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时宣王才低声道:“茵茵,来。”
众人定睛一看,他们簇拥之下的,原来是宣王妃……
她披就凤袍,头戴凤冠,模样娇弱美丽。
缓缓走向台阶。
等她终于走到宣王身旁,宣王牢牢握住了她的手,将她按在了龙椅之上。
大臣们顿时又是一个气血上涌。
差点昏厥过去。
陛下,怎能如此啊?
不符祖制啊!
他们想这样说。
但想想刚才的举动……好像就够不符合祖制了。
等宣王妃坐稳当了,宣王这才挨着坐下。
随即那青珪军众人便立即又跪下,行了三拜九叩之礼:“陛下万岁!皇后万万岁!”
大臣们有气说不出。
你们自己听听,这像话吗?这像话吗?
但那柳月蓉的舅舅又一个抢先,跟着拜道:“陛下万岁!皇后万万岁!”
生怕你拍马屁拍慢了是吧?
其他人气得咬牙切齿,但还能怎么办呢?
大臣们三拜九叩,恭贺声几乎掀翻穹顶。
他们道:“陛下万岁,娘娘万岁!”万万岁就不要了吧。这是他们最后的倔强。
薛清茵觉得头上的凤冠有些沉,她托腮往下看去。
仿佛又回到了孟族臣服那日……
不过……
“这下可以看更多人的后脑勺了。”薛清茵一笑。
宣王紧紧扣住了她的手指,轻声应:“嗯。你喜欢便好。”
他们还要一同,看无数个春夏秋冬。
第323章 番外一:赵煦风
登基大典的仪式长且繁琐。
但无妨。
打从薛清茵落座开始,便有内侍殷切地取来软枕为她垫住腰,再往她怀中塞个手炉,脚下还没忘记放上个汤婆子。
紧跟着又是一阵热雾腾起,香气也随之飘来。
内侍开始往桌案上摆炉子、锅子、点心、酒和肉……
大臣们挨个拜见新帝时,薛清茵在吃拨霞供。
他们禀报其职权范围、近日朝政时,薛清茵在吃拨霞供。
宴请群臣,他们吃着冷食,薛清茵终于慢吞吞地吃饱了。
这冬日里的天气,冷食怎能与热食相比呢?
但大宴之上,素来又只有冷食。
薛清茵是不吃了,那挟着热意的香气却钻入了每一个人的鼻中,以至于登基大典结束后,旁的倒没记住,净记得那一口锅有多馋人了。
一个个回了家,家中夫人迎上来,满脸的焦灼也在嗅到那香气后散去了。
“我还以为今日恐有变故发生,担心老爷性子执拗,惹来血溅当场呢。”
“怎的带了一身肉香气回来?等等,不会是有人被当堂煮了吧?”
对上夫人惊恐的目光,这人才重重叹了口气:“胡话!新帝岂会这样残暴?若传出去你我要诛九族的!”
“今日只是殿上有人吃拨霞供。”这人说着,只觉得浑身都不得劲儿,道:“叫厨房弄碗热汤面来。”
夫人连连点头,走时还不由好奇地问:“拨霞供,近来京中流行,说城外有个庄子极会做此物……不过谁敢在殿上吃?”
“宣王妃。……不,皇后。”
“那无事了。”
这般对话在别的府中也有发生。
毕竟开始说是清君侧,大家还是很相信的。但等到安西军都入皇城了,把各个府邸以保护之名都看守了起来。
这要是还看不出宣王的意图,那就真是蠢货了。
既是“造反”,难免担忧家中夫君在朝上宁直不屈,被当场砍头……
好在是一切都结束了。
京中又恢复了往日的平静,走在街道上也只闻得见冬日里凛冽寒梅的气息。
一架马车缓缓从青石路上碾过。
路人只见马车旁跟着的队伍威风凛凛,却不知里头坐着的正是当今新帝和新后。
按时下的风气,女子产后应当卧床至少一月,这一月里要门窗紧闭,见不得一点风,出不得门,每日里好吃好喝供着,还要熏起浓烟,驱散血气……
不止如此,还有什么孩子只能交给乳娘喂养,而妻子亦不能见丈夫,因为血光会过到丈夫身上去……
薛清茵听了就头疼。
不如直接掐死我得了。
眼下薛清茵便将大氅一裹,戴上一顶毛绒绒的帽子,由宣王,不……由贺钧廷亲自陪着,一同出宫,要到城门外去接小公爷。
有宫人和贺钧廷伺候着,倒也不必怕累。
“到了。”马车外响起杜鸿雪的声音。
今日负责牵马的是他。
“到城门口了?”薛清茵掀起帘子便要往外冲,被贺钧廷一把薅住了。
“我抱你。”他道。
薛清茵摇头:“别,你身上的伤还没好。”
“……已经大好了,茵茵。”
“万一抱不稳别把我给摔了。”
“……”
不过这话有效得很,到底是劝住了贺钧廷。
薛清茵在前面踩着脚凳下马车,贺钧廷就在后头给她拎裙摆。
下了马车没一会儿,就见一行人纵马狂奔而来。
为首的便是赵煦风。
若忽略他明显不同于常人的神情,他这会儿看上去是分外勇猛的。
等到了跟前,他一个翻身下马,踉跄了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