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574章
    李一程无奈,只能上了车。
    回到打麦场,空旷的打麦场上安札了十个营账,说起来,将近三百个士兵,一个营账住三十个人,想一想就知道有多拥挤了,这也是没有办法,要是扎的营账多了,会引起别人的注意。
    好在这些士兵还要巡逻守夜,分批睡觉,不会真的三十个人挤在一起。
    黄兴直接把李一程带进了曾明川所在的主账。
    主帐在营地的中间,是最大的一个。
    李一程走进去,就见曾明川正低头看着什么。
    他走过去,才发现地上铺着的是一张地图。
    “这是哪里的地图?”
    曾明川见是李一程,连忙过来拉住他的手。
    “怎么去了这么久?刘春,去倒热水来,手都是凉的。”
    李一程笑笑,“是坐马车吹的,一会儿就暖和了。”
    “我不让黄兴去接你,你是不是不会回来?”
    “当然不会。”李一程识趣的否认,“我就要往回走了,黄兴就到了。”
    曾明川自然知道他说的不是实话,但既然人回来了,他也没有必要较真。
    他拉着李一程的手做到帐篷里简单的榻上,道:“你看,这是河口村及其周边的地图。”
    这个地图跟李一程见过的现代地图不同,只标记了村子、山、田地等的名字、位置和远近。
    “村民知道山匪是从哪里来的吗?”
    “说是从埕口村那边来的,初步怀疑,他们住在莲花山上。”
    “莲花山?”
    李一程在地图上搜索,看到了在埕口村西北的一处山。
    “这是在西江县境内吧?”
    “对。”
    “我们的人能去吗?”
    “恐怕不行。”
    “这个……”
    李一程摸着下巴,“咱们的人不能去,李军的人呢?他是陈指挥使手下,带兵去西江,也是可以的吧?”
    曾明川眼睛一亮,“确实是。该请他来一起商量的。”
    “李军就在仙家寨,让傅荣派人跑一趟就行。”
    这也是李一程刚才想到的。
    “李军即使带人去,也要确定那伙儿人确实是在莲花山上才行,万一他们不在,李军不光白跑一趟,还打草惊蛇。”
    “你说的对。”
    “要是他们不在呢?”
    两人又沉思起来。
    好一会儿,李一程道:“要是他们不在,咱们可以引诱他们来。”
    “怎么引诱他们?”
    李一程抿唇一笑,“这个先等李大哥来了,确认那伙儿人在不在莲花山再说吧!”
    曾明川爱极了他这幅狡黠的样子,低头吻在了他的唇上。
    两人年轻,又满是柔情蜜意,很快就吻的难舍难分。
    “老爷,二老爷……”
    刘春才一掀帐篷的门帘,看到抱在一起的两个人,连忙退了出来,只在门口道:“老爷,二老爷,吃饭了。”
    “明川……”
    曾明川恋恋不舍的离开李一程,额头抵着他的额头,喘着粗气低声道,“我想吃你。”
    李一程无声的笑起来,“忍着。”
    “……”
    曾明川无奈的起身,整了整衣服,又拉着李一程起来。
    “先吃饭,吃过饭休息一会儿,下午李军就该到了。”
    吃饭的时候,李一程跟曾明川简单说了下他在河口村治伤的情况。
    “陈村长应该是外伤引起的脑出血,我看他的情况不是很严重,应该能醒。其他人都是皮外伤,有一个骨折的,已经固定过了,我看过了,复位的手法还可以,好了之后不会瘸。我去的人家太少,太多伤者没有看到。”
    “你不要一家一家去看病了,一个是累,一个是危险。”曾明川果断道,“我下午让傅荣派人去传话,让伤重的过来看,伤情不严重的,不用来了。”
    李一程白了他一眼,“你怎么判断伤情严重不严重?”
    曾明川道:“胳膊腿儿没断,能走能动的,伤口长度少于一尺,深度浅于一寸的,都算轻伤。”
    李一程笑起来,“你还要人拿尺子量量吗?你知道一尺有多长嘛你?”
    曾明川摸摸鼻子,“他们来看可以,但你不能劳累。”
    “你放心,我现在年轻力壮,精力好着呢!”
    “你哪里壮?精力好吗?是谁还不等换两个姿势就……”
    李一程的脸蓦地红了,抬手捂住曾明川的嘴,“你说什么呢!”
    曾明川没法儿说话,但眼中的戏谑藏也藏不住。
    李一程恼了,蹭的站起来,“我吃饱了,我……”
    “一程,我错了。”
    曾明川拉着李一程坐下,给他加了一筷子肉,“我再也不说了。”
    他明明认错了,态度还很诚恳,可李一程却觉得,这人怎么欠欠的,特招人烦呢?
    吃过饭,曾明川吩咐下去,河口村的伤者,每天上午辰时到巳时,下午未时半到申时到打麦场来看伤,看病也可,过时不候。
    李一程觉得让伤者自己过来,有些过意不去,但曾明川已经下了命令,他不能不给他面子,只能执行。
    在打麦场的最前面,曾明川又让人支起一个帐篷,专门为了李一程给人看病用。
    刘春做李一程的帮手,负责位置秩序,发放药材,金岩则在暗处保护。
    对于这样的安排,李一程只能说曾明川费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