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明川看到李一程开心的样子,知道小远儿做定金岩的徒弟了。
他心里哀嚎,小远儿,爹帮不了你了。你长大以后要受苦了,说不定会孤独终老……
等曾容远长大了,成了名冠大齐的武医双绝,还嫁了个了不起的老公后,曾明川才终于放了心,他家儿子不会孤独终老了。他也相信了李一程的话,哥儿并不低人一等。
时间过的很快,半个月时间,孟家的商队来了三次,送了原料来,顺便把生产出来的五香花生米和花生油运走。
吉泽县城里,也有五香花生米和花生油出售,卖的特别好。一个月二百斤的限额,不用半个月就卖完了。
现在,吉泽县内,走亲访友,手里不提着一罐花生油,家里不备点儿五香花生米,都让人笑话。
在工厂做工的人,一个月有八百多个铜板,因为这些人的购买力,来吉泽城里卖东西的小商贩多了不少。
胡开诚来过一次,孟广益一直都没有来过。
胡开诚倒是给李一程解释过,说孟广益忙着开辟新的市场,有空了一定会来。
李一程无所谓,孟广益来了他也没有时间招待他。
望山村派人送了地瓜苗来,他很快就要去小寨村和小水村,而王秀和李一山要跟着望山村的人一起嘉阳。
所有人都不舍得,王秀和李一山不舍得走,李一程和李越柔儿不舍得他们走。
只有曾容远小朋友,看着王秀和李一山还是一如既往的笑。
李一程嘱咐了又嘱咐,再不舍,也知道不能再留他们了。
回程的马车上,他给李一山和王秀带了两大袋子五香花生米,两大陶罐花生油。
还有两袋花生米和两罐子花生油是给赵永平村长和韩家福他们的。
路途遥远,再多的东西带不了,李一程只能给大哥和大嫂钱。
王秀不要,“你们现在撑着一个家,家里这么多人,花钱的地方多。”
李一程道:“明川是吉泽县令,吉泽再穷,也穷不到我们。大嫂,您把银子缝到里衣里,不要被人发现。我们没有多,这只是我们的一点儿心意。”
王秀推脱不了,只能同意。
“大嫂,你们要是不舍的李越,可以带他回去,等考童生的时候,我会派人去接他回来。”
王秀摇头,“他在这里一切都好,还可以上县学,就让他在这里吧!等我们想他了,再来看他。”
“也好。今年争取让他把童生和秀才都考过了。”
“那就太好了!”
提起儿子,王秀又是骄傲又是不舍。
李越也不舍的爹娘,但要他跟李一程和柔儿分开回家去,他更不愿意。
“爹,娘,等我考上举人,你们就不要做生意了,我会养活你们的。”
王秀红了眼眶,连连点头,“好,我跟你爹等着。”
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再多的不舍,王秀和李一山还是走了。
因为怕逃跑的山匪对王秀和李一山不利,李军派了几个士兵装作村民护送回去。
李一程对李军道谢,李军摆了摆手。
“一程,你家小远儿,认了白苏当干爹,认了金岩当师父,就不把我看在眼里是吧?好歹我也是俭事,当个干爹和师父,哪个不够格?”
李一程笑道:“李大哥,你不是不够格,你只是来晚了。”
“……”
李军憋出了内伤。
“你们能不能再生一个?”
“不能。”
李一程要去小水村和小寨村,曾明川无法反对。无论是制茶,还是种地瓜,都离不开李一程。
李一程知道他是担心自己的安全。
“明川,金大哥陪我一起去,你可以放心。我反而会担心你跟小远儿,我跟金岩走了,家里只有你跟小远儿了。”
“李军会来曾府陪我。”
李一程叹口气,“只能如此了。小远儿呢?要不,我带着他一起走吧?我可以带着他去地里,但你总不能带着他去衙门。”
“我可以把他放在书房,让黄兴和江往看着他,那些人总不会冲进衙门来。”
两人纠结了半天,还是决定把曾容远留在家里。因为他太小了,出门在外太辛苦。
李一程看了眼无忧忧虑的小远儿,叹了口气,这么小的小家伙,什么时候能长大呀!
十多万棵地瓜苗,足足装了三辆马车。
金岩第一次听到地瓜这个词,诧异道:“这个可以当粮食吃?我第一次听说,什么样子的?”
刘春快嘴道:“金大哥,这个地瓜可好吃了,又香又甜。而且产量特别高,一亩地能出好几千斤呢!”
又香又甜?金岩想象不出来,能亩产好几千斤,他更加惊讶了。
居然有产量这么高的粮食?
金岩知道李一程为何要亲自来教导种地瓜了,如果这地瓜能普及耕种,能养活多少百姓啊!
李一程掀开车帘,一个月没出来,地里已经一片绿油油了。
有长到小腿高的小麦,有刚出土的玉米,还有一些别的菜。
听了刘春的话,李一程补充道:“地瓜是结在地底下的,果实是它的根茎,圆圆的,有拳头这么大。一棵地瓜,少的能结两三个,多的能结五六个。地瓜可以生吃,可以煮熟了吃,也可以烤着吃。地瓜切成片晒干了,可以磨成粉,面粉可以做馒头,包包子。地瓜除了果实能吃,叶子也能吃,喂猪,喂牛也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