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348章
    出来好几个月了,李一程吃惊的发现,他居然会想念那个小村子。
    他不是土生土长的当代人,在望山村的日子也不长,但却印象深刻。
    或许是因为身边这个人?因为心有所属,所以跟他在一起的每一刻都忘不掉。
    李一程点头,“好。我会让李越代笔,这样大哥大嫂也会放心。对了,李越的学业要怎么办?这城里有学塾吗?”
    “我已经让刘春去打听过了,春柳街上就有一家,离家近,环境也好。但我打算亲自去看看再说。”
    李越虽然是李一程的侄儿,但他一直把他当成自己的子侄一般。
    “你这么忙,哪里有空?我去看就行。”
    “也好。”
    第227章 【227】学塾调研【二更】
    原本说好了第二天曾明川出城,李一程去看学塾的,但曾明川处理了一些衙门的琐事,交代了江来回嘉阳后,看到李一程还没走,想了想,还是决定跟他一起去学塾。
    曾明川一身便装,跟李一程并行走在一起,两人都是一样的年轻,一样的风采照人,惹的街上的年轻男女频频回头。
    经历过县衙门口的那个大场面,吉泽县里很少有人不认识曾明川。
    李一程笑道:“明川,你好招人呢!”
    曾明川轻笑着握住他的手,“你也是。”
    两人相视而笑,他们明了彼此的心意,谁也不为此烦心。
    此时已是四月初的天,草长莺飞,柳树垂着碧绿的丝绦,景色怡然。
    春柳街不愧是吉泽有钱人住的地方,家家门口都有青石台阶,高大的门楣。
    李一程边走边道:“这里的景致确实不错,马路宽敞干净,花草树木也多。”
    曾明川道:“如果吉泽城里每一处街道都如此干净整洁,每家每户都是青砖瓦房,每个人都能吃饱穿暖,我就心满意足了。”
    “会的,我们一起努力,一定会做到的。”
    曾明川握着李一程的手紧了紧,指着前面的一处房子道:“就是那里了。”
    “咱们进去看看。”
    看门的门房是个十几岁的小伙子,认识曾明川,热情的将他们两人迎了进去。
    走进大门,过了影壁墙,是一个宽敞的院子,院子里满铺青砖,十分干净。
    正房三间,房门关着,但左右房间的两个窗户都半开着,东侧的窗户看进去,学生们正低头写字,而西侧的房间里传出稚嫩的读书声。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茍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
    西边房间里孩子的年龄明显比东屋的偏小。
    这个学塾应该是按照孩子的年龄不同,分了两个班。
    从外面往里看,学生并不多,一个班也就七八个人。
    门房想要进去通知夫子,曾明川抬手制止了他,表示两人就站在院子里等候。
    李一程转过身,四处看看。东西厢房各有两间,南边两间倒座。
    在春柳街上,这处房子已经算是小的了。
    读书声停下,夫子清越的声音响起。
    “今天的课就讲到这里,你们可以放学了。”
    “先生辛苦!先生再见!”
    房门打开,学生们出来,都是五六岁的小豆丁。看到院子里的陌生人,齐齐站住脚,喊了声“大哥哥好”,然后跑出门去了。也有小豆丁看着曾明川和李一程好奇,多看了好几眼才出门去。
    讲课的夫子并没有出来,而是去了隔壁班,又讲了有一刻钟,才宣布下课。
    “记得未时再来,不许迟到。”
    “是。”
    房门再次打开,这次放学的学生明显比刚才的小豆丁大,有七八岁的样子。见到院子里的陌生人,只是匆匆鞠了个躬就离开了。
    “两位是……”
    江夏生走出房门就看到了院子里的两个人,长身玉立,气质不凡,各有各的风采。
    他一向自诩谦谦君子,没想到在这两人面前相形见绌了。
    他正疑惑着,弟弟江初冬跑过来,大声道:“大哥,这位是咱们新的县令大人,这位是衙门的李师爷。”
    江夏生早听闻曾明川的大名,尤其是他在衙门外审案,当天就将三名主犯斩立决的气魄,让他十分钦佩。
    他一直遗憾没有亲眼看到曾明川杀伐果断的那一幕。
    如今看到曾明川,惊觉他居然如此年轻。
    江夏生连忙上前两步,躬身作揖。
    “学生见过曾大人。”
    “江夫子免礼。我今天不是以吉泽县令的身份来的,而是以一个学生家长的身份来的。”
    江夏生错愕,“不知大人家令郎多大年龄?”
    曾大人如此年轻,孩子居然到了上学的年纪了?
    曾明川笑起来,“不是我的孩子,是我家夫郎的侄儿,今年九岁了。之前我短暂教过他一些浅显诗文和经义,内子教过他计算,后来在私塾读过两个月。他学的比较杂,可能根基比较浅,不知道江夫子可愿意收他?”
    江夏生面上露出为难之色,没有直接拒绝,只是请曾明川屋里坐。
    曾明川有心了解吉泽县孩子们读书的情况,跟着他进了屋。
    几人分宾主落座,江初冬送上茶水就退下了。
    江夏生苦笑道:“大人也看到了,学生这里地方不大,已经有两个班,一个班八个人,我一个人勉强教着。当然,您要是不嫌我怠慢小少爷,尽管送来就是,让他插到大班里,既是您亲自教过的,孩子的学问肯定错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