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180章
    化学品腐蚀过喉咙和食道,胃部灼烧的痛让李月蜷缩在地板上。
    她是盛开的百合,她被人从枝头扯下。
    她在一片狼藉里,在前所未有的痛苦中,闭上眼睛。
    亓越阳抬眼:“当年,周警官有察觉到异常。”
    “是啊,”老王眯起眼,“他是那批人里头,最年轻的。”
    “有什么用呢?”
    “好几次,他都怀疑到了李默……哈。”老王仰着头,“可是有什么用的?他那个有钱的爹,随随便便出了点钱,走了点关系,这件事就这么不了了之了。”
    “有什么用呢……”老王说,“我也是个父亲……哈哈,我有什么用呢?”
    亓越阳犹豫了一下,还是说:“其实,如果当年,有决定性的证据,周警官他一定会去抓李默的。”
    老王就这么靠坐着墙,看着亓越阳,忽然伸出手,拍拍他的肩。
    “说你是小孩,”老王笑了,“你真的是个小孩啊……”
    “你以为,他只做了这么一件事吗。”
    老王轻声道:“你以为,就真的没有证据吗?”
    他慢慢,从怀里摸出个塑料片裹着的小铁片。岑明站在一边,低头看过来,觉得很眼熟。
    岑明和亓越阳猛地回想起什么。
    老王没有注意到,他只凝视着那个小铁片:“你知道我儿子,是怎么死的吗?”
    大雨。
    电闪雷鸣,惊醒了沉睡的王向光。
    他呆呆地看了外头一会,又反应过来,屋顶破了,地上积了水。
    窗户也大开着,王向光很着急,桌上还放着李月送给他的书,他赶紧去救书。
    王向光说:“别怕,别怕,我来啦。”
    王向光看着湿漉漉的书:“哎,还是,还是还给李月姐……嗯,还给她。”
    王向光没有办法理解,睡前还整洁的屋子,怎么现在变成一片狼藉。
    “李月已经死了。”身后传来一个声音。
    “什么?”
    王向光一无所知地回头:“死,死谁……”
    李默说:“你过来点,我告诉你。”
    闪电照亮了他的脸,雷声从遥远的地方传来。
    王向光跌坐在地:“坏人!你是坏人!”
    李默面无表情地,用双手狠狠拉下一个开关。
    雷电交织。
    亓越阳伸手,碰到那个铁片的外壳,老王没有阻止。
    “他们说上面,只有半枚指纹。”
    老王轻声说:“什么也证明不了,谁也抓不到……”
    证据链无法串联,最关键的东西没有行踪,上级的施压,李默的立刻离开……
    一切种种,让真相,晚了二十年。
    “不。”
    亓越阳回头:“岑明,你还在等什么?快点拿出来!”
    岑明慌乱地在身上摸索,好一会,找出一个同样的小铁片。
    老王呆愣在原地。
    老王枯瘦的,只剩下皮包骨头的手,接过了那枚小小的,同样用塑料片包着,还带着泥的铁片。
    岑明说:“这是我们用道具……用某个方法,从这栋楼下,那条臭水沟里挖出来的。”
    “我觉得,”岑明笃定地说,“上面一定有,能证明是李默犯罪的指纹。”不然道具不会指引他们去挖那个臭水沟。
    老王嘴唇颤抖:“已经,已经二十年……”
    亓越阳说:“现在的科技手段,是很发达的,很多技术都能还原确认多年前的证据。”
    “也许不一定是指纹,”亓越阳说,“也不止是这枚铁片。这里应该还有东西,能证明是他犯罪。王叔,我向你保证,我们会帮你,我们能找到。”
    岑明觉得是时候了,他小跑到墙边,探身到窗外,手上一使劲,一个一直被吊着的黑影被他拽了进来。
    李默被反捆着,脸上密密麻麻画着符咒,嘴里被塞了个布团,惊恐得瞪大眼:“唔!唔唔唔唔!”
    老王靠在墙上,呆呆地看着他们。
    岑明也蹲了下来:“另外,我还……联系了一个人。”
    他掏出怀中的手机,通话记录里,周警官的名字无比清晰。
    “外头,我的朋友已经抓住你们的王安和李诚。”
    岑明说:“抱歉,最开始我只是想确认你们所有的同伙。”
    “老王……王叔,”岑明说,“收手吧,你应该比谁都清楚,如何停下这个阵。”
    “我们和你一起,把李默送进监狱。”
    “不要再让更多无辜的人受伤了……”岑明说,“这个学校里,有那么多学生和老师,将来,还会有更多的学生和老师。你真的忍心吗?”
    亓越阳并不知道岑明居然一直在跟周警官通电话,但他很快反应过来,拿走那个手机,对周警官说:“听得到吗?周警官。”
    那头的传来风声,他应该是在赶过来。他说:“能。”
    “周警官。”
    亓越阳说:“你当年,也怀疑过李默,对不对?”
    不等周警官回答,亓越阳又飞快道:“你最后查到的关键证词,在你的儿子,周坚那里。”
    “周坚看到了什么,能证明李默犯案的事情,对不对?”
    那头陷入沉默。
    “我不知道他有没有跟你交代干净,我猜是没有。”
    亓越阳说:“当年,你只知道你儿子在隐瞒什么。而他对你陈述的原因,也许就是,因为那个人曾经救过他的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