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不会亏待一心一意为她工作的人。
荆岚笑着摇头,“能为林娘子做事,是我的荣幸。要不是林娘子,我现在还在那烟花之地打滚呢,哪有如今这般日子可活。别说林娘子不会亏待我,就是给林娘子做一辈子白工,我都心甘情愿。”
林雪竹:是不是应该出一条纪律,禁止员工自我pua?
荆岚的一番话,倒显得她画饼画得多余了。
林雪竹也不多言,一切看行动吧。
荆岚的行动挺快,不过几天工夫,就画了不少草图。
她懂得尊重林雪竹,并没有擅自做决定,而是把草图都拿给林雪竹过目。
林雪竹不打算过多干涉她的工作,只是告诉她,她的设计会不会被人喜欢,是由顾客决定的,而不是她们两个讨论出来的。
有朝一日,待琉璃制品有了销路,她一定要多多留意顾客的喜好,并按照不同地区人的风俗和生活习惯,总结规律。
荆岚悟性很高,往往是听林雪竹说完了,她就能提出自己的想法。
林雪竹对她的聪明劲和主动性都很满意,更觉得自己慧眼识人,果然没看错。
就这样忙忙碌碌的,秋收的时节越来越近了。
林雪竹找到孔博,把她培养了一班农耕人才的事情说了。
并且打算把这些姑娘们放到北境各地去,指导当地秋收。
孔博感到很惊喜,虽然他已经无数次领会过林雪竹的前瞻性了,但每当有新的事件发生,他还是会感叹一番。
不过,对于即将到来的秋收,他也有了一番安排。
林雪竹派了人出来,对他来说是如虎添翼。
于是,孔博着手,让人保护着姑娘们,去了北境各地。
很快,秋收热热闹闹地开始了。
全北境人齐心协力,放下手里的其他活计,专注于秋收。
各地喜讯频频,孔博让人算了一下,综合各地的收成,亩产足有七百多斤。
七百多斤啊,是寻常田里产出的二倍还多。
北境的土地,配合着林娘子的肥料,简直出了神迹!
孔博兴奋得一连好几天都睡不着觉。
想着北境有了粮食之后,人们不愁吃喝了,就有心思去做其他的事。
这样,北境的各行各业都能发展起来。
孔博直接熬了几个大夜,写了好多自己的想法。
就等着秋收过后,再一条一条实施起来。
然而,他这一番心血,等来的,却是皇帝下的新旨。
孔博打开圣旨,从头读到尾,差点没晕厥过去。
圣旨上说,皇帝早已得知北境种粮之事,逢秋收之时,打算加重北境的赋税,以缓解全国各地缺粮的危机。
孔博掐指一算,按照日子来说,北境粮食亩产七百多斤的事,应该尚未传入京城。
就算皇帝有特殊途径,得知了这件事,也不可能这么快就下了圣旨。
而圣旨上给北境定的赋税,则是相当于每亩三百斤。
如果不是产量高,这些赋税,相当于夺走了北境所有的粮食。
也就是说,皇帝从一开始就打算牺牲北境,保中原。
饶是孔博打算做一个忠君爱国的北境太守,此时也忍不住冷笑起来。
北境,终究是朝廷的弃子,就如曾经的护国大将军元修一样。
第368章 狗皇帝惹众怒
随着孔博最新政令的发布,整个北境很快知道,朝廷给他们定了每亩三百斤的赋税。
这赋税高得惊人,可以说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瞬间,丰收的喜悦变成了沉默的不满。
百姓是敢怒不敢言。
虽则孔博已经提前组织人手,建好了粮仓。
但每亩七百斤的产量,还是无法全部收入粮仓之中。
朝廷下派收粮的官员见此情景,一封书信急送回京。
在粮食还未运抵京城之前,皇帝的第二道圣旨又降了下来。
依旧是增加赋税,每亩加了三百斤。
这一招出尔反尔玩得极溜,瞬间点燃了北境百姓的怒火。
元修和林雪竹去飞云城的时候,就听见了百姓的暗骂声。
“狗皇帝真是不做人啊,之前不知道我们北境粮食大丰收的时候,就定了亩产三百斤的赋税。要知道,普通的田地,亩产就只有三百斤左右啊。他这么做,是压根不给我们北境留活路。”
“可不是,现在知道我们亩产有七百斤了,就立刻追加三百斤的赋税。我们是不是还得感谢他给我们留了一百斤?”
“太守大人这些天头发都愁白了。每亩只剩一百斤,这点粮,都不够我们北境人吃到明年春天。狗皇帝这是打算让我们去死啊!”
“谁说不是呢,蛮族人打过来的时候,就让我们北境挡在前面。现在蛮族人被击退了,狗皇帝就卸磨杀驴,不顾我们北境的死活了。”
“还说呢,当初承诺给的粮饷也是什么都没有。要不是开了间隆盛粮铺,多少人都要饿死了。狗皇帝草菅人命,比杀人凶手还坏!”
“别说我等贱民了,就是那襄王又如何?征战多年把蛮族人击退了,回去屁股还没坐热乎呢,就被定个莫须有的罪名,全家流放了。狗皇帝对自己同血脉的弟弟都如此狠毒,更何况是我等贱民!”
“这种狗皇帝,老天怎么还不收了他?那襄王也是,被流放了就老老实实受着,怎么不一刀把那狗皇帝的狗头砍下来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