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139章
    沈映蓉:“……”
    哦豁。
    让你丫忽悠!
    媳妇儿忽悠跑了吧!
    第四十六章
    大婚当晚沈映蓉被叫去寿安堂, 府里的人们都当萧老夫人要给她下马威。
    萧煜满腹牢骚在院子里守了一个多时辰,好不容易等到沈映蓉出来,他立马迎上, 着急问道:“大母可有为难你?”
    沈映蓉失笑, “未曾。”顿了顿, “她从萧贵妃嘴里得知长青居士, 特地问我。”
    萧煜憋了憋,试探道:“就问惠娘这个?”
    沈映蓉没有应答,只挽起他的胳膊把他往外拖。
    萧煜边走边问:“你俩唠啥呢, 唠了这么久?”
    沈映蓉抿嘴笑, “没唠什么。”
    萧煜不信, 非要问个明白。
    沈映蓉随口敷衍。
    萧煜满腹牢骚, 愈发觉得自家祖母过分。大婚当天晚上把媳妇儿喊跑了, 让他在外头折腾了半夜,也太不给颜面了。
    相较而言,沈映蓉则心情欢喜,因为她在萧老夫人那里讨得一套价值昂贵的文房四宝。
    小两口回到新房,沈映蓉炫耀地取出洮砚和一整套宣笔,颇有几分嘚瑟道:“这都是老夫人给的。”
    萧煜撇嘴。
    她兴致勃勃,在灯下看那宣笔,忘乎所以。
    萧煜坐到床沿,拍了拍自己的大腿, 道:“惠娘过来。”
    沈映蓉扭头看他。
    萧煜不满道:“今晚是我们大婚的日子, 那宣笔难道比我还好看?”
    沈映蓉默了默, 一本正经道:“我没见过世面, 是头一回见这般笔砚,自要多看几眼。”
    萧煜:“看它有什么用, 你又不跟它过日子,来看看我。”
    沈映蓉:“四郎哪哪都看过了,有什么好看的?”
    萧煜:“……”
    她说话真的好讨厌。
    沈映蓉仔细收捡宣笔,萧煜起身走上前,从身后抱住她,发牢骚道:“我怎么听着不对味呢?”
    沈映蓉:“???”
    萧煜:“这才成婚头一天,就跟老夫老妻似的,以后还怎么过?”
    沈映蓉心思完全没在他身上,扭头敷衍地亲了他一下,“四郎去躺着,我等会过来。”
    萧煜:“一块儿去躺。”又道,“明儿一早还得去敬茶讨红封,我怕你起不来。”
    说罢把她打横抱起,朝床榻走去。
    翌日夫妻俩去敬媳妇茶,马氏倒也没有为难。
    见过家里头的姨娘大嫂们,又去见萧老夫人,折腾了一圈,中午在翠华园用的午饭。
    按习俗,女子出嫁的第三天要回门。
    一早甄氏就给夫妻备上回门礼,两人坐马车前往永康坊。
    目前赵氏的娘家人要过完中秋才回去,沈映蓉夫妻带了不少回门礼。
    她特地跟自家老子炫耀萧老夫人许的宣笔等物。
    沈方哲也跟着开了眼,捋胡子道:“这得是上贡之物了。”
    沈映蓉得意道:“老夫人夸我的画好。”
    沈方哲笑了起来,颇有几分自豪。
    沈映蓉:“那日萧贵妃都来的,我没见着,四郎说什么时候带我进宫去拜见。”
    沈方哲提醒道:“宫里头不比外面,等级森严,惠娘可要谨言慎行。”
    沈映蓉点头,“女儿知道。”
    每年的中秋和元宵都会取消宵禁,那天晚上灯火通明,民间百姓会拜月看花灯。
    萧煜早早就订下满月楼的包厢。
    中秋那天宫中设宴,鉴于沈家亲眷节后就会离京,萧煜并未进宫,而是带他们去满月楼看京城繁华。
    街道上挂满了各色花灯,这会儿天还未黑,就有不少人出来观月赏灯了。
    满月楼就在隔壁坊,离得近,一众人步行过去。
    赵屠夫一辈子没出过宜州,哪里见过这等繁华,一个劲称赞那些花灯好看。
    赵氏搀着他,说道:“听说上元节的花灯才更好看呢,会举行游灯会,人山人海,围得水泄不通。”
    人们就满街花灯七嘴八舌议论。
    抵达满月楼,小厮领着他们去往二楼的包厢。
    走廊上挂了不少灯谜,沈方哲来了兴致,随口问小厮。
    小厮应道猜中灯谜有奖赏。
    沈映蓉也来了兴致。
    一行人入了包厢后,沈旭也跟着去猜灯谜,猜中灯谜不仅有花灯赠送,还有做工精巧的滚灯,或饮食减半,奖赏五花八门。
    不远处忽然响起烟花爆竹声,人们好奇趴到窗边观望。
    巨大的圆月高挂空中,明晃晃的。
    街道上的灯笼一一亮开,阵阵微风扫来,犹如波浪般起伏,好不壮观。
    随着夜幕降临,流动的百姓越来越多,出摊的摊贩也不少,皆是以小食为主。
    沈映蓉等人比赛猜花灯,得了不少奖赏,讨了三盏精美的螃蟹、兔子和滚灯。
    沈旭到底小孩儿心性,对那盏螃蟹花灯充满着浓厚的兴致,爱不释手。
    回到包厢,菜肴陆续呈上,酒楼赠送了各色口味的小饼,也就是月饼。
    沈映蓉喜欢甜咸口,觉得火腿馅儿的好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