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449章
    北境人没粮可吃,就去丰幽河里捕鱼。
    甚至官府为了鼓励这一行为,还为百姓提供了工具。
    年前,塔塔部落的头领苏赫巴鲁带着人从京中回来了。
    在飞云城的府衙办理相关手续时,孔博特意找来元修和林雪竹,设宴款待了塔塔部落。
    吉日格拉很期盼和林雪竹见面,看见林雪竹来,他便凑上去,滔滔不绝地讲话。
    几个月不见,他的中原话果然长进了不少。
    他对林雪竹说:“林姐姐,中原人很喜欢琉璃制品。我们将那观音像送给皇帝之后,便有官员前来询问,能不能让商队给他们也带一些。”
    林雪竹微微一笑。
    果然人类对这种晶莹剔透的东西没有抵抗力。
    吉日格拉继续道:“我与他们说,这琉璃制作非常复杂,对匠人手艺的要求非常高,因此产量不多,价格也不便宜。可就算是这样,仍有很多人表示愿意出高价购买。”
    林雪竹对吉日格拉的机灵劲表示很满意。
    她的想法就是这样,把琉璃的价格炒高,炒成千金难求的奢侈品。
    奢侈品的套路她可太懂了,搞饥饿营销,制造焦虑,让那些人傻钱多的削破脑袋去买。
    在这个过程中,品牌高高在上的形象就树立起来了。
    从今以后,用琉璃制品,就会成为上流社会的标配,是身份和地位的象征。
    而她,只要做个高傲的幕后东家,光明正大地收割就行。
    吉日格拉还在叭叭地说着京中的见闻,冷不丁被苏赫巴鲁打断了。
    “林姐姐,咱们塔塔部落的商队什么时候才能再去一趟京城啊?”
    别看这小子长得憨,心眼子可是不少。
    商队走一趟,帮别人卖货,就能得到粮食作为报酬。
    这么好的事,他当然要占尽先机,不能让别的部落也来蹭便宜。
    第372章 是不是有些高估她了
    林雪竹见苏赫巴鲁急不可耐的样子,感到有些好笑。
    这小子虽然心眼子不少,但还是个直来直去的人。
    有啥说啥,一点都不会拐弯抹角。
    这样挺好的。
    林雪竹想了想,“马上就要过年了,就算立刻出发,也赶不上年关这一波购买高峰了,不如再等等。”
    “为什么要等等?琉璃在京中很受欢迎,我们这趟去,一定能赚很多钱。”苏赫巴鲁不懂,让吉日格拉给他当翻译。
    林雪竹笑,“吊着他们的胃口,我们能赚更多钱。”
    苏赫巴鲁还是不太懂。
    林雪竹道:“我明白你的意思,并且可以承诺你,替我们跑商的活,只给你们塔塔部落的人,这下你能安心了吗?”
    本来她也没打算雨露均沾地让所有蛮族部落都参与进来。
    这种事,参与的人越少越安全,也不容易引起争端。
    塔塔部落里有她的小迷弟吉日格拉,会让她更加放心一些。
    果然,苏赫巴鲁听见这话,就不嚷嚷着要赶快进京了。
    林雪竹又道:“这活给你们没问题,不过,我却有个小要求。”
    “什么要求?”苏赫巴鲁问。
    林雪竹说道:“你们每次去跑商,都要带上荆岚。”
    苏赫巴鲁想了想,又问:“就是你来草原的时候,跟在你身边的姑娘?”
    林雪竹点头,“正是,荆岚是琉璃工坊的管事,对于琉璃的制作过程十分清楚。而且她是中原人,对中原的风土人情也更加了解。带上她,相当于给你们找了个向导。”
    说着,林雪竹从怀中掏出一张纸,递给了苏赫巴鲁。
    苏赫巴鲁打开一看,上面是翻译好的草原文字。
    里面对双方的合作模式做了较为详细的约定。
    林雪竹怕苏赫巴鲁看不懂,给他解释道:“每一批我们交给你的货品,都有一个固定的定价,你在出售的时候,不得低于这个定价。至于高出的部分,我仍会以抽成的方式,给你支付佣金。也就是说,卖的价格越高,你能获得的佣金就越多。”
    这是契约中最难理解的一个部分。
    经过林雪竹的解释,苏赫巴鲁懂了。
    他要做的事,就是尽量卖高价,越高越好。
    这么直接的任务,他可太喜欢了。
    他最怕的就是说话糊里糊涂,让他自己去猜的那种人。
    这次中原之行,他就遇到了好多那样的人,真是心累。
    他就喜欢像林姐姐这样的人,说的明白。
    苏赫巴鲁当即就要签字画押。
    林雪竹阻止他道:“这份契约你先拿回去,和族人讨论一下,觉得没问题了再签。上面的所有条款,你都要理解透彻,否则后面一旦产生纠纷,有碍我们双方的和谐。”
    苏赫巴鲁觉得她说的很有道理。
    虽然他不会怀疑林姐姐,但林姐姐这么说,不正代表着,林姐姐没有骗他们吗!
    苏赫巴鲁小心翼翼把契约收入怀中,并约定三天之后,到边境处签字画押。
    吃着吃着,苏赫巴鲁突然问:“林姐姐,怎么这桌上没有好吃的米,我记得你们不是种了很多米吗?”
    提起这事,可就戳到孔博的肺管子了。
    不过,本着家丑不可外扬的原则,他并没打算做解释。
    倒是林雪竹,丝毫也不顾忌地说:“我们北境的大部分粮食,都被朝廷当作赋税征走了。一亩地产量七百余斤,有六百斤都交了税,现在我们自己的百姓都不够吃了,只能靠打渔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