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知微手里的笔忽然落地,她弯腰捡起,又伸长了脖子张望。
原来周叙也还没走。
他的工位就在窗边,晚霞的余晖透过玻璃窗,正好落在身上,他的头微微垂下,流淌的金红色光线轻柔地覆盖在他的侧脸。
她只看到一片盛大的辉红里,周叙的一举一动都被一种恢弘的光影轻轻笼着。
窗户没关紧,晚风携着一天的温度,轻轻吹起他衣角。
闷热的风一拂过,空气中都弥漫着一种告别白日繁忙、迎接夜晚宁静的慵懒。
在这片刻的宁静中,他的身影和晚霞融为一体。
程知微一眨不眨盯着他,见他一只手正给桌上的绿植浇水,另一只手拿着手机正讲电话。
他的声音又轻又低,但周遭太过安静,他的话一字一句全进了程知微耳朵里。
“有的,每天都浇水,正浇着呢。”
“现在还没结果,奶奶您放心,等长出来了我肯定请全办公室的人吃。”
“再来几盆?我这工位上应该放不下了,一会儿我看看局里还有没有地方放。”
许是周叙感应到她的目光,他抬起头,那一刹那,晚霞在他脸上背道而驰,只留下一片片窄窄的黑影,掩去了半张脸。
光影明暗交替,他含笑的眼睛,微微弯起来,眼睛里水波潋滟。
四目相对,空气跌入了一种无声的寂静,又压抑又汹涌。
周叙对程知微笑了笑,又低下头去继续通电话。
程知微想起台风那天,林嘉裕跟她说过的,关于周叙奶奶的故事。
还有她那满屋子的春意盎然。
广州一向没有春天,但奶奶的手里,却种出了一整个春天。
过了好一会儿,这通电话才结束。
“还没下班?”周叙放下手机,看向她,问道。
“周叙。”程知微直直看着他,笑了笑:“你桌上这盆是什么啊?”
“番茄苗。”周叙道。
“就这么一小盆也能种出番茄吗?”程知微诧异。
“番茄对土壤的要求没那么高,只要每天通风,阳光充足,就能结果。”
程知微若有所思地点头,半晌,又问道:“我今天可以去见见奶奶吗?”
周叙看着她,见她双目无神,一副失落的模样,立即明白过来:“新节目还没找到方向?”
程知微点头:“有点方向,但没底气,想跟奶奶取经。”
“走吧。”
……
次日,程知微没排班,睡了个自然醒。
她坐在饭桌前,正犹豫着午饭吃什么,袁主任给她发了条信息,让她马上去个地方。
他给的地址,是一家湘菜馆。
程知微带着困惑出发。
20 分钟后,她盯着简陋的门面以及那褪色的三字招牌“湘之源”陷入沉思。
按照惯例,袁主任每次请程知微或者其他同事吃饭,不是高档餐厅,就是为了一口吃的,专门跑到香港吃最正宗的粤菜。
袁主任平生爱好风雅,饮食起居都透着一种高雅的韵调。
最开始没有见袁主任之前,程知微只听了他的为人处事、以及对衣食住行的“讲究”。
她见惯了这种附庸风雅的人,无非两种,一种是装逼给外面的人看,另一种则是学了点皮毛就显摆的土包子。
说到底,不过就是中年人妄想用文人的方式,给自己身上贴金。
但是将近两年相处下来,程知微对袁主任为人作风已经大概了解,他自小到大生活在书香世家,衣食无忧,这造就了他身上清和的一面。
也因此,袁主任不会为了追逐金钱和名声,让下属混迹声色场。
确定约的是这个地方?她走错了?还是袁主任发错了?
正满心疑虑,手机又震动。
“进来。”
袁主任比她早到,坐在餐馆最里面的圆桌,他身旁还坐着一个衣着光鲜的女人。
走近一看,程知微这才发现,她是旅游节目前主持人卫敏泽。
程知微谦和地对着前辈做了个自我介绍,这才落座。
昨天她还腹诽袁主任对新节目不上心,这会两人面对面,品了一会儿 2 块钱一斤的廉价茶叶,终于听到他问起:“旅游节目你有什么想法?说说看。”
“今天请来卫姐,就是想帮帮你,你目前都遇到哪些困难,说出来看我们能不能给你提些建议。”袁主任温声道。
“在昨晚之前,我心里其实很矛盾。现在市场上的旅游节目都挺小资的,如果跟风去做,类似像《去有风的地方》,专做小资旅行,可能收视率不会太差,但也会面临一个问题……”程知微顿了顿。
袁主任放下茶杯,看着她,鼓励道:“你继续说。”
“我看过旅游节目之前的观众画像,中老年人居多,最多的是 65-85 这个年龄段的,小资旅行他们未必接受得了。”
“可假如只针对这个年龄段去做节目,几乎就是把年轻观众全部拒绝在外。”
这就是程知微目前最大的苦恼,她连最基本的节目定位都无法确定下来。
做什么节目?怎样做?做给谁看?第一关她就卡住了,更别说接下来的计划。
但是,昨晚,在见过周叙奶奶后,她突然想明白了很多事情。
“昨晚,我见到了一个 70 多岁的老人家,她患有阿兹海默症,她哪怕把自己孙子忘了,都还忘不了台风天要给菜拉雨棚。她让我知道,真实的人,真实的故事才有魅力。”
<a href="https:///tags_nan/wenxinwen.html" title="温馨文" target="_blank">温馨文