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582章
    出了这样的事,他们自然不能再安安稳稳过年,都被请到宫里来了。
    太医们来的时候,大殿里的情况已经趋于平稳。
    就连之前因身体不适而回宫的皇后,都再次来到大殿上。
    太后的尸身被几个胆大的公公安放在临时搭建的台子上,其他人则分列两边,安静地等待着。
    这回,轮到太医们受惊吓了。
    适应了一阵过后,太医们怀着忐忑的心,开始给太后检查。
    检查到最后,得出了结论。
    太后所中之毒,乃是一种稀有的烈性毒药,应该产自滇南一带,从某种植物中提取而成。
    中毒之人,不仅毒性发作迅速,还会产生幻觉和窒息感。
    因此,会有抓自己脖子的情况发生。
    听了这耸人听闻的毒药,在场所有人都觉得后背发紧,不自觉地打了个寒噤。
    太医又验了所有人的吃食,只在太后的糕点里,验出了毒来。
    太医道:“这毒药无色无味,只要一点点,就可以致人死亡。皇上,微臣建议,仔细搜宫,务必将此毒药清除,否则后患无穷。”
    皇帝也是这样想的,闻言,就让人把宴席上所有的酒菜都倒掉。
    包括御厨房里备着的所有吃食。
    这会,搜宫的侍卫们也回来了,汇报了搜宫的结果。
    “皇上,微臣带人将宫里全部搜了一遍,只在太后宫中找到了这包药粉。”侍卫总长说着,将一包药粉呈上。
    “太医们看看吧。”皇帝对此药粉避之犹不及,挥挥手,直接让甩给太医。
    太医们取过来,仔细地瞧了半天,说道:“应是太后所中之毒。”
    在座的众人听了这话,还有什么不明白的。
    尤其是女眷们,经历过云嫔的事,自然知道太后之前用这药粉害人,现在自己也被这药粉送走,心情不免有些复杂。
    只能说,善恶终有报,苍天饶过谁。
    没人敢说话,只等着皇帝来为这次事件盖棺定论。
    而此时,皇帝已从最初的惊慌中缓过神来,脑子回复了一丝清明。
    虽说这毒药是太后的,但她怎么也没有自己给自己下药的理由。
    皇帝下令道:“查,继续查!太后的吃食,都经过谁的手,务必要把凶手找出来。”
    侍卫们已经在查了,又过了半个时辰,从御膳房到太后身边伺候的宫婢都被带了过来。
    一群人互相一对口供,发现少了个协调传菜的嬷嬷。
    “人呢?”皇帝冷了脸。
    侍卫总长回答:“皇上,刚才守宫门的侍卫来报,派出去寻太医的小太监,少回来一个。”
    听到这里,所有人都明白了。
    那协调传菜的嬷嬷,怕是混在出宫的太监里,已然逃之夭夭了。
    皇帝冷笑一声,道:“宫门已关,人一定还在城里,传朕旨意,全城搜索,掘地三尺,也要把这人给朕找出来!”
    “是!”侍卫们从大殿中跑出,布署安排搜城事宜去了。
    这时,庄贵妃再次走了出来,说道:“皇上,臣妾如果没记错的话,那个跑路的嬷嬷应该是之前云嫔案中,被处死的两个嬷嬷中,某个嬷嬷的妹妹。”
    她这话一出,在场的所有人又明白了。
    当初太后给云嫔下毒,栽赃襄王妃和庄贵妃,事败后,将两个嬷嬷推出来顶罪。
    那两个嬷嬷死得冤,而今天下毒的嬷嬷,就是为亲姐姐报仇来了。
    果然,多行不义必自毙。
    太后有今天的下场,焉知不是她自己心术不正造成的!
    皇帝听了这话,也瞬间反应了上来。
    他埋怨地瞪了庄贵妃一眼,庄贵妃立刻噤声,退回了人群中。
    林雪竹看见这一幕,只想冷笑。
    皇宫,果然是个见不得人的地方。
    而狗皇帝和他那母亲,做了那么多天怒人怨的事,还妄想着粉饰太平,搏个好名声吗?
    而且,看得出来,这一对母子很不得民心。
    今天这事,如果皇帝聪明一点,就该派人暗中查访,而不是在除夕之夜,闹得人尽皆知。
    皇帝做出如此失策的决定,却没有人提醒他。
    固然是因为他平日里的刚愎自用,伤了忠臣的心,也让人不敢质疑他的决定。
    同时更因为,他的所作所为,早就让人看不惯了吧。
    呵呵,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真是亘古不变的真理。
    林雪竹的目光,装作不经意地扫了庄贵妃一眼,就见庄贵妃虽低着头,嘴角却微微上扬着,以一个不引人注目的弧度,表达着内心的幸灾乐祸。
    第483章 至于太后,反正她也已经死了
    大殿里,落针可闻。
    所有人都在等待着。
    一个时辰过去了,两个时辰过去了……
    眼看着天都快亮了,侍卫总长才匆匆忙忙跑进宫中。
    “皇上,人找到了,但她拒不接受抓捕,咬舌自尽了。”侍卫总长说。
    “混账东西!”皇帝用拍桌子来表达他的愤怒,“你们是怎么做事的,怎么就让她死了?”
    人死了,线索就断了。
    谁指使的,目的为何,根本无从查起。
    皇帝气得捏紧了拳头。
    侍卫总长连忙跪下道:“皇上,那嬷嬷十分机敏,在听见微臣等的声音之时,便咬舌了。微臣等看到她的时候,人已气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