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37章
    没记错的话,那应该就是今日来传旨的单公公。
    简宁虽然不明白香囊中的信笺写了什么,但是他用脚丫子想也知道,这一遭是云澜舟计划里很重要的一环。
    所以他扔下香囊后,很鸡贼地快速跑掉了,以免被怀疑是有人故意训练幼犬来意图不轨。
    他躲在远处,果然看到单公公捡起了香囊,四处望了望,没见着人,便呈给了皇帝看。
    因皇帝在亭中,简宁的位置看不清他的神色,只看见皇帝似乎对着香囊出了很久的神。
    他回到静怡轩,汪汪几声报告了自己的行动,云澜舟摸着他的脑袋,抿唇笑了笑。
    自偏殿倒塌后就木着小脸的云澜舟,终于有了一丝勉强称得上愉悦的情绪。
    简宁看着他的眼睛,时常怀疑,云澜舟似乎真的能听懂他的狗叫一样。这绝对不可能,简宁理性地分析起来,或许是太寂寞了,太寂寞的孩子甚至会和自己的左右手说话,更何况小狗呢。
    计划通之后,一人一狗难得稍微放松地吃了顿饭。
    可皇帝那边并没有立刻就传来消息,简宁等了一个时辰,两个时辰,直到半夜还在期待着皇帝的召见。
    就算不召见,也应该有所表示吧。
    难道云澜舟给的香囊没用?不会吧真的没用吗……可云澜舟是很聪明的,肯定能想到好主意才主动出击。
    简宁纠结地睡了一夜,今日上午就遇到皇后过来抓人了。
    心里那个急啊,急得甚至有点绝望。
    好在公公及时出现,带着皇帝口谕把云澜舟从皇后手里扒拉了出来。
    此时,喝着牛乳的简宁有些惆怅,唉,不知道云澜舟那边现在怎么样了。
    乾清宫。
    单公公将云澜舟带到乾清宫后,很有眼力见地瞅了瞅殿中身着明黄龙袍之人,同其他伺候的内官一起悄然退了出去。
    大殿正中央,一张宽大的书案上摆放着几卷典籍和文房四宝。书案上铺开着一张洁白的宣纸,笔墨纸砚整齐地排列着。皇帝正站在书案后,手中的毛笔在纸上挥洒自如,行顿折转间,溢散着一股说一不二的威严。
    顺昌帝,年三十五,岁月虽在他的眉宇间留下些许痕迹,但并未削减这位帝王曾经的风采。身着龙袍,袍上九条金龙栩栩如生,仿佛随时会腾空而起。头发整齐地束在头顶,发髻上插着玉簪,一派天子之尊。
    他始终专注于手下的宣纸,未曾抬头。殿内寂静无声,只有毛笔在纸上沙沙作响,仿佛连呼吸都被这肃穆的氛围压抑着,让人不由自主地屏住呼吸,不敢轻举妄动。
    云澜舟看着那个称不上熟悉、却在记忆深处有印象的明黄身影,并不言语。
    父皇这个称呼,似乎在很小的时候唤过,可那明明只是两年前的事情,那时他不过五岁,被这个高大的男人举在肩头,玩全天下所有孩童都会玩的游戏。
    但自从母妃死后,这个男人就再也没有来看过他一次。
    很多时候云澜舟都在想,他或许并不是皇帝的儿子,他只是母妃的儿子,所以母妃死后,他就成为孤儿。
    他定定地看了一会儿,垂下眸子,等待着呼吸一点点平稳下来,好似心也跟着沉了下去。
    “连父皇也不认得了吗?”
    顺昌帝的声音低沉,带着淡淡的不悦。他终于写完最后一字,右手轻抬,看了会儿,满意地将笔搁在青绿瓷的笔枕上,发出清凌的一声“叮”。
    无端的,让人心间生凉。
    第18章
    云澜舟知道,这是在责怪他不行礼。
    可他无论如何,也行不下去,父皇两个字,哽住喉间,叫他逐渐紧绷。
    皇帝重新铺了一张宣纸,提笔的间隙,顺手一指旁边的矮椅,“坐吧。”
    当云澜舟落座后,他便正式进入了皇帝的余光之中。
    或许是不知道该如何面对这个被自己冷落两年的儿子,皇帝始终低着专心地写着字。直到瞥见那个瘦小身躯披着的紫色貂裘,他才顿了顿,放下了毛笔,坐下来,端起茶杯,也端起了做君父的架子。
    “听闻你今日学业大有长进。”皇帝淡声道,这话他提前想好了的,其实并未听太傅提起过云澜舟这个小儿子。此时再见这个已经从五岁长到七岁的儿子,这个曾经他最宠爱的妃子的儿子,皇帝心情复杂。
    云澜舟的唇角扯出一丝讽笑,只是神色依旧如冰雪般麻木。状似听不懂般,对皇帝的问话置若罔闻。
    在外人眼里,他是个傻得出奇的废物,若是如今见到皇帝,他像个正常孩童一样哭闹,岂非显得傻病突然就好了?
    那欺君之罪也就坐实了。
    皇帝打量着云澜舟的模样,原本因为那孩子木然的态度而升起了几分不悦,却在瞧清楚那张逐渐长开的脸庞时,动了恻隐之心。
    长得太像了……
    没有曾经的淑妃那么张扬浓丽,却多了几分秀气俊美,若只观长相,已然初具几分高山雪莲的风姿。
    皇帝用茶盖轻轻撇去茶中浮沫,似乎也在尽力撇去心中的芥蒂,“你……这身衣裳,是老八的吧?”
    云澜舟看着皇帝的脸。
    看着皇帝挤出的一丝笑容,除了陌生,还有些疑惑。
    短短两年,竟老了很多。以前的父皇身体康健,精力旺盛,常带着母妃去御花园散心,比剑、下棋、蹴鞠、赏画、品茶,仿佛要把除了国政外的时间全部花在母妃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