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迢正跪坐在其中,乌黑的双手抱着一具焦尸。火光映照下,男人的面色苍白如纸。
旁人的询问声惊醒赵望,他定下心神,走到陆迢身侧,才要张口,那枚玉佩先闯入眼帘。
这是大爷及冠那年亲手雕刻,姑娘她……赵望觑了眼那具焦尸,不忍再看,扭头沉默着站在一侧。
少顷,陆迢先开了口,“那个和尚现在何处?”
因着喉咙呛进许多烟尘,他的声音干哑无比,掩去了里面浸着的沉沉恨意。
佛经,佛经,秦霁根本不信这个。
花灯都不放的人,如何会来寺庙的长生殿供奉亡人?
赵望见他起身,心底一松,应道:“在,大爷,他现在被人押在外面。”
“带回榴园,我亲自审。”
话声分明再平淡不过,赵望却倏然打了个寒颤。
*
最初修建榴园,不全是为观赏之用。
榴园东厢的地下,陆迢命人打造了刑室与暗牢。暗牢建好后,陆迢为学业之故拜了老师,后来心性多有磨炼,渐渐不再在意此处。
因而他这刑室里面的东西虽然齐全,但从未启用过。
今夜是第一次见血。
陆迢夤夜走进刑室,出来时天光已经大亮。
他觉得喉间闷堵,想要吸入一些新鲜空气。一抬首,腥红的日光透过云层,透过寒风,直直刺进了眼中。
一夜过后,身上感受到的第一个知觉,是痛。
赵望远远就瞧见他眼中的血丝,一道又一道,细密的血丝几乎爬满两只眼睛,染变了色。
赵望端着铜盆走到他面前,面露担心,“爷,你先歇会儿吧,这手上的伤还没处置。”
不只是伤,大爷一回来就领着那净予进了刑室,到现在衣没换,脸也未洗。
他昨夜一径在火烧的狼藉中翻找,所著的锦衣华袍早就勾痕满满,到处都蹭上了火燎的灰。
大爷何曾有过这样狼狈的时候?
便是当年老爷的手下的援兵没有赶到,大爷险些丧命之际,他也没把洁净这二字给落下。
如今却是大不相同。
赵望心下默叹。
听见他说“伤”,陆迢凝眉,双手放进水中。
这水温热,在掌心压下的时候变出薄细的形状,水流沿着一条条纹路,刮蹭过掌心裂口。
细微的痛意在掌下撕扯良久,陆迢缓缓吐出一口气,像是忍下了什么。
“把他送回寺里去。”
*
陆迢放过净予,得到了一个木匣。
不知是如何熬到的晚上,他捧着木匣,再摆不出多余的表情。
眼前又浮现出秦霁的笑颜,她杏眸盈盈,来牵他的手。
“听人说,在寺庙开过光的佛经与普通的佛经有不同,我明日写完,给大人也看一看如何?”
又是骗他。
木匣就在面前,陆迢手放在搭扣之上。不过是小小一块铜片,可落在他指间,似有千钧之重,怎么也抬不起来。
这里面,是秦霁留给他的话。
陆迢手停顿许久,终是移去别处。
如若打开,他以后连骗也没法再骗自己。
秦霁会跟他说什么?
她该恨死他了。
若不是他一直步步紧逼,她也不必用这样的办法离开。
听他们说,火烧起来的时候,比天边的落日还红。
她在里面,该有多疼?
秦霁还是个小姑娘,能吃得了委屈,可疼,她一向都是受不住的。
手中的木匣滚落在地,陆迢身子一倾,狂呕起来。腹中翻江倒海,逼他张开喉咙,一声不停。像是要把里面的心肝脾肺,五脏六腑全呕出来才能罢休。
然而他粒米未进,吐出来的也只有酸水,苦水。
呕到最后,他面上不剩一丝血色,煞白着脸往后倒去。
*
十二月廿九,金陵刮起大风。
寒风呼啸,卷起地上爆竹的纸屑,撒向了漫天的细雪。
雪霁风停之后,一群小孩在榴园外玩闹,捧起地上的雪又一次扬向空中。
欢笑声里,红与白融成一体,连着这雪也变得刺眼起来。
赵望停下马车,余光瞥见车帘已被掀开,登时感到不安,“爷,您等等,我这就把他们赶走。”
大爷刚刚在寺里给姑娘上完香,听不得这样的热闹。
他翻身下马,身后忽而传来一句问话。
“今天是什么日子?”
“十二月廿九。”赵望停步,小心回道:“是除夕。”
良久,陆迢放下车帘,像是做出了某种退步,淡声道:“回国公府。”
除夕夜他若是还在,定然又违了她的心意,惹她伤心。
*
除夕夜,国公府。
戏班子唱了一出又一出,花腔整夜未停,席上围坐着国公府众人,烟火过后,更是酒宴酣畅。
陆迩喝了不少,举起杯要敬陆迢,醉眼在席间扫上一圈,挠头问道:“我大哥呢?他刚刚不是还在这儿的么?”
陆悦笑道:“方才有人来找大哥,他早就离了席,也就你这个不省事的没看见。”
有人找不过是个借口,陆迢回到衡知院,也不问是谁,迳往书房而去。
今年的除夕比往年要冷,到后半夜,又下起大雪。
灯笼下暖黄的光,映亮漫天鹅毛,纷纷扬扬,肆意在院中飞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