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61章
    而他的儿子们一个个炸了锅,哭诉地哭诉,嚎叫的嚎叫,控诉着朱允炆的铁血无情。
    其中朱柏叫得最惨,任谁知道自己不仅被逼的率全家自焚而死、死后还被赐恶谥都不能接受。
    在一片鬼哭狼嚎和朱允炆无力的辩解中,朱棣是傻眼的。
    他是唯一一位藩王上位成功的帝王?
    他是靠着装疯躲过必死之局?
    他睡猪圈、街头裸奔还吃猪食???
    朱棣痛苦地闭上眼,一时不知道到底是高兴的好,还是愤怒的好。
    他这种藩王上位,不会在后世是个笑话吧!
    【鹦鹉有个特点,它鹦鹉学舌时不光学内容,其实还学腔调。
    所以你能看到同一只鹦鹉既能说男声也能说女声,有些聪明的鹦鹉可以一只鸟说出男女老少许多种声音。比如亚马逊鹦鹉类,说话能力就很强,是最会说话且最容易学会的鹦鹉,鹦鹉学舌后发出的声音接近原声。
    白凤头鹦鹉本来说话能力不算很强,但奈何体内有人类的灵魂。武璎本就是人类转世,自然更为聪慧,她被岭南献上来时就有意模仿周围人的声音,进入秦王府近距离各种与李世民、尉迟恭等人交流。
    起初,大家只是觉得她有趣,还没意识到后面会发生什么。
    等意识到武璎会用大家的声音做什么时,已经迟了。
    武璎变成鹦鹉后,有了机会在秦王府近距离围观贞观名臣,多希望弥补遗憾!
    谁说程咬金是武将没文化?她帮忙成就!
    考虑到程咬金的出身,武璎特意选了一位与他出身相似的军阀,张宗昌的诗歌,来帮程咬金文坛扬名!
    第一首,就是《笑刘邦》:
    听说项羽力拔山,吓得刘邦就要窜。不是俺家小张良,奶奶早已回沛县。
    武璎用程咬金的声音,背着他在其他人面前多念几首这首诗后,大家一点都不怀疑地相信了这是程咬金作的诗,并且帮他扬名,流传了出去。
    ——是的,武璎深谙蹭名人热度的做法,从汉高祖、西楚霸王以及汉初三杰的“谋圣”张良下手,第一首诗就让程咬金在自己都不知情的情况下,在大唐的文化市场打响了第一枪!】
    刘邦:???
    好好的看热闹,怎么突然就被嘲笑了?
    他什么时候被项羽吓得到处乱窜?又怎么可能没有张良就回沛县了?
    萧何安慰道:“陛下,天幕也特意提到了军阀和出身,想来这张宗昌也不懂陛下的辉煌历史。”
    刘邦何尝不懂,他就算不写诗也能看出这首诗毫无文采。
    但是没文采归没文采,它好记啊!
    刘邦惆怅地回忆着曾经在沛县的日子,想着沛县百姓最喜欢的民间故事,喃喃道:“这下好了,天下百姓都知道我怕项羽,知道我依赖张良了。”
    .
    “项羽,刘邦,张良。”嬴政非常满意,并且希望这种蹭热度的诗更多点。
    “很好,速速去寻!”
    满朝文武都很积极。
    前面说小说时,天幕剧透过秦二世而亡后就是汉,还说过汉武帝和陈皇后的故事。
    既然已经知道秦后面是汉,那汉初自然离秦末并不遥远,去找汉初三杰很有希望。
    大家带着积极的挖墙角心态,快速行动起来。
    汉初三杰,未来就是大秦三杰!
    .
    而在大唐贞观朝,已经改名程义贞的程咬金,只感到无语:“你们都傻吗?都听不出来是鸟叫得不是俺自己念得诗吗?”
    房玄龄很想笑,但是考虑到同僚友谊还是忍住了,耐心解释:“主要是鹦鹉只会模仿人的声音,用了你的声音大家自然而然以为是你作诗时听到了,学会了。”
    长孙无忌憋着笑点头,想说什么,怕笑破功,硬是憋得脸都红了。
    李靖一本正经赞美:“好诗!好诗才!非常霸气!”
    程义贞:“……”
    还不如别夸!
    【等到了冬日赏雪时,世家子弟们开始聚会赏雪写诗时,又开始流行一首程咬金的《咏雪》诗:
    什么东西天上飞,
    东一堆来西一堆。
    莫非玉皇盖金殿,
    筛石灰呀筛石灰。
    等到这首“名作”传回秦王府,秦王府众人竟然也都以为是程咬金写得。
    只有程咬金本人一脸懵:他什么时候写得诗?他自己怎么不知道?】
    程义贞在同僚疯狂的大声嘲笑中痛苦捂脸:“还不如让俺背负没文化武将的称呼!”
    他虽然不擅长写诗,但还是有品味的,写这什么打油诗会被人嘲笑的!
    尉迟恭笑得最大声:“哈哈哈哈看来后世小娘子很喜欢你啊,不是你的诗都冠上你的名字哈哈哈哈!”
    结果下一秒就听到自己的名字——
    【可能大家现在只记得尉迟恭是门神,是大唐的凌烟阁二十四臣功臣,但是不知道尉迟恭其实在最初名声不是很好。
    因为河东之役时,尉迟恭败给李世民后轻易投归李世民门下,虽然当时换主人的大臣也不少,但是尉迟恭归降的没有任何挣扎和犹豫,在世家之间饱受诟病。
    所以,就连李建成在拉拢秦王府重臣* 时,也是第一个对尉迟恭下手,以为尉迟恭应该可以轻易诱之以利,收编归己。】
    尉迟恭的笑容缓缓消失,想起了自己的过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