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郎有这般悟境,可见是个聪慧的。
“你能遇到他,虽然开头不好,但结局想来应是好的。”
沈映蓉点头,“他是家里头的‘逆子’,几位兄弟里头最不受管束的那个,从小挨的训最多,也是最不知天高地厚。”
父女俩就萧煜的话题聊了许久,皆觉命运奇妙,明明是避之如蛇鼠的人,偏生凑一块儿了。
现在跟钟家那边谈妥后,没过几日萧煜把自家老子约到钟家,三方见面会谈这桩亲事。
沈方哲有了先前的经验后,面见萧宏笙的状态要好得多。
因着有萧煜从中周旋,这场会面倒也顺利。
商定后,钟家原本要请官媒娘子代走三书六礼流程的,结果萧宏笙说国公府请。
虽说沈映蓉二嫁,但萧煜没娶过,萧宏笙到底心疼小子,一辈子没做过什么主,这回硬气起来了。
很快官媒娘子就上门走流程,先是来问女方家是否愿意议亲,得到应允后,便是正式纳采。
纳采需得用活大雁。
媒人带来萧家送上的纳采礼,共计十件,有绸缎布匹、果盒、合欢铃、西域葡萄酒等。
赵氏专门收拾出一间厢房用于放置物什。
接下来是问名,也叫合八字。
媒人把女方的八字庚帖拿到男方家相合,萧老夫人挺信这个,特地让马氏找人问卜。
结果也算不错,说二人挺相合。
萧老夫人这才放心了,晚上她跟萧宏笙提及这桩亲,萧宏笙道:“儿瞧着沈家倒也不是那无赖之辈。”
萧老夫人:“这事全在四郎身上,他乐意就好。”
萧宏笙点头。
萧老夫人又道:“再过几日便是四郎的冠礼,待他今年成婚后,便安排他在朝廷里谋一份差事,早日安定下来。”
萧宏笙:“阿娘所言甚是,只要四郎安稳些了,家里头就要清净许多。”
母子很有默契对视,显然受不了那小子很久了。
男方这边得了吉卜后,需得告知女方,这个过程叫做纳吉,也就是过文定。
三书中的聘书会和大雁一起送至女方家,除了聘书外,还有男方的小物什,女方也要回礼,相当于订婚信物交换。
这桩亲事才算初步议定。
接下来就是纳征,也就是送礼书和彩礼。
这期间萧煜年满二十,府里举行冠礼,束起发髻,算是正儿八经的大人了。
沈映蓉也送了他一份成人礼,是一个用木头做的同心球。
萧煜很是意外。
沈家二老也送了一份礼,知道他喜欢耍刀弄枪,送的是一柄障刀。
这礼可是送到位的。
那障刀自比不上他收藏的有质感,却甚合心意,跟耍宝似的在沈旭面前玩花样,把他吓得连忙躲到柱子后,生怕飞来横祸。
一家子都是文人,哪里受得住他耍刀弄枪,沈映蓉无比嫌弃,提醒他,“四郎莫要唬人。”
萧煜咧嘴笑,作死道:“什么时候我教阿宝骑马。”
沈旭眼睛一亮,兴奋道:“四爷可要说话算话。”
萧煜:“你唤我姐夫,唤一声来听听。”
沈旭撇嘴,喊不出口。
两人虽然相差五岁,到底是小孩心性,萧煜一个劲儿逗他,沈旭受不了他的捉弄,跑进屋去了。
萧煜碎嘴道:“跟个娘们儿似的,以后怎么讨得了媳妇儿?”
这话沈旭不爱听,回怼道:“我没你这么厚的脸皮!”
萧煜:“你骂谁脸皮厚呢?”
沈旭:“就骂你!”
萧煜叉腰,“那你来打我呀,我就把你阿姐讨到手了,你能把我怎么着?”
沈旭:“……”
见两人没完没了斗嘴,沈映蓉颇有些无语,幼稚。
这会儿是春日,待到亲迎估计得入秋后了,屋里的赵氏催沈方哲写信回宜州,提前让娘家人做安排进京。
寄信回去和进京都要耽搁好几月,确实早些告知他们好作安排。
待到立夏时节,萧家送来礼书及彩礼,也就是纳征。
送彩礼也是有讲究的,需得官媒娘子,萧府那边儿女双全的宗族女性,以及媒人姜氏一起送来。
萧家这边的使者一一报礼。
所有彩礼都用大红的箱笼装置,上头扎着红绸,玉器、绸缎布匹、美酒、金银、合欢等物,林林总总摆了一院子。
中午一众人在这里用饭,沈家二老周旋了大半天,给萧家带了些回礼过t去。
待他们离开后,两人累得够呛。
赵氏发牢骚道:“这可比当初跟吴家结亲麻烦多了。”
沈方哲:“莫要胡说。”
赵氏看着厢房里堆起的箱笼,说道:“这么多彩礼,若换成钱银,都够一家子开销一辈子了。”
沈方哲也跟看稀奇似的,好奇拿起玉如意,“这都是惠娘的,添进嫁妆里头给她带过去,也长脸。”
赵氏:“说得是,骨气不能丢。”
两家议亲一事到底传得沸沸扬扬,一来沈家门户低,跟萧家不匹配,不免叫人惊奇。
二来就是去年还传萧煜夺他人之妻,结果夺来当自己的媳妇儿,话题度可想而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