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王的反应不对劲。
“殿下,这……”一旁的司马试图出声。
宣王淡淡道:“你胆子还是小了,只掀了一张桌子算什么?”
干子旭:“……啊?”
这还不够羞辱那兴州司马啊?
这还不够挑起混乱啊?
宣王接着道:“尔等想必也有耳闻,王妃在京城险中毒身故一事吧。”
“是、是。”众人躬身应道。
此事本不是什么大事,但徐家倒台,天下皆知,自然而然,这事也就传遍了。
“王妃保胎不易。离京时,父皇曾亲口许诺于她,若她受了委屈,可写信经由驿站快马加鞭送至父皇的案头。”宣王不紧不慢地道。
官场中人,不善政务的很多。
但听不懂上司话的,那还真没几个。
宣王不必将话点透,他们已是闻声色变。
王妃难道……难道要把他们统统写进告状信里?
能在兴州这地儿做官的,能是什么有家世背景的人物?
来这儿的写诗都叫“贬谪诗”。
他们别说坐了,一时间站都有些站不住了。
他们光想着讨好宣王殿下了,怎么就没想到还会得罪宣王妃呢……
唉,也是,谁也没想到宣王妃在陛下跟前,竟然还有此殊荣啊!
是谁说的陛下不满于她,当初只肯让她以侧妃之名进府的?
“你们此时去门口,兴许来得及。”宣王缓缓吐出了最后一句话。
“下官……下官这就去迎王妃!”
“下官也去!”
“长史慢些,等等我。”
他们匆匆转身往外走。
等到了门口,外头还不见人影。
但一个个神色紧绷,谁也不敢放松,连带的其余下属也屏住了呼吸。
宣王妃虽然身份尊贵,但他们也是朝廷命官啊!
唉对,得靠上头敕命才能做的官!
“要不……一会儿王妃来了,咱们跪下相迎?”
“有失风度啊有失风度啊。”
“此乃保全皇家子嗣之重举,岂是风度可比?事要分轻重嘛。”
“刘县令,你在兴州待的这些年没白待啊,也会折腰啦。”
“不及司马,那故人正是司马牵的头吧?”
“舞姬是秦司兵找的嘛。”
第182章 挟恩求报
干子旭立在那里,还有点茫然,他左顾右盼,实在未能适应眼下情景的变换之快。
他看了看宣王。
宣王稳坐如山,半点情绪也无。更别提什么愤怒不快,颜面扫地了……
这宣王妃是会下蛊吧?
干子旭有些头疼地扭过脑袋,再看向另一边的舞姬。
舞姬们瑟瑟发抖,全然没明白发生了什么事,只互相抱在一处,挨着挤着在旁边坐下了。
干子旭干脆也就不管了,也默默无言地垂首立在一旁。
“拜见宣王殿下。”却听得一道女声响起。
那嗓音正当妙龄,不甜也透出几分悦耳来。
干子旭循声望去。
只见一个白色衣裙的年轻女子,手中抓着幕离,立在那里,身形婀娜。
她的打扮素淡,只梳髻再系上一条淡色发带。
发带随风而动。
有种弱不胜衣的美。
这位便是卢氏女。
干子旭一颗心顿时越发定了。
那女子正是卢书仪。
只听她又道:“殿下似乎半点不意外我出现在这里。”
宣王并未接她的话,只道:“何来故人之说。”
卢书仪垂下眼,苦笑道:“我与殿下也见过三四面,那日在许家赏花宴上,更见了一回。不算得……故人吗?”
“你是在提醒本王你出声救了王妃吗?”宣王的语气不冷不热。
“怎敢挟恩求报?我只是想着,兴许王妃需要我……”
说到“王妃”二字,她心下还有些不是滋味儿。
她都没想到,薛清茵这样快便坐上了这个位置。
“殿下应当知道,如我这般的出身,自幼便是按高门主母的路子来教养的。而王妃家中,……薛,不,许夫人从来不善此道,京中皆知。
“我说这番话并非是薄鄙许夫人,只是想着,王妃恐怕需要我这样的人从旁辅佐。”卢书仪接着言辞恳切地道。
她这几日是真瘦了不少,清丽面庞都多出了些楚楚可怜。
她抬眸望着宣王,将身段放得极低。
“她不需学这些。”宣王的声音响起。
卢书仪面露错愕。
连干子旭都不由猛地一扭头,心道难怪宣王妃如此狂放。
“为何……”卢书仪勉强找回了自己的声音,“若殿下当真爱重她,难道不应当仔细为她考量谋算吗?”
“她不喜欢。”宣王只说了四个字。
卢书仪无奈一笑:“殿下可知,纵容也是害了她?”
“何为纵容?何为谋算?这世上多的是打着为其好的名义,行的却尽是令其伤心之事。”宣王目光微冷,“你越矩了。”
卢书仪“扑通”一声跪了下来,但嘴上仍道:“殿下问过她吗?也许她也想着做个更好的王妃呢?”
“怎么?本王一个枕边人,还不及你了解她是吗?”宣王语气冰冷,这下是真动了点怒气。
干子旭纳闷,您这醋得好像没对地方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