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108章
    他先前小瞧了薛清茵,如今她与宣王搭上了,倒是又生生走出了另一条路来。
    但宫中那个老太婆极看重宣王,恐怕也不会愿意薛清茵嫁给宣王。
    贺松宁很快就改变了路子,他对知书道:“回城后,你让你哥哥去替我办件事。”
    “公子只管吩咐。”
    “两日后,我要听见柳月蓉得急病的消息。”
    “……是。”
    “还有,叫喜鹊再拿一件贴身之物交予魏王府的江大总管。就说是大姑娘的。”
    知书惊愕抬头。
    上回与江大总管做交易的,也正是这个叫喜鹊的丫鬟。
    此事知书也知道。
    但她想不明白:“大公子为何还要再一次……”
    她虽然心中知道大公子将来是要做大事的人,但也还是觉得震撼。毕竟是大公子的亲妹妹呢!
    贺松宁却道:“从淮南道带回来的有一个绣娘,擅戗针和羼针,名叫锦娘。你让她在那件贴身之物上,以戗针和羼针技法,绣一个‘仪’字,藏入图案间。”
    知书张大嘴,点头应声。
    她隐约明白了大公子的意思,但又想得不是很分明。
    “回去吧。”贺松宁道。
    “那……那个厨子……”
    “一会儿我会见他。”贺松宁顿了下,道:“不过是个厨子,哪里值得她特意留在庄子上。”
    “我回去怎么回姑娘的话呢?”知书犯愁道。
    贺松宁语气复杂道:“就说我替她打理好了。”
    知书舒了口气。
    大公子嘴上虽然不饶人,但做还是会替大姑娘做的。
    知书正要告退。
    贺松宁却叫住她,又添了一句:“这几日会有些风波,你要看好了大姑娘,不要让她出意外。”
    知书心头一激灵:“是!”
    她离开了庄子,坐上马车返城,都走出去不知多远了,知书才突然想起来……大公子好像忘记问二姑娘了!
    与此同时。
    宣王府上,一个少年立在案前,躬身道:“魏王同圣上说,他手中有薛姑娘的贴身之物。如今魏王已经回府去了,恐怕真会将那贴身之物呈到圣上跟前去。”
    宣王面色不改:“嗯。”
    反倒是他身边的李文晦忍不住皱眉道:“薛姑娘当真和魏王……”
    宣王扫了他一眼。
    李文晦便住了嘴。
    “此事并不难猜,魏王惯于将各路美人纳入后宅,若是得不到,就难免使出些手段。而薛家大公子,又与他引为挚友。如此里应外合,莫说得到一件贴身之物,便是三四件也不奇怪。”宣王冷声道。
    竟是推算了个十成十!
    “三四件?”方成冢在一边听了都觉得怒火上头。
    “殿下心中……便没有半分芥蒂吗?”李文晦还是憋不住问道。
    “此事本就与薛清茵毫不相干,芥蒂从何起?魏王惯于将私事交予他府上大管家去办,剁了那人双手就是。”
    李文晦哑然:“……殿下说的是。”
    宣王道:“明日让柳氏女染上急病。再让何吉明日讲经时,与皇帝提一提卢氏女。”
    宣王口中的“何吉”,是太子的老师。
    同时,他还有个身份,与卢书仪的父亲是同乡。
    “是。”李文晦应声道。
    他知道,这是宣王殿下在推动梁德帝尽快下圣旨。
    生在天家便是如此,婚事自己轻易做不得主。往往是好几方的博弈,方才得来最后的结果。
    若是像魏王那样只是纳几个滕妾倒也无妨。
    只是李文晦有些想不通:“为何殿下偏偏要薛家姑娘呢?就让卢姑娘嫁到宣王府上来,于宣王府不是更大的助力吗?如今那薛姑娘认了赵国公府的小公爷为义父,再嫁过来,不是反引得圣上忌惮吗?赵国公手中还握着一部分兵权呢。”
    宣王没有说话。
    一旁的方成冢笑着道:“我有些粗浅之见。我想,赵国公一心拴在小公爷身上,反倒无妨。可那卢氏女,她的父亲位在中书省,掌执政之枢,文官之中多数尊他为先。一个卢侍郎能驭动文人,一个咱们殿下手握兵马大权,如此文武联合,岂不是更可怕?更叫人忌惮?”
    李文晦叹气道:“可圣上还想着要卢氏女嫁给殿下。罢,也许是真心实意,但也许是试探。无论是哪一种,殿下都不能接。圣上多疑啊……”
    宣王起身,命内侍取来披风。
    此时已是月上枝头。
    李文晦只得打住前面的话头,改口忙问:“殿下这是要进宫?”
    宣王道:“去许家。”
    李文晦心想许家是哪家?
    方成冢笑道:“殿下是去见薛姑娘吗?”
    李文晦很是惊诧:“可天色已晚。”
    方成冢弯腰躬身宣王。
    等宣王走出去了。
    方成冢才直起腰,琢磨着道:“也许殿下只要薛家姑娘并没有那么多复杂的理由。也许……殿下是真心有一分喜欢呢?”
    真心喜欢?
    李文晦摇头,他不信。
    另一厢,薛清茵刚睡下,便听见有人来报,说是绸缎庄上出了些急事。
    薛夫人都被惊动了,恼火地道:“这些混账不知晓白日来报吗?”
    薛清茵披着衣裳,心道不会又是和赵国公府的人起了冲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