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2章
    吴家家境殷实,祖上是军户,累积了不少家财。
    公爹吴安雄年轻时曾上过战场,后来受伤退役,落下老寒腿的毛病,需要拄拐。
    吴老太胡氏育有一子一女,儿子吴阅即沈映蓉丈夫,女儿吴盼则已经出嫁。
    自沈映蓉嫁到吴家的第二天,胡氏就把掌家的权力交给了儿媳妇。
    目前沈映蓉打理着五家商铺,两百多亩良田,租出去的两处宅子,以及养着家中的十五口家仆。
    吴家老小都是一夫一妻,家庭关系简单,两位老人也和睦易相处,主动放权给儿媳妇立威。
    加之吴阅性情温和,夫妻相处默契,极少红过脸,故而沈映蓉嫁进吴家的这三年里日子过得极其快活,算得上顺风顺水。
    此刻二老刚刚用完早食,吴安雄准备出门听戏消遣。
    沈映蓉过来见他外出,朝他行礼,唤了一声阿父。
    吴安雄点头,问道:“致远出去了?”
    致远是吴阅的小名,沈映蓉道:“夫君去春晖园应酬了。”
    吴安雄并未多说什么,约了朋友听戏喝茶,中午不回来用饭。
    沈映蓉应声晓得。
    目送他离开后,主仆穿过长廊,几只早起的鸟雀叽叽喳喳,好不热闹。
    廊下的芍药开得正艳,两名洒扫的粗使奴仆见她过来,问了声好。
    沈映蓉颔首。
    去到胡氏的院子,婢女打起门帘,沈映蓉入内。
    胡氏年近半百,却保养得好,饱满的银盘脸白白净净,眉眼亲和。
    沈映蓉朝她行礼t,婆媳坐到榻上闲话家常。
    下月吴家表亲过生辰要送礼,沈映蓉询问一番,胡氏道:“惠娘看着办罢,无需我过目。”
    自从交权后,胡氏对家里事务很少过问,皆因这个儿媳妇明事理,也有打理中馈的本事。
    今日胡氏约了闺友玩叶子牌,沈映蓉并未坐多久就回了房。
    方才铺子送来季度账目供主母审核,三间商铺皆由吴家自主经营,其余则租赁出去了。
    青禾呈上账簿,说道:“文昌巷那边的账要明日才送来。”
    沈映蓉做了个手势,青禾把账簿放到罗汉榻的矮几上。
    似想起了什么,她吩咐道:“等会儿跟庖厨的张大娘说一声,中午老夫人想用酒酿蒸鸭。”
    青禾点头,“那娘子想用什么?”
    沈映蓉知道她贪吃,净手自顾坐到罗汉榻上,打趣道:“我看是你馋嘴了。”
    青禾搔头。
    她和魏氏都是由娘家陪嫁来的,是身边的体己人,平时沈映蓉也偏疼,道:“想馋什么自个儿跟张大娘说去。”
    青禾掩嘴笑,眼睛弯弯的,圆脸已经胖了一圈儿。
    魏氏备上笔墨,把矮几上的棋盘收捡好。
    吴家铺子的收支每个季度都会送上账目供沈映蓉审核,年底再做汇总。
    院里的开销,田产的开销,分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一把小巧的算盘摆放到账簿旁,沈映蓉做事的时候不喜嘈杂。
    院里安安静静,除了偶尔的鸟雀声,便是蜜蜂嗡嗡为着花坛忙碌的声音。
    娘家打小就重视教养,不仅琴棋书画沾染,管家的那套也不能落下。
    沈映蓉娴熟拨弄算盘,一一核对账簿上的每一笔开支,若是遇到疑问,便用笔作标记。
    院子角落里种着一排佛肚竹,微风吹动,竹叶发出细微的沙沙声。
    不知不觉间,阳光透过窗棂,在室内斜斜投下一道道八角景。
    算盘频繁发出清脆的响声,罗汉榻上的女郎专注且认真,一手翻阅账簿,一手拨弄算盘,动作麻利干练。
    用笔圈下有疑问的账目,女郎微微侧头,看向窗外。
    一窗一景,玉兰花期已过。
    也在这时,青禾送来小半碗桂花丸子,说道:“娘子且歇一歇,奴婢给你揉揉肩。”
    沈映蓉搁下笔,起身离开罗汉榻,净手取用桂花丸子。
    知道她不嗜甜,张大娘只放少许蜂蜜调味。
    白瓷碗里弥漫着桂花的浓郁芳香,洁白的丸子软软糯糯,很合她的胃口。
    沈映蓉爱美,对身段很有追求,会克制饮食,绝不贪多。
    用完桂花丸子,她稍稍歇了会儿。
    青禾给她揉捏肩膀,偷偷八卦前来陪胡氏打牌的周娘子。
    沈映蓉好奇问:“周娘子家又怎么了?”
    青禾压低声音道:“方才奴婢听张大娘说,周娘子家的儿媳妇又在闹和离呢。
    “周娘子受不了小两口折腾,到咱们这儿来躲清净了。”
    女郎家对八卦总有那么点小兴致,沈映蓉也不例外。
    周娘子跟婆婆胡氏走得近,她家是商贾,外地人,搬到这儿来经常聚到一起玩牌。
    妇人们凑一块难免会唠家常,说起她家的鸡毛蒜皮,估计三天三夜都唠不完。
    疯疯癫癫的婆母,爱嫖的丈夫,搞事的儿女,越战越勇的她。
    日子过得比戏台上唱戏的还精彩,反正一般人受不住。
    沈映蓉对周娘子的印象极好,只觉通透豁达,是个颇有智慧的女郎,中午她特地去胡氏的院子里用饭,凑了回热闹。
    今儿除了周娘子外,隔壁街的徐大娘也来了的。
    周娘子富态,才不到四十岁的年纪,家里头殷实,又掌了家,穿金戴银的,很是阔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