,所以她看人十分毒辣,也能分辨出每个人说的话到底是真是假。
    这会儿,坐在这个并不算多明亮的粮仓里,她能感觉到了这个十六岁城市少女眼中的热爱是真正发自肺腑的,她是如此的真诚直白,但正是这份真情实意,让一贯冷静自持的杭廷芳,也忍不住为之动容。
    “这确实是有点出乎我的意料,我以为你们这些因为政策不得不下乡插队的孩子,对农村或多或少是有些排斥的,但我在你身上,确实没有感受到任何消极的情绪。”
    “实不相瞒,来之前,我跟外务机关那边的杨老通过电话,老人家对你很是欣赏,一直在跟我描述他在火车上碰见的一个非常聪明有趣的小家伙。”
    “这次接待的罗国访问团,已经顺利完成了他们的访问行程并平安回国,杨老说,访问团在56次列车上突发状况,是你力挽狂澜,帮他们接连解除了两次危机。”
    “但是介于这次访问的特殊性和机密性,你立的这两次功劳并不方便对外公布,所以杨老在电话里一直跟我说,这对你其实很不公平。”
    “你得到了高明的医术传承,原本可以在大城市的大医院里面发光发热,却不得不来到这个小村庄里面种地劳作,我以为你会心存不满,怨天尤人的,但我感觉我好像有点狭隘了。”
    叶青忍不住笑了:
    “可能你做的功课还不够。”
    “我家中有五个孩子,我行三,其实我从小在家里就是透明人,大概是习惯了被家人漠视,所以我对申城那个老街弄堂和筒子楼,其实没多少归属感。”
    “我父母和兄弟姐妹对我没多少感情,但有意思的是,我在这十几年的成长路上,却遇到了数不清的贵人,哪怕其实我们毫无血缘关系,但这些人却教会了我很多,我的恩师教给我一身医术,我的母校教会我善良和包容,我的班主任给予我母爱般的关怀,这让我觉得,人其实不必拘泥于自己获得了多少,而在于她给予这个世界多少。”
    “我想,这或许就是我来到这个世界的意义,只要心存爱意,哪里都可以是诗和远方,农村和城市也许在很多人看来是天壤之别,但在我这儿,却并无差别。”
    “我享受长白山脚下的这份安宁静谧,也愿意为了北大荒的发展献出我的毕生热情,就像领袖说的,农村这片天地大有作为,我来了这儿,就说明这儿是需要我的,不管是在田间劳作,还是在乡野坐诊,总归是会有我的用武之地。”
    “而且我对北大荒的未来很有信心,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北大荒会成为北大仓,我会在这个长白山脚下,见证这片土地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看到这个屯子里的孩子们,都将拥有一个光明的前程和未来!”
    杭廷芳怔忪地看着叶青,久久没有说话。
    许多年后,杭廷芳在自己写的回忆录里面,提到了她对叶青的这次采访,上面写道:
    ——那一刻,我觉得自己面前坐着的这个瘦瘦小小的姑娘,浑身充满了无尽的力量,她的眼神坚定而神圣,就像是一颗蒙尘的珍珠,哪怕身处荒野,谁也不能阻止她发光!
    后面杭廷芳一点点把叶青在56次列车上的经历挖掘了出来,包括她当时出手救人质和抓女飞贼时的心理,当时的具体情形是怎么样的,面对面的采访结束后,杭廷芳又去屯子里找了大队长、老支书以及随机选了几个村民,对叶青下乡后的表现进行侧面了解。
    然后杭廷芳就意外得知了叶青下乡第一天就下河救人、之后又给差点流产的村民保胎,再之后还有杀野猪以及给脾脏破裂的知青做手术的事迹,总之一桩桩一件件,完全超出了记者的预料,听得杭廷芳都快要把眼珠子给瞪出来了。
    这些事例,随便哪一件,都够他们写一篇报道挂在头版最醒目的位置了,可偏偏这些事都是发生在一个人身上,该如何取舍,怎么才能详略得当,这竟然是两位大记者同志此行遇到的最大难题,杭廷芳觉得她选择困难症都犯了。
    之后,杭廷芳又到了地里面转悠,正好看到叶青在田间上工,正在和屯子里其他大妈大婶比赛割稻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