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拿出帕子擦了擦手,轻咳了一声,“明川,一程,这地瓜是从哪里来的?”
李一程道:“赵叔,我之前去云门山转的时候,在山里发现了西红柿和地瓜。我试着把两种作物种下去,没想到都有收获。”
赵婶子插话道:“你之前送来的那个西红柿,生吃炒着吃都好,我正想着这几天过去跟你去要个种子,明年也种上几棵。”
“赵婶子想要,明天我给您送过来。”
“不急,不急,等明年你种的时候给我就行,你现在给我我也不知道啥时候种。”
“也好。”
赵永平不满意赵婶子打岔,“我跟明川和一程说正经事儿呢!”
赵婶子白了他一眼,抱起小牛,“我去烧水。”
赵永平摸摸胡子,这老婆子脾气越来越大了。
“一程,明川,这地瓜产量如何?”
“我在地里一共种了二十多棵地瓜,只有半陇地,收了二百多斤。”
赵永平和赵学谦同时吸了口气,异口同声道:“这么多?”
曾明川点头,“确实有这么多。一程说,今年种的时间有些晚,有点儿仓促,如果育苗后再种,亩产量能达到两三千斤。”
“两三千斤?”
这个亩产量李一程说的很保守,现代社会,地瓜的亩产量能达到八千到一万斤。他刚开始种,不敢说那么高的产量。
即便是两三千的产量就足够惊人了。
赵学谦彻底不淡定了,猛地站起来道:“爹,这个地瓜应该多种!”
赵永平沉默着在心里算账,现在虽然有了堆肥之法,但小麦的亩产量平均只有二百五六十斤,玉米三四百斤,而地瓜亩产居然有两三千斤,就算一亩两千斤吧,产量也很可观了。
他刚才吃过地瓜,口感很好,饱腹感也不错,只是……
“明川,一程,如果大批量种植,有那么多种子吗?”
“赵叔,地瓜栽种跟玉米和小麦不同,种地瓜前要先育苗。我打算留一百五十斤地瓜来育苗,如果育苗成功的话,育出来的苗差不多能种一亩地。如果一亩地能收两千斤,那两千斤地瓜育出的苗就能种将近十亩地了。”
李一程没有育过苗,不知道成功率如何,也不知道能育出多少来,说了个比较保守的数字。
“你的地瓜育出苗来,也只够种一亩地,你的意思是……”
赵永平不明白曾明川的来意,如果地瓜苗只够种一亩地,他在自家种都不够,来找他做什么?
“赵叔,我来找您,是想问问您愿不愿意拿出一亩地来种地瓜,如果您愿意话,我想把种地瓜的法子交给您。”
“你要将方法交给我?”
赵永平和赵学谦不敢相信,齐齐看向曾明川。
“赵叔,我之所以来找您,是因为明年种的地瓜,我想全部留作下一年育苗用,别人可能不愿意白白辛苦,第二个原因……
曾明川有些不好意思,李一程接口道:“赵叔,如果明川乡试得中,我们打算去盛京参加会试。”
李一程没明说,赵永平却明白了。
如果曾明川去盛京通过会试,他们不一定能回来,即便回来,也没有时间再种地了。
当然,如果曾明川考不过的话,那就另说了。
总是要有这个期望不是吗?
赵永平点头道:“好,你们就把地瓜交给我吧!我保证会把地瓜种好,结出的地瓜全部留着,放到后年当种子。”
赵学谦兴奋道:“到时候我要把地里全都种上地瓜!”
“谢谢赵叔和赵二哥。这地瓜味道虽好,但也有坏处,小麦玉米都种才好。”
赵学谦瞪大了眼睛,“这地瓜这么好吃,有什么坏处?”
“《陆川本草》中记载,地瓜有清热消暑,生津止渴,健胃明目的功效,但空腹吃的话,会引起胃疼,长期只吃地瓜的话,营养过于单一,人会变得消瘦。”
赵学谦松了口气,道:“这算什么坏处?只要注意不空着肚子吃就是了。再说,你不是说可以把地瓜晒干磨成粉,然后跟小麦粉混合做馒头吗?那样就不会胃疼了吧?”
“对,和白面掺着吃不会胃痛,而且做成馒头会更甜。”
“几斤地瓜能出一斤地瓜干,一斤地瓜干能出多少地瓜粉?”
“三斤地瓜出一斤地瓜干,一斤地瓜干差不多能磨出一斤地瓜粉。”
“三斤地瓜一斤地瓜干,一亩地出两千到三千斤地瓜,就算两千斤,一亩地就能有六七百斤地瓜粉。”
赵学谦一拍大腿,“这地瓜我种定了!”
比小麦和玉米高好多倍的产量,为什么不种?只吃这一种食物会营养不良……谁家还只吃一种食物了?不是还有小麦和玉米吗?再说了,还要吃菜呀!
赵永平的帐比赵学谦算的还快,结论也跟他一样。
“这地瓜确实该种!”
李一程见赵永平如此坚定,放下心来。
“赵叔,我这就告诉你地瓜如何储存,如何育苗和栽种。”
他详细的跟赵永平说了地瓜储存和种植的方法,又从篮子里拿着几页纸。
“赵叔,您要是怕记不住的话,我都写在这里了。”
赵永平双手接过纸张,如获至宝。
“一程,你放心,我一定会把地瓜种好的,希望等你们回来的时候,咱们望山村家家户户都能种上地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