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4章
    张彻从沙发上爬起来,先整理了一下衣服,然后抬起头来,看到自己的救命恩人后,他脑子里冒出的第一个想法是:这警官好年轻,长得虎头虎脑的,身材也不错,就是黑了点。
    徐警官看到张彻的第一眼,着实被他惊艳到了,他比照片上更明艳四射,一头栗色的卷发配他雪白的皮肤毫不违和,五官精致得像洋娃娃一样,尤其他那双眼睛,像一汪秋水灵动照人,这个十八岁的男孩比他见过的最美丽的女孩还要漂亮很多。
    徐警官不由地放轻了语气,“张彻,你跟我说,事情经过是怎么样的?”
    毕竟还没造成实质伤害,并且也怕这伙人事后报复,张彻只能选择忍气吞声,“就是他说的那样。”
    等等,警察怎么知道他的名字,难道是有人报警了吗,但这出警速度也太快了点。不对,这人更像是专门来找他的,听他口音明显不是本地人,还是跨省?但自己没犯过什么事啊。
    徐警官又道:“你不要害怕,有我在你尽可以说实话。”
    “我说的是实话。”
    “那好吧。”
    这时经理闻讯赶来,本地的警察他都熟,看徐警官是张生面孔,心里纳闷又惶恐,不会是上头来搞突击检查的吧?
    “警察同志,您大驾光临有何贵干?”经理赔笑道。
    “我来找张彻协助调查一桩案子。”
    张彻心里咯噔一下,还真是来找他的。
    经理松了口气,“那您带张彻走吧,剩下的我来处理。”
    “那好,张彻,跟我走吧。”
    张彻没有拒绝的权利,只能乖乖跟着徐警官走了。
    第三章
    出了ktv,旁边就是一条小吃街,徐警官还没吃晚饭,肚子里叽里咕噜的,“找个饭馆坐下说吧,帮忙推荐一下哪家比较好吃。”
    看徐警官这态度平易近人,语气也挺轻松的,张彻放松了不少,“警官你喜欢吃辣还是不辣?”
    “辣的。”
    张彻给他推荐了一家口味正宗又相对干净的川菜馆,两人一起找了个安静的靠窗位置坐了下来。
    徐警官看张彻坐得笔直,明显很拘谨,笑了笑说:“别紧张,我不是来抓你的。我先自我介绍下,我叫徐明,b市xx警局的警员,受上级指派来这儿查案,因为案子和你有重大关联,所以需要你配合调查一下。”
    不是抓他的就行,张彻松了口气,“我一定配合调查。”
    徐警官看他小小年纪却少年老成,一定吃了很多苦吧,态度不由地更温和,“想吃什么随便点,我请客。”
    张彻受宠若惊地摆了摆手,“我吃过了,谢谢警官。”
    “那喝点饮料吧,你们这个年纪的孩子都爱喝饮料。”
    张彻听到孩子这个词有点陌生,周围的人包括他自己都很久没有把自己当孩子了,“那我要一罐雪碧吧,谢谢警官。”
    徐警官饿坏了,吃饭狼吞虎咽的。
    张彻一边喝雪碧一边琢磨自己到底跟什么案子有关联,除了小时候差点被邻居家的糟老头侵犯,没想到其他的可能,而且那老头多年前已经死翘翘了,不至于惊动b市的警察啊。
    徐警官风卷残云地填饱肚子,开始说正事,“是这样的,前不久有一名护士来我们警局自首,称她十八年前在b市一家妇幼医院将两个刚出生的男婴掉了包,你就是当时的其中一名男婴,我们根据她提供的信息找到了你,并且也已经联系到了另一名男婴的父亲,现在需要你和他做下亲子鉴定来确认结果。”
    这种戏剧般的情节令张彻有种强烈的不真实感,他先是愣住了一会儿,然后变得狂喜,他操蛋的人生要出现转折了吗?!
    “那家人有钱吗?”
    张彻首要关心的是这个。
    徐警官愣了下,随后笑道,“没钱你就不想做鉴定了?”
    张彻心想,再没钱也不会比他原先的那个家更糟心了,“开个玩笑,我就是想了解一下那家的情况。”
    “那个男孩的父母很多年前离婚了,他母亲两年前去世了,目前他和继父在国外生活,男孩的父亲在国内,居住在b市,是个有名的学者,在t大担任院长。”
    哇靠,一听就很有钱的样子!张彻两眼放出光来,“什么时候做亲子鉴定?”
    “男孩父亲的血样我已经带过来了,今天太晚了,明天我先带你去本地的公安局报备一下,然后再去指定的医院做鉴定。”
    “好的!”
    张彻看了眼他的背包,决定他命运的关键证据应该就在里面,心想你一定要保护好啊。
    “我们约个时间吧,明天你几点方便?”
    “我一会儿还要回去接着上班,得上到凌晨六点才下班,回去我得补个觉,十二点吧。”
    “好,就这么定了,中午十二点在这家餐馆门口见。我们互相留个联系方式,方便随时联系。”
    “好的,警官你刚说你叫什么名字来着?”
    “徐明,徐志摩的徐,明天的明,别叫我警官了,叫我徐哥就行。”
    张彻甜甜地笑了笑,“好的,徐哥。”
    徐警官脸上有点发烧,心想真是见鬼了,一个刚成年的小屁孩而已,自己也太没定力了,而且他可是从小直到大的直男啊。
    张彻从小出来混社会,又在声色场合工作了一段时间,一眼就看出这小警官被他的美色迷惑了,不禁沾沾自喜,“徐哥,你住哪里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