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了手脸后,去厨房热了菜团子,煮了玉米面粥,简单的吃了一顿。
想起后院还有鸡和兔子,他又去拔了些青菜,一半剁了喂鸡和兔子,一半留着晚上吃。
拔青菜的时候,他看到前两天洒下的菜种子已经冒出了碧绿的子叶,应该过不了多少日子就可以吃了。
家里这么大的院子,随便种点儿菜就够吃。
李一程完全感受到了这种方便,决定明天有空了把豆角先找地方种上,前院种不下就种到后院去。
喂兔子的时候,他没在圈里看到兔子的影子。或许是躲到竹筐后面去了,李一程没在意。
一觉睡醒,又是下午三点了。
李一程哀嚎,是自己变懒了,还是这身体太弱了?一个午睡能睡将近两个小时。想当年他上学的时候,晚上干论文干到半夜,第二天还能去门诊待一天。
屋子里很安静,想来曾明川和柔儿还没回来。
他翻身起床,打算先做豆沙酥饼,给他们一个惊喜。
其实做豆沙包更简单,但家里没有酵母,去集市的时候,他忘了这茬。
做豆沙酥饼不难,只是煮红豆需要不少时间。
李一程记得在乡下的时候,爷爷的邻居大婶儿讲过一个快速煮红豆的法子,将红豆放到热水里泡半个小时左右,再煮个十几分钟就好了。
他先烧了热水泡红豆,然后趁着这个空儿和面。
先是做水油皮,将面粉加上少许油和糖,还有水一起和面,揉成面团,放到盆里醒着。
醒面的过程中,他又去喂了一次鸡和兔子,这次看到兔子了,懒洋洋的吃着青菜。
红豆煮好了,舀出来放到盆里冷却。在等待的时间里,他又和了酥皮的面。
酥皮面也和好了,他用勺子把豆沙压成泥,放上糖,搅拌均匀,馅儿就做好了。
制作过程很简单,但是比较麻烦,先是把油皮和酥皮都揉好,做成一个个小剂子,油皮包住酥皮,擀成牛舌状,卷起来,再醒二十分钟,然后再擀成饼皮包入豆沙馅,按成一个个小饼就成了。
豆沙饼做好,李一程烧火热锅,用勺子稍微淋点儿油,将豆沙饼一个个放进锅里,小火慢煎。
对于用土灶烧火,李一程掌握的并不熟练。他生怕火大了饼会糊,一直用小火,也不敢盖锅盖,时不时的就用铲子翻一次面。
很快,香甜的味儿出来了,小饼变得厚实,用铲子压一压,变得宣软。
李一程生怕不熟,直到小饼的两面都有了金黄的颜色,才把它铲出来放到盘子里。
一共做了十八个豆沙酥饼,有大有小,颜色也深浅不一。虽然成品的样子一般,但李一程闻着味儿就觉得味道肯定不错。
“好香啊!嫂嬷,你在做什么?”
柔儿一进厨房门,就发出夸张的感叹声。
李一程回头,笑的得意。
“来尝尝我做的豆沙酥饼!”
“豆沙酥饼?是一种点心吗?”
“对。”
柔儿小跑过来,看着灶台上的金黄色的小饼,眼睛不舍得眨一下。
“这就是豆沙酥饼吗?闻起来这么香,肯定很好吃。”
李一程把盘子给她,道:“先给你大哥尝尝,你才能吃。”
柔儿抱着盘子要走,又停住脚,将一个豆沙酥饼举起来给李一程,“嫂嬷,你还没吃吧?你先吃。”
他确实没吃。
李一程笑着把豆沙酥饼接过来,道:“跟你大哥说,新拿来的千字文放在桌子上了。我这就做饭,要等一会儿。”
柔儿答应一声,道:“嫂嬷,我一会儿来帮你。”
李一程咬了口豆沙酥饼,嗯……外皮酥脆,里面的豆沙馅儿香甜浓郁,很成功的小饼儿。
他三口两口把手里的饼吃完,去井台边处理带回来的猪大肠。
李一山给的猪大肠处理的很干净,李一程又用玉米面里外搓了一遍。本来应该用面粉搓洗,他不舍得用面粉,就用玉米面代替了。
洗好了大肠,放到锅里,添上冷水,烧火煮开,又煮了二十分钟左右,把大肠捞出来切成拇指长的段,然后将葱姜蒜和辣椒切好备用。
“嫂嬷,你做的豆沙饼好吃,大哥也说好吃。”
柔儿跑回来,眼睛亮晶晶的,小孩子的词汇比较匮乏,只知道好吃。
李一程想揉揉她的头发,却一手油,只能作罢。
“喜欢吃吗?”
“喜欢。”
“喜欢就好,以后还给你做。”
“谢谢嫂嬷。嫂嬷,我来烧火。”
“好。”
柔儿走到灶前,看到盆里的大肠,吸了吸鼻子,问道:“嫂嬷,这是什么?”
李一程故弄玄虚,“这个呀……一会儿我做好了,你猜猜看。”
“哦。”
柔儿好奇的很,也充满了期待,嫂嬷做的饭菜都好吃。
洗锅放油,将大肠倒进去,干煸出油后盛出,然后放入葱姜蒜,辣椒爆香,再放入大肠翻炒,加入烧酒,酱油,少许青菜,继续翻炒,等青菜断生,就可以出锅了。
这个辣大肠有点儿少料,但李一程已经尽了最大的努力了。
原本他想只炒大肠,然后再炒青菜,但做酥饼占用了他太多时间,他只能把两个菜凑成了一个菜。
之后他又做了玉米粥,贴了玉米饼子,就可以吃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