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叔叔婶婶,大爷大娘,麻烦几位在这里看着我娘,不要让其他人进我家的院子,刘春在这里给几位磕头了。你们可怜可怜我,等我回来,一定报答各位的恩情。”
有人看不下去,径自走了。
一个头发花白的老者走过来,一把拉起刘春,大声道:“刘春,你去吧!我在这里看着,没人敢动你娘!”
“谢谢王爷爷。”
王大友是村里的老人了,上了年纪,有一定的威望,为人也很正直。
刘春给他磕了个头,起身大步走了。
李一程带着刘春,先是去了衙门人口登记的地方。
李一程报上曾明川的名字,又塞了一串儿钱给衙役,那人很痛快的给两人登了记,给契书盖了章。
刘春拿着那张纸,现在,他就成了李大哥家的人了吗?
他心里没有一丝担心,反而有种踏实感。
李一程见刘春低头看着那张纸,抬手摸了摸他的头。
“刘春,这张纸你自己拿着,你什么时候要走,我都不拦你。”
“李大哥,我愿意跟着你。”
李一程看着他眼中的信任和依赖,叹了口气,这人是自己招惹来的,总要为他负责。
“刘春,你敢不敢去见官?”
刘春的眼睛蓦地阴沉起来,挺了挺胸膛,“李大哥,我跟你去!”
“好,别怕,有我在!”
李一程是第一次到嘉阳县的衙门口来。
衙门前的路由青石铺就,三层台阶上,古朴的大门开着,两边站着穿着青衣的衙役。
刘春抬眼看着高高在上的县衙,眼中带了几分怯意。
李一程原本心里也十分忐忑,看到刘春的样子,反而鼓起了勇气。
如果他退缩了,谁还能给刘春做主呢?
他深深吸了口气,上前敲响了鸣冤鼓。
嘉阳县令朱阳今年未到而立,上任已有三年。他年轻,有干劲,家里又有背景,不缺钱,所以不是那种贪赃枉法、鱼肉百姓的官儿。
他一心想做出成绩,嘉阳县在他的治理下,老百姓们算是安居乐业。
尤其是今年,县里好几个童生考上秀才,很是给他长脸。
衙门已经有好几个月没有案子了,朱阳坐在衙门里查看往年乡试的考卷。
前几天学政大人邀请他去县学考察,他要做些准备。
猛然听到鸣冤鼓响,他居然有几分兴奋。出什么案子了?
朱阳看到堂下跪着的人有些意外,一个年轻哥儿,一个半大小子。
年轻哥儿穿着干净朴素,半大小子头发乱糟糟的,衣裳上有补丁,看上去是八竿子打不着的人。
朱阳有些奇怪,问道:“你们是何人?有何冤情,可细细讲来。”
李一程看向刘春,示意他讲,谁知刘春趴在地上,胳膊发抖,像是没听到县令大人的话一般。
李一程叹口气,究竟是个孩子啊!
算了,还是他来说吧!
李一程抬起头,朗声道:“县令大人,草民是大柳树乡望山村村民李一程,是草民的仆人刘春有冤,这里有诉状。”
朱阳看清李一程的面容,先是一惊,嘉阳县中居然有长相气质如此脱俗之人?
再看他的态度,不卑不亢,听他说话的声音,清润舒朗,朱阳立即对他生出几分好感。
衙役将诉状奉上,朱阳低头查看。
诉状上的字说不上是什么字体,但一笔一划十分板正。
再看内容,不符合现在诉状的格式,但诉状内容基本讲清楚了事情的来龙去脉。
“这诉状是何人所写?”
“是草民亲书。”
李一程在前一世是练过字的,他喜欢柳体,颜体写的也很不错。但为了不引入注目,写诉状的时候并没有写什么字体,字迹只能说是清晰干净。
“你是个哥儿吧?”
不怪朱阳大惊小怪,在嘉阳县,能让哥儿读书的人家少之又少,都是非富即贵的,但看李一程的穿着又不像。
“回大人,草民确实是哥儿。小时候跟着祖父认过几个字,后来成了亲,相公教过我,现在跟着林泽民大夫学习医术,经常写字,并不手生。”
第142章 【142】争辩
林泽民的徒弟?
林泽民在嘉阳县算是名人,听李一程说是他的徒弟,朱阳对他的印象更好,也初步相信了他呈上来的诉状。
“你家相公是哪位?他为何不来?”
朱阳瞬间对那个未曾谋面的李一程的相公有了不好的印象,不管怎么说,没有让夫郎出头露面的道理。
“回大人,草民的相公是曾明川,他现在在县学读书,因为事发突然,草民还没有来得及告知他。”
曾明川?这个名字好像挺耳熟。
旁边站着的师爷看出朱阳的疑惑,俯身在他耳边低声道:“大人,曾明川是去年院试的案首。”
是他?
朱阳想起来了,曾明川年纪很轻,一表人才,十分沉稳,给他的印象很深。没想到他的夫郎如此美貌,还如此大胆。
他一拍桌子,“来人,去传曾明川上堂。”
李一程正是因为不想惊动曾明川,才没有去县学找他,如今朱阳去传他,不说县学的老师学生会怎么看他,他知道自己背着他带着刘春来打官司,肯定会生气吧?
“大人,刘春是草民的奴仆,此事草民就可以做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